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十七章 太合适了——太不合适了

    唐宗义拍拍屈广全的肩膀,“走,我看看你的杜仲。”

    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全面开放,卖中药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制药厂就很少到市场去采购了,原因是制药厂需要什么药材,那都是好几家供货商争着供货,价格比较透明,而且制药厂也不给现钱,这批货用完了,下批货供货的时候,才给结清上批货的货款。

    相对于即将开始的新模式,屈广全还算是赶上了药商的黄金季节。

    黄新东小跑着下楼打开仓门,屈广全拆开包从里面拽出大块的杜仲,“唐伯伯你看,年份足,皮厚实,而且没有虫蛀霉变,应该是桥州市场最好的货。”

    唐宗义拿到手里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点点头:“不错。货都一样吗?”

    “我们看着装的包,您可以随便挑着看。”

    唐宗义随便点了两包:“你们俩把这两包搬出去,放到院子里,我仔细看看。”

    黄新东手脚麻利地扛起一包:“广全,不用你,我自己就行了。”

    “行啊,小全,你用的人真不错,有点眼光。”唐宗义笑了。

    包打开,杜仲倒了出来,这一包比刚刚屈广全打开的还要好。再开一包,货色还是一样的好!

    “你这个三吨多货,打算卖多少钱一公斤?”唐宗义看着屈广全。

    “您问的是裸价还是开票价?”屈广全问。

    “行啊,别说你是高中生啊?这都门清!”唐宗义摇摇头:“这么专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你说裸价吧,我估计你也没有什么资质,开不出税票。到时候我再给你想办法吧。”

    中药材进货都要讲究追溯源头,来货正规,所以商家供货必须提供证照,而且要开税票。

    但是实际操作期间,往往是个人直接供货给药厂,为了合乎国家管理,个人就到各个有资格供应中药材的药材公司挂个号,以药材公司业务员的身份,去给制药厂或者医院供货,药材公司收取相应费用,并收取这些人的保证金,以保证供货期间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这些个体户不能够走人跑路。

    开一家公司在当时不是谁想开就能够开的,而且公司的正常运转费用也不低。在药材市场干了一辈子的人,绝大多数一生都是采用挂靠的办法。

    唐宗义当然认为屈广全不会有什么资质的,他猜测屈广全大概连开税票都不一定懂。

    唐宗义想的办法无非就是替屈广全找一家公司,过手续开发票。毕竟自己要比屈广全这方面有条件的多。

    不过,这些好心好意屈广全只能够心领了。

    “唐伯伯,我有资质,税票也是可以开的。”屈广全认真地说。

    “你能开税票?你有公司资质?”唐宗义觉得不可思议。

    屈广全不多解释,从公文包里拿出大自然实业公司的执照,“唐伯伯,你看这是营业执照,这是税务登记证。”

    真是!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不仅包含中药材这一项,而且包括了产种销一条龙服务范围,一看就是大公司的框架。

    唐宗义还看法人代表一栏名字居然是:屈广全。

    “虎门无犬子,虎门无犬子!师傅地下有知,一定含笑九泉!”唐宗义感慨万千。“小全,没有想到17岁的年纪居然敢干公司!”

    “唐伯伯,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屈广全把公司的来历讲了一遍。

    “好了,我也不给你啰嗦了。昨天我也看了你们桥州市药材市场的行情报了,现在统货(就是一般的,普通的货)杜仲都卖到22了,你的货质量这样好,开票发到燕京结账我给你算27一公斤吧。”

    什么?27一公斤!

    激动的黄新东立即捅了一下屈广全的腰。

    屈广全好像没有感到。“别,唐伯伯,要那么高您回去不好做。我看到岸价按26一公斤吧,就这样我们的利润也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