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四十四章:宿怨

    法国人对贯通欧亚铁路充满了期待。不管是政界、商界或者是咖啡馆、酒馆,都充斥着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预感到,英国人试图遏制法国,它们采取的手段与对付德国人时并没有差别。

    法国要想有出路,恐怕只有寄望于这条铁路,争取摆拖海运的枷锁。

    法国海军也曾是拥有强大的舰队,可是和他们的英国邻居比起来,又相形见浊。

    强如拿破仑这样的人,他纵然带领着法国陆军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为了彻底征服欧洲和世界,1805年,他指挥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国海军决战,结果因为法军缺乏优秀的海军军官、海战战略战术素养低下,最终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惨败给英国海军,33艘战列舰中12艘被俘,1艘被烧毁,7艘彻底丧失战斗力,1万4千人死伤被俘,而英军只死伤约2千人。此战法国海军的惨败直接导致拿破仑登陆英国本土计划的彻底破产,丧失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此后法国日益没落,一直无法成为欧洲头号强国。而英国却通过此战的胜利,登上了日不落帝国的宝座,成为世界头号海洋强国。

    拿破仑海洋战略的失败教训,令法国的法军在此后一直驻足不前,最终承认了英国在海上的霸权地位。

    法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在军事发展中,海军军费永远受到陆军的竞争。他的陆地、海洋双重国家利益使他不得不偏重陆军,求得一个陆、海的大体平衡。因此在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法国海军得不到充足的物资、人才、兵员,在某种意义上说,法国海军的失败,导致了法国的没落。

    其次,法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他同时面临大西洋和地中海,这两海又被西班牙所分割。法国一直将其海军分为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分别驻扎杂西岸和东岸。在两个多世纪的英法战争对峙中,英国完全抓住了法国的这个致命弱点,占据直布罗陀海峡,分割法国海军。

    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国人发展海军是不智的,但是同时,如果不发展,那么必然会被英国人压得抬不起头来,而现在他们总算找到了折中的办法——铁路,运用铁路来替代海运,或者说降低海贸的份额。不必再依赖英国人。

    对于法国人来说,英国才是他们的宿仇,那个时候的北欧维京海盗在欧洲十分猖獗,连续抢劫了德国,法国等国多座重要城市。当时的法国国王是查理三世,他的外号叫做胖子,从外号上你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人缘。他干了一件让全法国人民都恨之入骨的事。

    当巴黎城里的老百姓抵挡住了4万诺曼人对巴黎长达11个月的围攻。查理三世到了一年后的夏天才率救兵赶到。巴黎人心里想着念着终于把救星盼来了。可是得到的却是先锋部队连遇挫折的坏消息。失望的人们知道奇迹不可能这么快发生,他们彼此鼓励,重塑信心,“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惊喜的发现敌人正在撤退,围困了他们11个月的敌人正在撤退!。欢乐的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彼此拥抱着,欢呼着,胜利的锣鼓敲起来!可是当人们知道了所谓奇迹的真相后,人们愤怒了,将刚刚还在敲打的锣鼓摔的粉碎。国王并没有战胜他们的敌人,而是付给了敌人700磅黄金作为给海盗们的辛苦费,并且允许敌人越过塞纳河进入勃艮第地区去打劫那里的法国人。

    由于胖子的丧权辱国行为,他在887年他就被废掉了!但是诺曼人抓住这个机会赖在这就不走了。往年都是长途跋涉的来抢一把再长途跋涉的回去。慢慢的诺曼人琢磨明白了,干脆反认他乡是故乡,就在法国扎下去!经过了6年的准备。诺曼人又重新杀回来了,新国王“纯朴的”查理确实很纯朴,他明白打是打不过人家的,只要你诺曼人从此改信基督教,并且对法国国王行臣服礼,我就把塞纳河下游沿岸的土地割让给你,赐予你公爵的荣誉称号,就这样,诺曼底公国诞生了!

