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9章 两年后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
  朗朗读书声在晴空回荡。
  胡国坂城郊野五丈村西温泉山庄。
  又是一年冬。
  距离林潇潇穿越到这里已经快两年了。
  两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
  温泉山庄的正堂改成了私塾,十几个五丈村的孩子正在背诵《千字文》。
  这个年代还没有诞生《千字文》,林潇潇为了教孩子们识字就把《千字文》拿过来用了。
  之前因为文字不通闹出过笑话,林潇潇不想做文盲,于是想着法子跟村长学了这个年代的小篆,后来还托人进城高价买了竹简学字。
  林潇潇来自后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于是,林潇潇不仅自己学习,还提出教村民们识字。
  大部分村民几天热度后跑了,最后只有小孩子们坚持留了下来。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学习条件,林潇潇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孩子们练字用的小沙盘,写字用的木条和炭条,以及写字用的薄木片。
  这个年代文字大多写在竹签上,但是竹签很沉,制作也比较麻烦,不太适合孩子们使用。
  林潇潇就用木片代替。木片在写过字后还可以用来引火烧柴。
  每天一早,孩子们一起背诵三遍《千字文》,然后拿木棍在沙盘里练字,之后再用炭条在木片上写字。
  林潇潇会把木片收起来检查,就像批改作业一样。
  孩子们在下面练字,林潇潇在讲台上也在练字。
  仓库里有一套水写练字的工具,包括了毛笔、镇纸和水写布。用毛笔沾水在水写布上写字,会出现墨字,水干后字迹消失。水写布有使用次数限制,但足够林潇潇练字用。
  四十分钟一堂课。课时到点,讲台上的闹钟响铃。
  孩子们欢呼着放下炭条和木片。
  下课有十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
  林潇潇也起身活动一下四肢,然后回房换衣服。
  如今的林潇潇已经入乡随俗,上课时穿的是这里流行的深灰棉袍子。
  接下来林潇潇要带领孩子们去跑操,换上了便于活动的运动服。
  这个时候,孩子们也跑去更衣室换衣服了。他们的衣服是林潇潇请人特意缝制的,跟她的运动服样式相同。
  出发前每人喝一碗热姜汤,预防运动中受凉感冒。
  跑操的路线从温泉山庄到大路口,也就是小路上这二里地,来回就是四里。
  美丫跑在最前面控制速度,林潇潇跑在旁边注意着孩子们的情况。
  林潇潇喊着口号,孩子们齐声呼应。整个队伍很有一番气势。
  最开始跑步的时候,这四里地能拖拖拉拉跑上一个小时。
  主要也是当时孩子们普遍缺乏营养,身体素质不佳,跑不动。
  后来训练了一段时间,队伍慢慢变整齐了。
  林潇潇也不要求大家跑很快,控制在半小时就可以。
  跑完步,孩子们出了一身汗,身上也暖洋洋的。林潇潇便让他们分开去洗澡。
  温泉池旁边的屋子也改造成了浴室,分了男女两边。
  林潇潇爱干净,希望孩子们也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习惯。
  洗完澡就是营养补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