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做寿

    今天随便发一章什么叫做寿吧,出了点问题,我大概知道为什么无法签约了,应该是题材太过敏感,所以不少章节被封了。

    其中还有知识章,应该是介绍的太过详细,所以存在封建迷信的嫌疑。

    所以需要更改的地方太多了,各位见谅。

    …………………………………………………

    做寿

    做壽:

    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而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

    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稱呼為下:

    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

    六十歲:稱小壽;

    七十歲:稱中壽;

    八十歲:稱上壽、大壽;

    九十歲:稱絳老添壽;

    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的活動都由子孫發起,除了要佈置壽堂外,還要準備供品祭神拜祖,並準備壽宴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麵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麵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麵時,要將壽麵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前往祝壽的親友以禮盒、酒或紅包等賀禮來祝壽,主人則回以壽桃、紅蛋、豬腳麵線、紅龜粿來回禮。出嫁的女兒則要加送雞、蛋、桃龜、衣服、金飾、紅包賀母壽;加送鞋、帽、衣服、紅包賀父壽,俗稱「拜壽」或「敬壽」。

    祝壽的賀詞有: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日月長明、松柏長春、榮壽誌慶、無量壽佛、

    晉爵延齡,永祝遐齡、鶴算龜齡、南山獻壽、壽域宏開、奉殤上壽等。

    做壽當日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感謝神明及祖先的庇佑。

    祭拜完神明及祖先後,子孫依序向壽星跪拜,並道賀祝壽。

    先祭拜神明:

    擇吉時;

    半生熟五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五小杯;

    神前獻茶、酒。

    點燭、焚香三柱迎神,祈求一切順利。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神明;

    燒金大壽金、壽金、刈金、福金;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

    再祭拜祖先:

    飯菜六碗、十碗、十二碗;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十一杯;

    湯圓三碗;

    紮紅紙麵線;

    壽桃、紅龜粿;

    點燭、焚香三柱敬祖;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祖先;

    燒刈金、大銀往生錢、紙做黃金、馬蹄銀及冥用現鈔;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做滿月

    依閩南、台灣地區俗例,人出生後三日、滿月、四月日、週歲都會舉行慶祝活動。

    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一般男嬰在出生後的第三十天,女嬰則是第二十九天,滿月時所做的慶賀稱「做滿月」,有些人是選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長大後會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樣孝順父母。

    這一天要剃掉嬰兒的頭髮,稱做「理胎髮」。理胎髮的規矩很多,要先備妥蔥、紅鴨蛋、紅雞蛋、石頭、金鎖片、銅錢放在浴缸內,嬰兒剃髮前須先沐浴,並用紅雞蛋及鴨蛋在嬰兒頭上輕輕滾動三次,取其「紅頂」,希望他平步青雲、功成名就;蔥取聰明之意;紅雞蛋有再生、繁殖及圓滿之意,也希望長個雞蛋臉;紅鴨蛋希望他長得高壯的寓意。而蔥取意「聰明」、石頭取意「壓膽」,期待小朋友頭殼快快長硬,如同石子般堅硬、健壯;金鎖片及銅錢取意財運及好運、「大富大貴」。

    這一天,要做雞酒油飯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這天產婦的娘家會派產婦的兄弟,給外甥送「頭尾」。所謂「頭尾」指的是嬰兒從頭到腳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銀牌或金鎖、手鐲、腳鐲、鞋襪等。這種「頭尾」,在以前非常講究,尤其是有錢人家,一共要送「做滿月」、「做四月日」、「做週歲」等三次,其中以做滿月和做週歲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還要送蠟燭和「紅龜粿」。現在生孩子時一般朋友也會送衣物來,所以就另作「油飯」和「米糕」以為答禮,也有人用「酥餅」與「湯圓」為答禮的。對方為了表示回禮,就把少許的米放在鍋、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嬰兒健康。

    嬰兒出生的第三天及滿月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還要準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後,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節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為止。

    步驟及程序

    先將石子、硬幣及蔥加入煮蛋水;

    將搗碎之蔥及蛋黃抹在嬰兒頭髮上,再將頭髮洗淨;

    剃髮;

    將紅蛋放在嬰兒頭上,輕輕的來回滾三次,口念:『鴨卵身、雞卵面,好親成,來相勻』。

    (有紅頂之意,象徵未來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將胎髮及石頭包在紅紙內,放於屋頂上。

    或有舊俗例:由長輩將嬰兒抱至戶外進行喊老鷹的習俗,經嬰兒抱著繞行屋子一圈,用趕雞竹棒敲地邊唱說:「老鷹飛上山、囡子緊做官、老鷹飛高高、囡子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緊做父。」或說「老鷹飛高高、生子生孫中狀元、老鷹飛低低、囡子快做老父」。這些童謠大多是為小孩祈福,期待將來有所成就。古時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鷹老鷹幾聲。最後將紅蛋分給圍觀或鄰近的小朋友。

    親友禮俗:

    外家:

    嬰兒外婆此天會備「頭尾賀禮」及「外婆圓」送來女兒家。現今大多用禮金代替。

    頭尾賀禮即是嬰兒從頭到腳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襪、手環及金飾。

    外婆圓就是外婆送的粉紅色圓子。

    親友:

    多半送衣物、金飾及紅包等禮品,俗稱「送庚」;

    或用紅線作一小袋將錢幣或銀元放入袋中,再將袋子掛在嬰兒脖子上,俗稱「掛領」。

    喜家:

    備油飯、米糕、酥餅、紅圓,現代人有用蛋糕、餅乾等答謝親友;

    親友在回禮時依古禮須放少許白米及幾粒小石頭於容器中,以期嬰兒身體健康。

    若是第一胎為男嬰,舊俗由父親帶著一隻雞、六瓶米酒及一盤油飯的「媒人禮」,去答謝媒人,媒人則以金飾回禮,且留下雞與油飯,但退回一半米酒。

    嬰兒出生三天及滿月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並備雞酒油飯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滿十六歲行成年禮前皆須於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飯、米糕、發粿、紅蛋;

    點燭火;

    神前獻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並祈求嬰兒平安順利長大;

    香燒至三分之一時,雙手捧持金祇拜供神明;

    燒壽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將酒撒於紙灰上;

    收拾供品,禮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