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7章 第七章


    那小娘子再次开口,声音便染上了几分急切“郎君莫怕,这是我家郊外的庄子,恰好今日我出门踏青,见日头已晚,便歇在了这儿,我是刚刚发现你的,我没有叫旁人,你别怕。”她再次向元易伸出了手“我拉你,你别怕。”

    那是第一个向元易伸出手的人,他抓住了幼女纤细的小手,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的一线生机,他抓的很紧,那时幼小的心灵有了一个想法:我这辈子都不愿放开了。

    也许是小娘子的手劲大,也许是元易自身轻,他竟奇迹般的从里面出来了。

    有人提灯寻了来,小娘子叫他赶紧走,否则会被打的。他听了,他松手了,他离开了。

    他从提灯人口中得知,那是晏家的小娘子,晏燕。

    而后他遇见了魏昭,魏昭带着他四处示威,长安内无幼童再敢欺他,他阿耶又一路扶摇直上。

    从此,那个身子羸弱瞧着半无用处的小书生走了,留下了一个文采冠天下的元家郎君。

    有人说,元易之所以能够摆掉从前的怯懦,全然是因为魏昭。但是元易心中清楚,那是因为晏家小娘子冲他伸出了手,他才愿意去接受魏昭伸出的手。

    为什么……

    因为,他人生中的第一缕光是晏家小娘子。

    尽管这光不大,不强,只是微弱又微弱的澄黄的兔儿灯光,但却足矣照亮他。他在一片黑暗中前行,在那片黑暗中如饥似渴般一次又一次地去回忆那灯光,那是他万事万物的开始,是他元家郎君一文天下知的前提,或许……更是他此生挚爱。

    年少时……不……幼年时的欢喜,因为什么

    爱糖却不能食糖的人,会因为一颗糖。

    爱书却无书可看的人,会因为一本书。

    爱畅聊却无人陪的人,会因为一句话。

    而……

    向往光亮却一直身处黑暗的人,会因为一盏明灯……

    那是幼年所喜,亦是心中所喜,更是一生所喜。

    元易想,他要护着她,他不想看她受伤,不想看她难过,他想永远守着少女的笑颜,让她能提着兔儿灯再去温暖世上千千万万之人,哪怕……她心中所喜并非是他……

    与其让云凌亲口说出于她无意,不如让他来告知她。这样或许有朝一日她可想起,年少时,有一郎君会为了她愿学着女儿家去打探好友心中所喜。

    无论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还是言真意切的感激,只要她能提他,他便欢喜。

    若是晏家小娘子能在去普善寺拜佛时仔细瞧瞧挂满红绸祝愿的大树,她便会发现,上面有一张红绸,用着极为清秀的字体写着:

    “祝晏家小娘,年年岁岁建康无虞,岁岁年年欢喜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