    这个事件为日后的英法百年战争埋下了伏笔……,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统帅下成功的入侵了英格兰,诺曼贵族正式入主英国王室。1154年法国最强大的贵族安茹伯爵亨利得益于其母亲的血缘关系继承英格兰王位,这个时候的亨利作为伯爵是法国国王的臣子,但他又是英格兰的国王。

    法国国王希望亨利放弃贵族的身份,安心的去做英国国王。可亨利说,“不!我舍不得,我在法国领土的面积比整个英国还大呢,你休想骗我。”法国国王勃然大怒,却又无可奈何。

    仇恨的种子便埋下了,导火线出在一个叫佛兰德的公国身上,佛兰德是当时是法兰西国王的封地。13世纪末期在这里当政的是德当皮埃尔伯爵。他是一个纯粹的法国人,与法国皇族的旁支波旁家族有亲戚关系。在自己的领土内伯爵拥有司法权和征税权,俨然就是一个半自制的小国家。他在政治和文化上偏向于法国,但是商业和工业上却接近英格兰。佛兰德地区的繁荣主要是依赖它的呢绒制造业和由此而产生的其他副业。所以羊毛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进口商品。当时的羊毛进口一部分来自阿图瓦;一部分来自由位于香槟区的集市。但这些羊毛数量不足,质量也不好。最大量的,质量最好的羊毛是来自英格兰。英国最丰厚的收入之一就是来自羊毛出口税的征收。

    就连国王本人也在王室领地上大量放牧羊群。所以说佛兰德地区的伯爵和商人是支持英格兰的,因为他们享受到了呢绒工业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而贵族和底层人是支持法国的。因为贵族们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不说,还得打肿了脸装贵族。而无产者发现自己经过了辛勤的劳动以后依然还是无产者。他们自己也知道虽然法国人来了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改变,但是找个对象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还是很有必要的。

    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并巧妙的利用这一离心原则在佛兰德几个重要城市安cha了所谓的“监护人”来制约伯爵的经济收入和政治走向。这就好像有人往家门口撒了一把图钉。

    腓力四世觊觎这个地区很久了。征服弗兰德不仅能够扩张自己的领土,还能够得到丰厚的财富。而英王爱德华一世也时刻关注着这里的风吹草动,因为政治上的变化可能会给英格兰的羊毛贸易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国王家的后院可还养着一院子羊呢。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加斯科尼。加斯科尼自1152年以来一直为英国王室占有。也正因为如此爱德华一世不得不以臣子的身份向腓力一世行礼。在加斯科尼,贵族,手工业者,农民世代相袭都是自由人,他们不必为拥有的财产而承担任何的义务,并且可以将自己拥有的土地世代相传。这样的好事在加斯科尼有,在法国统治下的其他城市绝对不能有。所以在英法百年战争开打以后,加斯科尼人对法国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

    不仅如此,加斯科尼地区的首府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红酒产地波尔多。这一地区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葡萄酒自然成为了整个地区最为重要的商品,并且使得当地居民成为了最先富起来的人。英王室的另一条财路就是从进口的葡萄酒中抽税。每加仑酒要缴纳“质检费”,当时人们在酒桶上标上标签来决定酒的质量,以此来判定税费的多少,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每条船还要交“船只过境税”交过税的人可以得到一根树枝作为发票。船长一定会把这根树枝绑在船桅杆最显眼的位置上。因为这是他回家的安全通行证。英王爱德华一世自己还从税收中抽成,每30桶酒中有2桶是要孝敬国王的。

    而把预热过程推向高潮的却是一次海盗事件。1293年,一支英国商船队遭到了海盗的袭击。大部分船只及货品被缴获。海盗们还意犹未尽的将处死的船员的尸体与死狗一起一件件挂在了帆桁上,并驶回了英国港口向他们的亲属和朋友们做展示。这些愚蠢的海盗无疑是告诉整个欧洲他们的行为是受到法国国王给他们撑腰的,当时很多的海盗头子都是身兼官职的,有的还做到了市长。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当时一个叫奥古斯丁修道院的院长也被证实曾经劫掠过一艘运酒的船,由于当时已经放下屠刀了,所以不得不赔偿了受害者所有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