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平定塞北卷 第十六章 定边

    平定塞北卷第十六章定边

    三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圆四千里。有三国,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

    马韩在西。其民土著,种植,知蚕桑,作绵布。各有长帅,大者自名为臣智,其次为邑借,散在山海间,无城郭。有爰襄国、牟水国、桑外国、小石索国、大石索国、优休牟涿国、臣濆沽国、伯济国、速卢不斯国、日华国、古诞者国、古离国、怒蓝国、月支国、咨离牟卢国、素谓干国、古爰国、莫卢国、卑弥国、占离卑园、臣衅国、支侵国、狗卢国、卑离国、监奚卑离国、古蒲国、致利鞠国、冉路国、儿林国、驷卢国、内卑离国、感奚国、万卢国、辟卑离因、日斯乌旦国、一离国、不弥国、支半国、狗素国、捷卢国、牟卢卑离国、臣苏涂国、莫卢国、古腊国、临素半国、臣云新国、如来卑离国、楚山涂卑离国、一难国、狗奚国、不云国,不斯濆邪国、爰池国、干马国、楚离国,计五十余国。大国万余家,小国数千家,总十余万户,有兵三万。其王韩忿治日华国,其官有魏率善、邑君、归义侯、中即将、都尉、伯长。

    弁韩、辰韩在马韩以东,各有十二国,又有诸小别邑,各有渠帅,大者名臣智,其次有险侧,次有樊濊,次有杀奚,次有邑借。

    辰韩有已柢国、不斯国、勤耆国、难弥离冻国、冉奚国、军弥国弁军弥国、如湛国、户路国、州鲜国、马延国、斯卢国、优由园。辰国附属于马韩,辰王常为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现辰王为悦,有兵万余。

    弁韩亦有十二国,为弁辰接涂国、弁辰甘路国、弁辰半路国、弁辰乐奴园、弁辰弥离弥弥冻国、弁辰古资弥冻国、弁辰古淳是国、弁辰弥乌邪马国、弁辰狗邪国。弁辰走漕马国、弁辰安邪国、弁辰渎卢国。现弁韩王为葛,有兵万余。

    弁韩、辰韩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

    三韩之地土地肥美,宜种五谷及稻,晓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嫁娶礼俗,男女有别。以大鸟羽送死,其意欲使死者飞扬。国出铁。韩、倭皆从取之。诸市买卖皆用铁,如中国用钱,又以供给二郡。民俗喜歌舞饮酒。有瑟,其形似筑。弹之亦有音曲。儿生。便以石厌其头,欲其褊。今辰韩人皆褊头。男女近倭,亦文身。喜步战,兵仗与马韩同。其俗,行者相逢,皆停让路。

    周瑜和众将在帅舰上看着三韩各国的资料和地图,忍不住地呻吟了一声,三韩区区华夏一郡之地。竟有大小诸国八十余,而且国名极为古怪。作战之时恐怕多有不便啊。只是没奈何,要改也得等到打完了再改吧。

    周瑜皱着眉头道:“诸公,三国地名颇为古怪,但基本上一国便是一地,倒也不是什么太过麻烦。由于三国兵力本少,战力又弱,为赶在雨季之前结束征战,瑜决定兵分三路,分攻三国,不知诸公可有异议?”丁奉等三将看了看,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周瑜于是点点头,点将道:“丁将军,我令你率兵二万直趋马韩国,从速卢不斯国登陆(今韩国仁川附近)先陷其国都月华(今韩国汉城附近),再分路平剿各属国!”“得令!”

    “陈将军,我令你领一万兵马进攻弁韩国,从弁辰接涂国(今韩国镇海港)上岸,直趋其国都弁辰乐奴园(今韩国晋州附近)!”“得令!”

    “董将军,我令你领一万兵马进攻辰韩国,从优留园国(今韩国釜山港附近)登陆,直趋其国都斯卢国(今韩国庆州附近)!”“得令!”

    “瑜自率余兵五千攻陷辰韩州鲜国(今韩国巨济岛)驻守,接应诸路兵马!”

    兵马分拔已定,庞大的华夏水师舰队当即一分为四,各趋目的地而去。

    ******

    先说丁奉统水师主力二万在漫漫海疆中航行了十数日,方才在向导的引导下抵达速卢不斯国海面以西十余里处。

    据向导所指,速卢不斯国人口只有五千余户,有兵一千,其本都驻守在王宫附近,离港口约有十数里。港口附近无兵驻守,只有区区两三个小码头和百余艘渔船停泊!

