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十一章 好人啊!

    《乡村教师》的篇幅依旧跟前几篇小说一样。

    众人接着往下看去,当看到李老师死去之后,村民连棺材钱都不出,还是孩子们自己将他埋葬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动容。

    这篇文章……

    网友们没有心情接着讨论,只接着往下看去。

    ……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什么?!”旗舰上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

    “真的是每秒1至10比特,我们开始也不相信,但反复核实过。”

    “上尉,你是个白痴吗?!”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进行信息交流,并且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听起来象神话。”

    “不,”参议员说:“在银河文明的太古时代,确实有过这个概念,但即使在那时也极其罕见,除了我们这些星系文明进化史的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知道。”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一个早已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很生僻,在一般的古词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

    ……

    当网友们看到这里,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陈牧的这篇文章实在是太过让人震撼了,就这么短短的几万字,已经让他们起了不知道多少鸡皮疙瘩。

    也有人联系到了刚刚发生的事情。

    陈牧是为了那些扎根在乡村的老师们么?

    “太感动了!”

    “有人说陈牧的小说不够科幻,我想说陈牧用科幻的手法,用一个高远的时交,审视自身,难道这就算不上科幻么?”

    “刚高考完,看完这篇文章,我决定去当老师了,也许我没办法像李老师那样将一辈子奉献在教育岗位上,但我永远会记得这些老师们的奉献。”

    “人活着就是要看看这个世界,李老师是这样教育那些孩子的,新闻里的老师也是这样。”

    “在我心中,这是最好的短片科幻小说。”

    “我最喜欢结尾的那一段话,他们将活下去,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收获虽然微薄,但确实存在希望。”

    “牛犊子的文笔变得更加老练了,很喜欢。”

    “九零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应该都会感同身受。”

    评论区满满的都是网友们的感受,再没有之前那样满屏的“牛逼”,但这次小说带来的震撼却远不是之前几篇小说所能带来的。

    陈牧相信,大刘的文章是真的有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但一些扎眼的评论却怎么也没办法逃过去。

    “蹭热度?人家叫李老师你也叫李老师?”

    “文章写得不错,但吃相太难看了,蹭这种热度你怎么不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