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二章 出站

    人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活着。很奇怪,为了某些东西、很多人却不惜抛下他们存在的先决条件、舍生忘死起来。

    这样的东西有很多,比如道义、民族、家国,或者个人恩怨、利益甚至面子。这些都可以让人变得舍生忘死。

    舍生忘死从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因为它短短的四个字中弥漫着刀光剑影、颅飞血溅。为了好事舍生忘死,这个词当然是褒义的,比如道义、民族、家国。有这些原因在,无论舍生忘死的过程如何肮脏、卑劣、残忍,它都是英勇无畏的。

    现实总是令人失望,褒义的舍生忘死之所以闻者伤心听者落泪、诗酒临空、击节而叹,正是为它们少的可怜、以至于必须要用歌颂的方式来激励更多人为这样的理由拼命。更多的时候,人们舍生忘死还是为了个人,为了他们的恩怨、利益等等。

    诸寨中的那些拒不合作者是舍生忘死的。

    李恪在前一天夜里想了很久,对于这些冥顽不化的蛮夷,他发现很难对这些人的行为进行定义。高尚?是的,有些山寨占据了盐碱之地、苦卤之泉,在食盐上没有特别强烈的需求,其他的物资都可以自给自足。清贫却宁静的生活,比很多寨子条件好了无数倍。寨中的智者长辈,不愿意打破这种生活,所以拒不配合。

    在一定程度上,闭锁山林确实能够保持寨中的安稳生活。如果是为了寨子考虑,那些一言而决的酋首明知要面对一个大唐亲王、益州大都督,仍做出这样的决定确实能算得上高尚。

    可惜,高尚是奢侈的。据李恪所了解,这些人拒绝的原因更多是卑鄙的。

    闭锁导致愚钝,只有愚钝的子民才能更方便酋首们世代传承的统治权更加稳定的延续。当然,那些光着屁股、围着皮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山寨,拒绝纯粹是为了待价而沽,索取更多的、能够让他们世代躺着吃的条件。

    一高尚两卑鄙,三个原因囊括了所有负隅顽抗的山寨。

    李恪征伐的对象只是那些为了权力或者无穷贪欲的山寨,高尚是不分敌我的,他决定给那些不愿打破平静的寨子最后一次机会。要么合作、要么死,在民族的发展与扩张之事上,容不得半点仁慈。因为高尚和卑鄙这类东西都是一种仅存于当下的东西,换一个首领、换一个势力的另一个利益模式都可能让思考发生变化。

    如果容许不合作者保持中立,就等于给了他人切断商路的契机。这怎么行?更何况,只要有一个山寨还以非合作的形式存在,这片区域就不算已经纳入大唐。

    孩子调皮不听话?使劲揍就是了。

    “叮。”

    清脆的金石碰撞声,一只飞爪牢牢钉在石缝之中。

    几十米高的断崖上,王廉手带粗麻手套,用力扯了扯绳子。很好,很牢。抓紧绳子,他离开岩壁,低头向下看去。见四名队员满脸紧张抬头瞅着自己,他咧嘴一笑,食指大拇指围成圈、另外三指展开。没问题的手势,大都督亲传的特种兵行军指令之一,很好用。简单易懂,主要是看上去帅气。

    第一次执行任务,王廉很不服气。凭什么老子是第三小队队长?难道张江宋毅他们比自己厉害?我呸!别哔哔了,老子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难的任务!

    在王廉的强烈坚持下,他拿到了最难攻克、也是反抗意志最为强烈的山寨。

    山寨背靠高崖、易守难攻,人数多达两千之众。然而,李恪并没有因为这个山寨的强大、棘手而增加人手,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要特种兵何用?

    李恪亲自下达了对这个山寨的行动要求,首要原则零伤亡,其次寨中精壮屠灭,最后,实在迫不得已时允许涉及无辜。这已经算是李恪最为残酷的命令了。为了这个命令,他难过了很长时间,但国家大事容不得他太仁慈。

    于是,吴江找到了厉寒、周滨,厉寒和周滨又找到了王廉,使王廉心中对还未进行的战况提前做出评判:很激烈、很艰难、很迫不得已,还没出发前就已经非常迫不得已……

    全寨尽屠。这是王廉的整个小队都坚信的意志。因为这个寨子实在太特殊了。

    扼守要到、资源丰盛,人丁旺盛,野心渐起。在李恪听到他们提出的封王要求时,他做出了这样的评论。野心是会传染的,如果一个人的祖辈拥有过荣耀,那他的后辈能将会以恢复这种荣耀为终极目标。

    一个想要裂土封王的山寨,而且拥有了起于微末的基础,即便最终不能成事,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一连串的麻烦。

    正因如此,李恪才下达了全寨精壮尽屠的命令。一想到人头滚滚几百人,他就有些眩晕。

    然而,他决然想不到,自己野心会传染的说法让所有人一致认同,更深入的想到斩草不除根的问题。

    太仁慈了啊!

    哪怕厉寒,都不认同李恪的命令。以副队长的身份对王廉进行谈话之后,厉寒陷入了内心的挣扎。他在反复的思考吴江的话。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对你尊敬爱戴之人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