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六节 北伐革命

    ::::玉静将一双精巧的白底黑面带绣花的三寸金莲小鞋儿放在了老奶奶面前。

    ::::老奶奶一试,还挺合适,舍不得穿,又脱下了,放在炕楞上让儿子儿媳梁润昌夫妻看。

    ::::当爷爷的看见那精巧的手工,心里直赞叹小孙女的手艺,此时给母亲点头赞赏,当奶奶的乐哈哈。

    ::::果然,开学时,玉静又背着书包到女校上高小了。

    ::::秋天来了。

    ::::天气渐冷,李秀月更忙了。夹衣夹裤取出来晒好,棉衣棉裤要缝好。还有几双暖鞋得赶在十一月前得做好。每天几顿按时按顿的饭,太婆婆病了几天,要去请大夫,还要熬药。四爷病了,下院的店房得去照看,没面了得磨面,没米了穿米,…真是起五更睡半夜,全凭李秀月一个人先后忙活,虽然婆婆答应替玉静干活,可是当儿媳的李明月敢指挥自己的婆婆吗?只好自己全干了。自然是累地要命。只盼望着丈夫能早点回来,给自己帮帮忙,哪怕帮自己说两句话,也行……

    ::::但是,马上就五年了,李明月能不思念自己的丈夫吗?

    ::::通保来过几封信了,可惜李秀月不认得字。只听公公说,队伍要减人,通保也想家,准备要回来。可总不见回来。

    ::::奶奶天天唠叨孙子,婆婆天天盼着儿子,就是两个孩子也有三四年没见父亲了,哪个能不想?

    ::::尤其是玉静,是父亲最宠爱的女儿,几次说梦里看见了她爸爸……好威风!……

    ::::……

    ::::……

    ::::中国历史上有个顶顶有名的冯玉祥将军。冯玉祥早年投军习武,在辛亥革命中立下战功。并且在民国初年,竟将清朝皇帝溥义逐出了皇宫,到后来在一九二五年前后的军阀混战中,他率领的西北军失利,被迫下野,在进步人士引导下,去了苏联。

    ::::冯玉祥与一九二六年五月九日到达苏联莫斯科火车站,受到当时的国际共产及中共中央专门派来的代表刘伯坚等人的热烈欢迎。而后来就在苏联进行了几个月的考察,并读了不少有关共产主义运动的书籍,颇受感染和启发。因而接受了国际共产和中共中央的建议,回国参加北伐。一九二六年九月三日,在国际共产代表乌斯曼诺夫和国际共产和中共中央委派的中共代表刘伯坚等人陪同下,到达蒙古的库化(今日的乌兰巴托),与九月十日到达包头,又与九月十四日到达绥远省的五原县。

    ::::到了五原后,便召开了有冯玉祥、刘伯坚、于佑仁、乌斯曼诺夫、邓宝珊、孙岳、方振武、张之江、鹿钟麟、石敬亭、宋哲元参加的重要会议。决定重振西北军旧部,当即成立国民革命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并决定与九月十七日召开誓师大会。

    ::::九月十七日这天,五原晴空万里,四野黄土黄沙满眼。数千原西北军旧部,包头绥远等处部队军官士兵虽身着的军装破旧褴褛,但士气高涨地集结与五原,举行历史上有名的五原誓师。宣布冯玉祥就任成立的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并进行了就任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