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织造坊的开业,本来普通的老百姓应该关注的不多,但在织造坊开工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却在京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织造坊的员工们每隔一旬有两天的假期是可以随意活动的,郊区的皇庄固然不错,但是本来在宫里都憋了那么就的宫女内侍们,对京都总有些好奇心的。

    正好可以成群结队的趁着休息日出来游玩一番,也不怕有什么危险。

    即使姜邈并未将所有人的休息时间都定在了同一个时间段,而是轮换着休假,京都里突然多了这么多人,也很容易引起注意。

    京都的人第一次见的时候,或许还在心里纳闷两句,好奇地打量打听一番,但见得多了,便也拼凑出了织造坊大概的情况。

    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这些曾经只在深宫中的女子及内侍们。

    关于织造坊的规模,成因以及待遇,姜邈都没有刻意的隐瞒。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个京都基本上差不多都对织造坊有所了解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织造坊的成立是为了解决皇宫中多余的宫女内侍人员出宫后的生计问题,但这丰厚的待遇,却也让普通人都目瞪口呆。

    便有人私下里想着,这么多宫女和内侍都出了宫,以后若是皇宫重新启用的话,这些人或许还是要回宫中的。

    那织造坊的活少了人之后,也不知道肯不肯让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去干?

    也有人真的去问了,得到的回答是现在不招,以后或许有可能会再招人。再招的话,会在京都城内贴告示告知的。

    但基本招的都会是女子,织造坊中适合男子的工作那些内侍都不够分呢。

    而要进织造坊工作的话,吃住都要在坊内,寻常不允许回家的。

    听到了这里,倒也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毕竟这个年月普通人家的女子大都是负责着整个家里的杂事的,家里根本不能长时间离人。

    有这个条件的女子,家里一般也是有些余财的,不太能看得上织造坊干活的事情。

    渐渐地在织造坊外徘徊着的人,或者拦住织造坊的人想问问的,就越来越少了。

    而最近也流传在京都中的一个说法,据说从那些曾经的宫女内侍,如今的织造坊工人口中听到的。

    说是这次宫中的宫女和内侍除了归家的和别的因素的,基本都从宫中到了织造坊。

    而新帝有意缩减皇宫规模,恐怕以后不需要这些宫女和内侍再回宫中了。

    这个消息可是让很多人都不敢置信,古往今来都只见皇帝扩建皇宫的,哪有主动缩减规模的?

    但这些事情都没有织造坊拿出了物美价廉的布匹在京都专门的店铺开始销售的时候造成的轰动大!

    这个时代,布匹对王孙贵族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了,但是对普通的平民百姓来说,绝对算得上是硬通货和奢侈品了,尤其是质量好的布!

    便是京都的平民百姓日子大部分都过得不错的,常常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衣物,缝缝补补洗洗穿的,再正常不过了。

    现在织造坊出现了一批明显比平日里同等质量的布匹少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布,有这个规划和打算的人,怎能不抢着买来存着?

    省钱的事情,谁不愿意干?

    三天的时间,就将织造坊中开工半个月的布给清空了!

    之所以有这样的价格,也是因为姜邈将织布的流程改进了一下,更加符合了分工流水线的程序,再加上人多出产量大,单价就降了下来。

    郑大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十分振奋,因为这个结果说明他们这个织造坊肯定是能盈利的,给国库添点别的进项这项可能非常有实现的可能,他如何能不振奋。

    但姜邈却没有如他所设想的那样继续权利生产这种布匹,而是在这个时候,将织造坊分成了三个部分。

    一部分继续生产这种廉价的布匹,另一部分生产较为高端的布匹,最后一部小分则是让她最近在宫女中发现的一个对织布这方面有天分有想法的女子牵头,去钻研一些与众不同的织法和布匹。

    姜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考虑到了织造坊以后的发展。

    她想从这几条路来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发展方向,既然织造坊跟黎国挂上了关系,那就不能仅仅为了盈利了,也要考虑是否能合理地惠及到普通的百姓身上。

    而且这么大规模的织造厂的出现,对纺织行业会产生影响那是必然的,她也希望以创新及一些其他办法,看看能否减轻这种动荡。

    “……姜大人的远见,我不如也。”

    得知了姜邈这样做的原因之后,郑大人在陆澹和其他官员面前,都心悦诚服地说道。

    郑大人的话并非只是一时感叹,而是真真正正地敬佩。因为他觉得姜邈所有考虑的种种方面,已经脱离了一个单纯的商人考虑的问题了。

    而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去全面地考虑到了行业和百姓的范围了。

    不管最后试出来的结果如何,首先这份思维的广阔就已经不是常人能比得了。

    这里的常人不分男女。

    所以郑大人对于陆澹在朝堂上光明正大地宣布,姜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皇后人选的时候,他是毫不犹豫地赞同的!

    在他看来,姜邈姜大人比起那些贵女们,更加的担得起一国之母这个位置的!

    其他的官员反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不了解罢了。

    陆澹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已经取得了姜邈的同意,甚至已经与姜家走了订婚的礼节了。

    在织造坊赚到了第一笔钱的时候,姜邈就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正式地答应了陆澹两个人一同度过余生的期待。

    织造坊的事情以及她本身的生意已经占据了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既然已经在心里做了决定,她就不愿意再将时间浪费在感情上的试探上了。

    何况她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礼教森严的世上能遇上陆澹这样一个男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