    丁奉闻言咧了咧嘴:一千守兵,一顿饭工夫就可解决!正要下令诸舰抢滩登陆时,向导确止住了丁奉道:“将军不可!”丁奉有些奇怪道:“为何!”向导道:“此处港口海水极浅,绝不能通行大舰。如将军这般上千石大舰其稍稍靠近港口必然搁浅,只有在满潮时大舰才能靠近!”“噢,原来这样,那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向导点了点头道:“港口附近有泥谭,为海潮冲涮而成,人马行走困难,若不知晓道路的人很有可能陷入其中,所以请将军通知部属小心。还有前方的月尾小岛扼守着入港的唯一通道,此处水流湍息,若无准备极易翻船,而一旦有船沉没,就可能阻断航道以致不能入港,请将军千万小心!”丁奉闻言吓了一跳,这么险隘的港口还真是少见。但却不敢怠慢,立即通知了各艘大舰放下登陆小艇,让小艇直接登岸,大舰则泊于海面之上以作后援。(仁川港潮汐落差极大,而且航道极窄,现代军舰体型庞大非涨潮时难以登陆,但古代军舰体型一般较少,登陆小艇则更比渔船大不了多少,所以不用等待每次潮汐,便可遣小艇直接登陆!)

    于是一时间,百余艘华夏水师巨舰立即放下四五百艘小艇,载送头批二千名先头部队登陆上岸。艇队行至月尾小岛附近航道时,水流果然如向导所言十分湍息。好在向导经验丰富、众水兵们也是久经波浪,均十分顺利地行入航道,直抵港口之下。至此不让麦克阿瑟专美于后的华夏水师仁川登陆战役正式开始。

    当华夏水师第一波二千余人登上岸堤时。港口的上百艘渔船之上早已空空如也,便是岸上上百所房屋中也已经是空无一人,地上到处散落着丢弃的各种被褥、器皿和粮食,显然这蛮荒之民们看见华夏大军来到早就吓得落荒而逃了。

    先头登陆的水师团长方虎登高用焰火发了个一切平安的讯号,让丁奉放心。紧接着第一批登陆的水师陆战部队立即开始清理港口、平整道路,准备接应后续部队大举登岸!

    由于仁川港(现在的小港规模很小,根本就没有名称。就直接称为仁川吧)行道狭窄,舰队停得较远,来回又得小心翼翼。所以一万水师登陆部队从午后开始登陆起一直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直至次日黎明方才登陆完毕!

    一万陆战部队中:三千骑兵、五千步兵、二千辎重兵,都是华夏水师最骁勇善战的水陆猛虎。虽然丁奉知道马韩一国虽折了州胡岛四五千兵马,但最少应该还有两万余兵力。人数仍远超过汉军。但汉军人均战力之强却远远超过马韩军那些训练低劣、装备恶劣的乌合之众。所以汉军上下人人都是信心昂扬、志在必胜。

    次日中午,一万大军集结完毕后,立即从先头部队开辟的泥潭小道直趋速卢不斯国而去,不过半日即进抵速卢不斯国王都之下:一个看起来只有千余草庐的贫穷小镇!

    在向导的指引下,众汉军们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小镇、气势汹汹的直奔速卢不斯王宫而来!汉军们明白,作战缴获的一半财物归已,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都想得个战功、发笔小财。于是,一路之上直冲得是鸡飞狗跳、人喊马嘶。吓得那些马韩草民魂不附体,四散奔逃。

    终于。狂奔了几分钟后,无数汉军将所谓的速卢不斯王宫团团围住。丁奉纵马上前,一看所谓的王宫不禁愕然:不过是只有三进庭院的大院而已,在华夏帝国这只不过是一个土财主的居所而已,而没有想到在这里已经是王宫的规格了!

    丁奉挥了挥手道:“弟兄们,冲进去!敢抵抗者杀无赦!”首次对外征战、激动得“嗷嗷”乱叫的汉军们一脚踢开紧闭的宫门,杀将进去。便见院中早已经是狼籍一片、满地丢弃着各种来不及带走的财物、钱帛、粮食,显然所谓的速卢不斯国王并没有与规模庞大的不明敌军奋勇一战的勇气,早就丢弃了他的臣民逃之夭夭了!

    丁奉有点沮丧:第一战就这样虎头蛇尾了,连一个敌兵都没有看到!无可奈何之下,丁奉重申了不许掳掠民财、和马韩之民和平相处的军令后,军兵们开始在速卢不斯王宫附近扎营。原本被汉军们鬼子入境般的疯狂举动吓得四散奔逃的马韩之民们见汉军并不掳掠、杀人,又慢慢的逃了回来。

    汉军中有专门的心理战部队,早就开始在附近张贴汉军安民榜文了。当然,把导致汉军出兵入侵的责任全强加给了逆贼公孙康和马韩王韩忿的头上。马韩之民久于中国交往,不少人是秦汉之民后裔,所以懂得汉文者也有不少,看了榜文之后,这才知道这支如狼似虎般来袭的军队并非海匪,而是天朝水师!

    当时,马韩各国更多的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原始邦联制国家,各国的一般事务还是由自己管理的,马韩王韩忿也很难插手,其国王的权力最多也不过是让各国进贡些财物以及上交些兵丁而已,所以三韩诸国并没有很强的国家观念。此时见天朝要接掌三韩诸国,不少人真是喜得手舞足蹈、眉开眼笑,仿佛自己已经脱离了蛮夷之民的身份、变成了富裕高贵的天朝之民!

    只可惜一些趁机向汉军们大献殷勤的马韩人只得到了汉军们不冷不热的回应,毕竟中国数千年来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不是说着玩的。何况一般来说军队是不能插手地方事务的,后面还有华夏商业公司在身后随时接收呢!犯了军规那可是要杀头的!

