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三章:落款,桃花仙人!


    徐牧之负手临窗而望。

    窗扉洞开,有东风徐来。

    赵潜进门,叫了声先生便垂手而立。

    徐牧之并没有转身的意思,半响才道:“你这趟出行,皇帝那边已经答应。王府那批从京师过来的戍卫,调一百甲士给你,薛延亭总领,总该够了。你只带青鸾一人,巳初上路。另外……”徐牧之语气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刚要开口,却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下,良久才谓然一叹,吐出四个字:“好自为之!”

    赵潜一脸疑窦,直似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但至少有一点他知道,徐牧之决定的事绝无更改的可能,因此只得将满腔的狐疑压在心底。

    从“听雨阁”退出来,“潇湘苑”一众侍女早侯在门外,只是不见了青鸾与红袖,赵潜竟少有的暗藏心机,也不找人问亦不发作,只一路上开始注意有没有两人的踪迹。

    赵潜平日待下不薄,甚至有犯错受罚的,赵潜亦是能包庇的包庇,能求情的求情,众女无不感恩戴德铭记于心,此番知道赵潜要出门,皆有不舍,一个个凄凄切切梨花带雨的样子,叫人好生心疼,似乎连那些开得灿烂如霞的桃花都感染上了忧伤。

    老杜的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在此处,想来是应时应景。

    赵潜生性多愁善感的,自然少不得处境神伤,想起平日里那番热闹景象,几欲落下泪来。

    一群人到了“潇湘苑”外,赵潜正欲进去,此时“芍药”刚好进来传话,远远瞧见,过来请了安,便道:“薛将军说他早已备好车马,请殿下即刻启程。”于是一群人又跟着赵潜一同出了垂花拱门,到得外院,穿过穿堂大厅,果然看见门外黑压压一群人。

    女眷在厅里止步,外院听差的男仆急忙回避。

    薛延亭果然早备下了仪仗——————得自西蜀皇室的金丝楠乌木雕龙四轮马车,通体乌黑光亮,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由四匹毛色雪白油亮、体型高大的北凉名驹拉着。————“诸侯驾四”乃是古制,不敢擅越。且,宋带晋兴,晋为金德,能灭金者火也,因此宋室旗帜尚赤,协于火德。此趟为方便出行,因此少了鸣锣开路的乐仗队,只左右各十人手持旌旗,其上书有“大宋东靖王御驾”“回避”等字样。

    薛延亭上去请赵潜上车准备启程,赵潜回头张望,依然不见红袖与青鸾的踪迹,讷讷地移动脚步。这时却从马车的另一面转过一个人来——————一身月白缎刺青花戎装,白绫束腰,下穿一双月白色厚底高帮的皂靴,披一件银白绸大披风,一头乌黑长发往后束起,戴着银制鎏金的云雀头冠。眉若黛画,目若含波;飒爽英姿,举手投足间渊渟岳峙,说不尽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

    赵潜心中正自疑惑:“这公子是谁?怎么看着如此眼熟,倒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心里想着,却见那位公子哥儿让过一边,却从身后走出一个丫鬟来,怀里捧着一盒剑匣,早有人拿来马凳,此刻正踩着往车里放,可不正是平日里给青鸾捧剑的小丫鬟“侍剑”?

    待小丫鬟“侍剑”将剑匣放好下车,那位公子勾起狭长的下巴向赵潜示威性的扯了扯嘴角,一挥长袍率先上了马车。

    赵潜会心一笑,跟着上了马车。

    薛延亭一声喝道:“起驾”!

    左右两队执旗的在前,赵潜的马车居中,由一位老者牵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出了王府大院。一百铁甲在仪门外换上战马,带上辎重,在灿烂的烟花三月漫天的落英缤纷中,出了桃花坞,往西上了官道,声势浩大的开往盛京。

    “殿下要去盛京了!”乡民中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于是从宫墙外到汉白玉的牌坊前,两里地,夹道都是送行的人。

    桃花坞汉白玉牌坊的后山,半坡之上,一头壮硕的大水牛低头啃着新鲜的野草,牧童放下嘴边的短笛,朝着远处的人群挥手作别。

    而矗立在“叠翠山”若耶溪畔的十三层浮屠之上,徐牧之不知何时已登上顶层,他的身后一步开外站着叫作“红袖”的侍女。

    塔前是方圆数百丈引自若耶溪的“映月潭”,潭深千尺,一碧如洗。徐牧之的目光不在一碧如洗的水面上,也不在水潭之下一座雕刻着十六条蟠龙的石座之上,他的目光望向远处,那里有个山坳,山坳里有一进两间茅屋,茅屋前站着一个瘦巴巴的老头。老头似乎也在望向前方那座塔,他的身后是跟他一样瘦巴巴的两根堂柱,上面煞有其事的悬着一块巨匾,蓝底金字,上书三个字,“碧游宫”,落款,桃花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