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章 逛粮站

    何雨柱从工会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兴奋的跳了起来,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刚刚他去工会报名,工会的人全都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然后生怕他反悔一样,飞快的帮他做了登记,还一个劲的叮嘱他,登记了就必须参加,不然就是欺骗组织。

    等到何雨柱跑回后厨,牛大妈飞快的跑了过来,等到她听说何雨柱已经报名了,瞬间绝望的捂住了脸,她已经能够想象到,何大清拎着菜刀满厂子追杀她的样子了。

    跟牛大妈关系不错的几个大妈,也走了过来轮流拍了拍她的肩膀,全都一副你安心去吧的样子。

    下午下了班儿,何雨柱双手插兜晃晃悠悠的走出了工厂,一路左顾右盼的往四合院儿的方向走去。

    此时的四九城儿,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最高的楼房也不过四五层,满大街都是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看起来少了几分繁华,多了几分典雅跟历史的厚重。

    马路上也没有那么多的汽车,就连自行车也没想象中那么多,反而却有不少马车混在人流中,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何雨柱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胡同口的粮站,以前家里买粮食都是何大清负责,所以何雨柱的记忆里,对购买粮食的信息,不是非常的清楚。

    这可是事关肚子的大问题,所以何雨柱决定自己亲自去粮店看看。

    一进粮站,何雨柱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麦香味儿,一溜木制柜台的后面,堆满了一袋一袋的粮食。

    此时还有不少人在柜台前面排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红色的小本本,那是四九城居民粮食供应本儿。

    来买粮食的人,需要把粮本给负责收钱开票的工作人员,让人家检查一下,看你是不是附近的,归不归这个粮站管。

    如果不是这附近的居民,是不可以在这个粮站购买粮食的,而且你买了什么粮食买了多少要做详细登记。

    因为每个粮站的辖区有多少居民,都是有严格记录的,粮库会根据居民定量标准,每个月往粮站送对应数量的粮食。

    中间小数量的出入没关系,一旦某个粮站的粮食有大量差额,就会引起关注,会有衙门的人来调查。

    比如你家粮本定量是每个月一百斤,你却每个月都买三百斤,那你就完了,会被带走调查,说清粮票的来源。

    何雨柱兜里一分钱都没带,只是站在粮站里面看了看什么情况,又看了一眼门口小黑板上写的粮价:

    “棒子面每斤一毛,高粱面每斤一毛,白面每斤一毛八,大米每斤两毛三。”

    看着小黑板上的粮价,何雨柱突然觉得自己家里那80块钱,也算是一笔巨款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让自己跟妹妹饿肚子。

    从粮站里出来,何雨柱也就没在去别的地方逛,而是选择了直接回家,他还得回去给妹妹做饭呢!

    何雨柱到家的时候,四合院儿里的人差不多都到家了,各家都在门口做饭,吃的几乎都差不多,棒子面粥配窝头咸菜。

    碰到有今天改善伙食的家庭,炒个菜吃个白面馒头,那下巴都能抬到天上去,这要是在咬咬牙炒个鸡蛋,那就更不得了了!

    那得端着碗用筷子把鸡蛋打的震天响,恨不得让全四合院儿的人都知道,他们家今天吃炒鸡蛋了。

    何雨柱今天出门没带钱,所以回来的时候也没有买菜,但他实在不想啃窝头,最后绝定和面擀面条吃。

    家里没肉没酱也没关系,何雨柱打算做炝锅面吃,既简单味道又好,可是等何雨柱擀完了面条才发现,满四合院儿竟然连一颗大葱都没有。

    他刚刚还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后世呢,平房谁家门口还不放几颗葱?结果等到需要用了才想起来,这个年代葱蒜也要票,而且一般人还没有,只有孤寡老人偶尔会发一些。

    吃炝锅面不能没有葱,何雨柱琢磨了半天才想起来,聋老太太家里肯定有葱票,于是又兴冲冲的跑去了后院儿。

    何雨柱一进后院儿,就看到聋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晒太阳,看到何雨柱来了,连忙伸手把他给招呼了过去,然后关心的问道:

    “傻柱子~我今天听他一大妈说,你爹昨天跟个寡妇跑了,把你跟雨水两个人给仍下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