    ******

    于是。汉军们在休整了半天后,于次日一早立即兵发日华国,直捣马韩国都。由于速卢不斯国都离马韩国都日华国只有五十多里。汉军们不过正午时分就已经进杀抵日华国内!

    正在大军急行间,忽然有军情兵飞马来报丁奉:“启禀将军,前方五里外发现大批马韩军队!人数好像不下两万之众!”丁奉闻言一惊,奇道:“马韩国残余军队总数也不过两万余人,难道一两日间就能全部调齐?这不可能啊!”

    惊诧的丁奉虽有些惊奇,却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宿将,连忙下令军队列阵前进。准备做战。汉军们得令,立即在汉江之西的平原上列开阵势,步兵在中。骑兵分列两翼,辎重兵最后,布成严阵缓缓试探性前进!

    转眼间两军相交时,丁奉一看之下不禁哑然失笑:果见马韩之军倒也人数众多、不下两万。却基本上都是步兵。只有一些看来是将领模样的人骑着少量的战马!但其中只有一成左右的马韩兵卒装备齐全的铁制铠甲和锋利刀枪,像是正规军;其余四成左右不是有盔无甲、就是有兵无甲,可能只是一般的土兵;甚至还有近半的马韩兵盔甲、兵刃皆无,只是手持竹制刺枪和木棍做为兵器,铁定是临时征集前来凑数的乌合之众——草头兵。

    于是,马韩军阵便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前进姿态:装备齐全的正规军队列倒也还算严整、迈着正步缓缓而行;而那些有盔无甲、或有兵无甲的土兵们则队形就松松垮垮的、前后不整了;最令人好笑的便是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了,根本毫无队列可言,像一群纷乱的鸭子般排着乱轰轰的阵形便杀将前来。

    刚开始汉军们还能忍耐得住。到了两军渐渐接近、前方的兵士彼此可以清楚地看清对方相貌时,汉军们再也忍不住了。严整的军阵中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压抑的低笑。显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汉军们对马韩军这种乌合之众还是十分不屑的!

    就在丁奉就要下令汉军们出击、荡平这些草寇般的马韩军队时,忽地马韩正规军前驰出数匹战马,最前一人高冠华服,显然身份非凡,远远地便对华夏汉军们大叫道:“休得放箭,我是马韩王韩忿,请你家主将答话!”

    丁奉打量了一下韩忿,大约有三十左右岁,面色细嫩、鼻梁高耸、浓眉大眼,倒也有那么一点王者的气度。丁奉纵马而出,在马上拱了拱手道:“我便是华夏水师大将丁奉是也,韩王不知有何见教?”

    韩忿面容铁青,好像在强忍心中的怒火,冷冷地道:“我三韩之地一向久敬天朝,并不敢有所冒犯,为何今日天朝发兵来袭,夺我疆土!这是何道理?”丁奉闻言大怒:小小蛮夷草头王,也敢这般无理!不由得怒声道:“辽东郡守公孙康拒旨造反,你等依附逆贼,久不朝贡,理当剿除,识相的快快下马来降,我天朝大军还可以理相待,如若不然,刀兵相交之时,恐怕悔之晚矣!”

    韩忿闻言大惊道:“我三韩一向奉汉时旧例,只向辽东郡呈交贡物、再由其转送天朝。却没想到公孙康竟敢私吞贡品、妄图造反。我等实是不知详情,请天朝休要误会!”丁奉笑道:“韩王不觉得此时再言已经嫌晚了么,附逆之罪岂是区区数言可以抵削!?现在我天朝大军奉我圣皇旨意至此,如无圣命,怎敢私自停战、空手而回!?如若韩王识得时务,便自速速归降,还可得个从宽发落,如若不然,休怪本将刀剑无情!”

    韩忿至此显然是一脸的呆若木鸡,内心里早就将公孙康祖先n辈‘亲切问侯’了个遍。良久,韩忿咬了咬牙道:“既然将军不肯听我解释,那本王也是无奈。但我马韩立国也有数百年,决不能一朝毁于我手!我不会降的!”

    丁奉于是笑了笑道:“既然我等言语不通,便依照古例武力相见、强者为遵了!请韩王回阵!”丁奉倒也是条汉子,要打也得光明正大的打,做宵小之辈偷袭他是做不出来的!

    韩忿铁青着脸,转马而回。转瞬没入马韩军阵之中!

    “咚咚咚……”一阵战鼓声响中,两支军队各举刀枪,开始缓缓接近。“呜呜呜……”当两军接近到三百步时。汉军阵前迅速上前三列六百弩手,张弓搭弦准备应战!

    “嗡嗡嗡……”一阵弓弦猛响处第一批箭矢从汉军阵上猛地跃入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抛物线便直扑马韩军而来。马韩军武器低劣、又未和汉军打过仗,哪知汉军有这般射程极远的弩箭啊。一时毫无防备之下,百余冲在最前的马韩兵齐刷刷地立即被射倒在地,嘶声惨嚎、翻滚在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