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1章 不速之客

      大雪纷飞的日子,五丈村来了不速之客。
  一位文士与一位剑客跌跌撞撞,互相搀扶着入了村。
  两人满身泥泞狼狈不堪,顶着风雪敲开了村民的家门,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村长家。
  这两人一个名文舒,一个名申吴,是胡国世子朝的门客。
  过了一会儿,村长家一番鸡飞狗跳。有人跑进厨房烧水做饭,有人外出找人。
  又过了一会儿,文舒和申吴简单洗漱后换上新袄,也吃上了热饭。
  为了招待贵客,村长特意让家人拆了一整只风干鸡。
  骨架拿来熬汤,肉放在锅上一蒸又香又鲜。汤里加了菌菇增鲜,软滑可口。黍饼用油煎两面,香酥可口。外加一盘油炒黄芽菜心。
  虽说只有一菜一肉一汤,放在这个世道的农家里,却是少见的奢侈。
  若非这两年村里境况改善许多,村长家也拿出这些来招待旧主。
  文舒自称文上大夫的孙子。
  村长没见过他,但他身上的令牌应该无法作假。既是文家来人,那便是村长家的旧主。
  文家没给过村长家恩惠,道义上来说村长可以不认他。
  但是这个年代,百姓对管家有着天然的畏惧和向往。
  村长几乎毫不考虑就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他。
  若是在都城,文舒可看不上桌子上摆的这些食物,可是现在......他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木碗,鼻头一阵酸痛。
  为了躲避郑军的追索,他们已经三天三夜没怎么吃东西了。
  坐在文舒旁边的申吴比他更没有形象,一手汤一手肉,巴咂巴匝地咀嚼,鼻涕眼泪都流出来也顾不上擦。
  文舒斜了一眼申吴,咕嘟嘟大喝一口,整个身体立刻就舒爽起来,然而他脸上的愁容却化不开。
  他为何愁苦?只因他们是从都城难逃来的。
  此话当从文上大夫,也就是文舒的祖父说起。
  当年文上大夫在朝堂争权失败被对家陷害,好在国公念旧只将文家贬为庶民,抄没了大部分家财后还给文家留了一点。
  在这个年代,离开都城就意味着离开了权力中心。文家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甘于平庸。
  靠着手里的积蓄,以及文家藏在暗中的钱财,文家依旧坚挺地在都城活跃着。
  其实文家赖在都城也是为了保命。
  文大夫主政多年,树敌颇多。一旦他家离开都城,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晓。
  多年折腾下来,文家的努力果然见效,把文舒这个孙子送到了世子门下。
  胡国世子朝是胡国公与郑姬唯一的儿子,将来必承国统。到时,文舒便有从龙之功,文家重入朝堂之日可期。
  近两年郑国公歇了战事迷上了炼丹,胡国终于可以松下来喘口气。
  今年郑国公还派人给胡国公送来了炼制的金丹。
  见了郑国的金丹,胡国公与众卿更是放下心来。
  滑国这几年有些蠢蠢欲动,国中正为此事烦恼。朝中商议后,把国中大军全部从郑国边界撤下,换到了与滑国相接的边界。
  此事已经过去半年了,大家相安无事。谁能想到突变就在三天前。
  郑军突袭胡国。
  由于边境无人,当胡国朝中知晓此事时,郑军距离都城只余十里。
  仓皇中应战,城中兵士不足三百,其余皆为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