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章 数据曝光,震惊众人

    刘大力深知事情的重要性,连忙点头。

    又过了十几分钟。

    接到电话的所有院士、教授,全都聚集在华科大的会议大厅。

    每一名科学家的身上,都散发着国之利器的威严。

    刘大力在不远处激动不已,这阵容当真前所未有…

    仅仅是因为一封邮件,竟然就严肃到这种程度!

    华科大会议室内,几十名专家陆续落座。

    “院长,出大事了!”

    罗永安还没有落座,老远就朝着院长迎了过去。

    聂院长执教三十余年,什么风浪都见过,自然十分嗡重。

    “老罗啊,到底是什么邮件把你激动成这样?”

    “院长先别说其他的,先看邮件!”

    罗永安打开会议室内的大屏幕,将苏尘的邮件投影上去。

    几十名专家学者紧盯着屏幕。

    罗永安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慢慢的翻页。

    寻常人眼里百草枯的解药,就相当于把一块煮熟的鸡肉变成生的,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但在真正的科学家眼里,正是因为很多‘不可能’被不断推翻,科学才会不断进步!

    就像你和一千年前的科学家说计算机,他们百分百会把你当神经病。

    就在邮件的公式和数据统计显露出来时。

    一个个教授都坐直了身子。

    虽然这封邮件里的公式并不完整。

    但其中的可行性,放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已经接近百分百!

    每一项数据,每一道步骤,都是剑走偏锋的尝试。

    而随着邮件慢慢的接近尾声,宽敞的会议大厅内落针可闻。

    “这到底是谁测试的数据…谁研究的公式?”

    看到最后一张,终于有教授坐不住了。

    罗永安摇了摇头。

    “我们无从得知,很可能是某个科研团队,也可能是某个海外的科研团队!”

    毕竟,这简短的邮件上都是部分数据,并不是完整数据。

    聂院长拿起保温杯,冷静的分析道。

    “能够得到这样的实验成功,无疑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想要获得如此精准的数据,至少是一个几十人的科研团队!”

    其余教授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可惜,我们不知道是退休院士还是国内实验室完成的…”

    “如果这个团队是华夏人的,那对我华夏药学领域,就是巨大的进步呀!”

    所有人心照不宣。

    罗永安放映完了word后,就回到了收件页面。

    “你们看!”

    一名教授惊呼道,“这邮件标题署名了!”

    大家闻声都聚精会神的看去。

    “洪都生物职业学院,苏尘。”

    罗永安刚刚拿起的老花眼镜,直接掉落在地上。

    “职…职…职业学院!”

    “洪都生物职业学院,这不是大专吗?”

    原本安静无比的会议室一下子炸开了锅。

    这几个字的冲击力,可比实验报告来的惊人的多。

    “这竟然,是一个大专生的研究成果!”

    一向稳重的聂元甲,把刚喝到嘴的茶叶喷了出来。

    什么几十人的研究团队?

    什么海外实验室?

    这明明是大专生呀!

    “一个大专生就能研发出解药?这绝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先不说数据,他哪里来的实验环境?”

    很快,洪都生物职业学院的介绍就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这所大专只有一个实验室,不过级别也就只够解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