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九章:纳尼?补了金牙齿

    我生平第一次补牙惊动了姜皇宫太医院的全部太医,只因年轻点的太医没有补牙经验,年老点的太医又老眼昏花怕不得要领。最后各位太医推来推去,终于选出来一位约莫三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太医为我诊治。我躺在床上毛骨悚然,姜狄拿一块帕子遮住我的眼睛,劝慰,“不要看,也不要怕,马上就好!”

    这“马上”委实太慢了些,从中午一直到黄昏,我保持着张嘴的姿势,任由太医们在我嘴巴里捣鼓。殿中点了安息香,听说有静神的作用,姜狄特命人往傅山炉里多加了香料进去,我闻着这味道淡淡的甚好,忐忑不安的心也渐渐平复,最后便昏昏沉沉睡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太医才说,“好了。”

    我向来浅眠,闻此言,愣是从睡梦中硬生生拔了出来,脸上犹带着梦呓时所带的汗珠。姜狄掀掉我眼上的丝帕,扶我坐起来,“你看看,牙齿已经补好了。”他准备的周到,举起小镜子到我眼前。又提起自己的袖袍替我轻轻拭汗。

    他半抱着我,姿态亲密,太医们都是识相的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一声地退下去。

    我舔了舔了补好的牙齿,觉得舌尖所触到的是个冰凉的物件。对着镜子龇牙咧嘴,外面日头已经西下,可在余晖的照射下,我看到了一颗比落日还要黄灿灿闪亮亮的东西,那就是我的牙齿。

    “金子!”我手一哆嗦,镜子哐啷掉在地上。

    姜狄捡起镜子再次递给我,“怎么?不好看吗?”

    我挎着脸看他,“我一个姑娘家,却补了一颗金牙齿,叫我以后如何见人。”

    “这有何不妥?”

    我哀嚎,将镜子扔到一边去,不忍再去看第二眼,“我只见过老爷爷老奶奶才补金牙,何曾见过姑娘家也如此,若是走出去被他人瞧见,还不笑掉大牙。”又想,幸亏此处甚为隐秘,假如掉的是当门大牙,那我这辈子真是不要见人了。

    姜狄解释,“在我们姜国,老百姓都喜欢补金牙,乃福星高照,此生大富大贵的意思。”

    果真是南北有异,风俗也大大不相同。我大为光火,但又不好拂他的面子,只能极力忍耐道,“都已经补好,也不可能再拔掉,就这样吧。”

    “都怪朕不好,不该让你咬这么硬的东西。朕这就叮嘱御膳房,今后公主的膳食,一定要做得松软些。”

    晚膳时分,我因刚补牙,所上膳食都是清淡的汤粥。看着我食欲未减,反倒津津有味的样子,姜狄笑意嫣然地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低脸,专心挑着粥里的葱花,一粒一粒夹出来。

    “你不喜欢吃葱?”

    我有些忸怩道,随便寻了个理由,“这个塞牙缝。”

    他似领悟,“公主的牙齿不好,朕记住了。以后公主的膳食,朕一定会亲自盯紧。”

    葱花被挑的干净,他还盯着我看,我又开始挑肉丝,他恍然大悟,“肉丝也塞牙缝,是朕疏忽。”

    我扯了扯嘴角,干脆抬起头,“皇上,我不挑食。但是……”我望了一眼他面前纹丝不动的饭菜,“含贞看你一直没动筷子,是不合胃口吗。”

    他微仰头,目光终于错开我,凝视着窗外道,“朕念及一事,所以才会没有胃口。”

    我知道姜国的朝政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风平浪静,虽没有外患,但内忧尚在。姜潜这个人表面上仍然和姜狄称兄道弟关系甚好,实际上,明争暗斗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回望历史的洪流中,但凡一个国家,似乎每个朝代都会发生争权夺位弑兄杀父的故事。我们觉得残忍,但是他们身在其位,只得用麻痹两个字来形容了。

    我以为他是为了政事忧烦,便放下筷子,“不知皇上为了何事烦恼,可说来听听?”

    “此事,朕正要同你商量。”

    他眉头深锁,若有所思将我一望,说的却是另外一桩事,“女刺客至今关押的天牢中,不知公主想要如何处置?”

    他若不说,我倒给忘记了。我回忆当日姜狄和那男子的约定,不假思索道,“皇上不是已经答应过,若同党交出解药,就放了女刺客。”

    “当日不过是权宜之计!”他冷道,“如果不这么做,公主岂不是白白送命。而且,公主当时奋不顾身救朕,令朕十分感动,朕即使不知你的身份,也断然没有旁观的道理,所以才会放此厥言。”他说完,嘴角笑涡一旋,定神看我,“那女刺客妄想假扮公主,岂知她自己连公主的万分之一都及不上。”

    我最受不了别人夸我,遂又低脸,“我见过那女刺客,颇有几分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