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章 第四章

    石桥村往凌波河下游行船十里地便到了韩家镇。

    三十年前此处还只是个聚族而居的普通村庄,村里大部份男丁都姓韩,如今却是个经济繁茂、文化兴盛的富裕小镇。

    镇子西边开设有纱厂、布庄、织锦坊,光是织工护卫加起来便有近千人。

    位于镇子中心处的韩氏族学更算得上是古代精英贵族学府,莫说是在绍兴府,便是在整个江浙地区,那也是排的上名号的。

    芙蕖山韩家乃真正的世家大族,据说是西汉末年为躲避战乱,从长安迁族至此。

    家族起起落落几百年,前后出了不少名士权臣,到了韩家嫡支三房长子韩旭之当上首辅的时候,整个家族更是显赫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林青瑜阿娘也是韩家人,却只是旁得不能再旁的旁支。

    不过即便只是旁支,也同样能得到家族庇护,普通乡绅恶吏之流绝对是半点也不敢随意欺辱的。

    韩秀兰乃家中独女,父亲有秀才功名,长到十六岁时嫁与父亲同窗之子。

    韩秀兰十九岁时,父母意外双双离世,没了双亲看顾,昔日慈善守礼的婆家也露出丑恶面目来。

    丈夫跟借住在偏院的孀居表妹苟且,婆母硬逼着韩秀兰接纳不算,还要将其抬成平妻。

    旻朝自开国以来便没有平妻的说法,这不仅仅是在打韩秀兰的脸,也是在打韩家的脸。

    韩秀兰当即便回了韩家镇,请宗族出头,带着嫁妆和离归家。

    只和离却还不算完,不肖韩家人开口,便有的是钻营谄媚之人出手。

    到如今那前夫一家早已是一蹶不振,就连那借住的孀居表妹也跑去给别人做妾了。

    由此可见,背靠家族的人果然更有底气一些,更何况还是如此显赫的家族!

    林宏山跟韩家算起来也颇有渊源。

    他原本是绍兴余姚人,十五、六岁的时候所在渔村遭到倭寇屠戮,亲人族人全都遇害,只他命大活了下来。

    为了报仇雪恨,半大的少年哭着求着要入南海水师营,最后被江浙总督收为亲兵,而这位江浙总督便是韩旭之韩大人。

    韩大人当年负责沿海抗倭事宜的时候也才三十多岁。

    所以说救世能臣并不是谁都能当的!其一生荣耀,乃是由彪悍的功绩铸就而成!

    林宏山在韩旭之身边呆了五、六年,从小兵升到小旗,后来为韩大人挡刀不幸没了左臂,无奈只得退役。

    因着韩大人的照拂,退役后的林宏山得以在韩家镇上的纱厂里当护卫统领。

    每月有二十五两银钱,年节时候还发粮油布料,比镇上生意最好的杂货铺还挣得多一些。

    林宏山甚至还因此邂逅了韩秀兰!

    韩秀兰当初和离的时候,那一抬抬家具嫁妆便是林宏山带着纱厂护卫搬回来的。

    阿爹每回惹了阿娘生气的时候,阿娘都要骂他内里藏奸。

    据说,当初帮着阿娘去前夫家理论的几位堂婶本是打算劝和不劝离的,结果还没开口说话呢,她阿爹就带着护卫砸了人家大门!

    阿娘每回提及此事,阿爹眼底竟然都藏着几分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