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六章、郑吉为使 西域谈判

    建章宫里气氛非常宁静,大家都屏息盯着郑吉看,郑吉显的有些为难,低下头思考着,不知该如何回复魏相刚才的问话,迟疑着。

    “依朕看来先贤掸需要一个保障,至少需要朕对他有个承诺。”刘询似乎看出来郑吉的为难之处,定了定自己心中想了想,道。

    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到刘询这来,只听刘询继续道:“朕可以向天起誓,保证来到大汉的匈奴人跟汉人拥有同等地位,只要他们真心归附,不做叛国违法之事,绝不加以迫害。另前来归降的按照在匈奴的官职等级,在大汉享有同等爵位。”

    “陛下,此时只怕不妥。”魏相第一个起来反对刘询的意见,其他人似乎也有不同意之处,但到底不像魏相和皇帝那般亲近,所以都憋着不敢说话。

    “哦,有何不妥?”刘询倒也没生气,只是淡淡朝魏相问道。

    “一来朝廷没有这么多官职爵位,二来朝廷也不便供养太多闲人,如果先贤掸带过来的匈奴人里有上百个甚至上千个需要给官职爵位的,难道陛下也给吗?如此,那我们汉人那些没有封侯封爵的将领、朝廷大夫又该作何感想,我想在座各位都没有有幸封侯封爵吧。”魏相起先是面向刘询说的,而后转头朝其他同僚看了看,道。

    其他同僚没有说话,低着头也不好说什么,难道找皇帝要爵位去吗?定是不妥的。刘询看出大家脸上的异常,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沉思片刻,道:“那就只封先贤掸一人,其他人尤其自行安排,我们提供土地工具和衣食住行,让其自行耕种自食其力。”

    “陛下此法倒也不失一个好办法,臣以为可以将先贤掸与其部下分开安排。让先贤掸居长安,封侯封爵保其衣食无忧,家属跟随。其部下可安排在西域一带,可靠近渠犁安排,那些地方地广人稀一来需要人去开垦,二来也能够为匈奴人提供一块安生立命之处。”郑吉看着刘询道。

    刘询看着郑吉,赞许的点了点头,郑吉继续道:“第三,将这些人与故主分开,也便于管理,防止生变。第四、杜绝先贤掸返回匈奴的心思。”

    “嗯,那么这些人在西域该如何生活呢?”魏相问郑吉。

    “朝廷可以提供一些布匹马种牲口等,但是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似乎是分管农业的官向郑吉问道。

    “大概需要三万人到五万人这样的安排,朝廷拨给他们相应的布匹还有供以生存的牛羊等,然后让他们自行放牧养殖。西域自有肥沃草场,可供长期定居。”郑吉朝那人道。

    “将军可要给个准数,到底是三万人还是五万人?”那人似乎对郑吉的回答不满意,继续道。

    “可能需要按照十几二十万人的人口数来准备。这是整个日逐王部落,依照我们对匈奴兵力的了解,先贤掸的兵力大概在三五万左右,但这些士兵大都拖家带口,如果按照每个士兵一家四口计算,三万人的士兵就要十二万人,五万人就得二十万了。此事我们只能往多处考虑,不能往少处考虑,否则容易生变。”郑吉向那人娓娓道来。

    那人听了,略微点头,朝刘询看了一眼,道:“如果按照将军的估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此大的部落迁徙,没有千万的白银是准备不了的,国库这些年虽累积了一些库银,但用了此处,其他地方可就没有了。”

    刘询明白他考虑的难处,主管经济的自然要为国家财政总体考虑,但大是大非面前刘询还是分的很清楚的,只听刘询道:“花这个钱,值得。”众臣纷纷将目光投向刘询,听他说下面的话。

    只听刘询道:“日逐王部在西域,如果他归附大汉,则匈奴在西域便再无影响力,那我大汉则基本可以控制西域,从战略上考虑,花这点钱是完全值得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想办法尽快将先贤掸等人接过来,以防生变。”

    “这样

    吧,魏相你们几个负责财务调度,郑吉你就速回西域准备迎接先贤掸归汉,你带着朕的手书,秘密与先贤掸接触,尽量通过曲歌公主劝先贤掸归汉。至于公主嘛可以跟你们一起回来。”刘询似乎有些疲劳,向众人道。

    “郑吉领命。”“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