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转贴】给对对联有兴趣的朋友

    对联之法无非两要点:立意与对仗。

    一.立意应新、特、高。

    立意是对联的灵魂、精气。立意应力求新、特、高。新,就是要通过对联给人以新认知、新理念、新哲理,令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回味无穷,深受启迪。相信大伙都能理解,不用多说。

    二.要力求对仗工稳。

    对仗是对联的重要艺术特征,对仗工整是创作和欣赏对联作品重要标准,对联的对仗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对联的句式不限,可上下联各一句,也可各二句、三句或者更多;各句的字数可相同,也可不等。但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对称句的字数必须相同;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对联的立意应相互呼应。也应为三字或四字。由于立意在对联中的作用特别重要,所以立意新奇和高雅的对联很难对,但又必须上下联立意相互呼应方能成联。

    5、联文格式的必须对仗。对联中有的联文格式奇特多变,种类繁多。分几种

    回文联。可正念,可反念。如: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嵌字联。有的是明嵌,有的是以谜语形式暗嵌,有的是将所嵌的字折开嵌入联文。

    叠字联,有的是两字重叠,有的是多字重叠。如山海关名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联如何嵌、如何叠,下联亦应如法炮制。

    添字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等等……联文格式名目繁多,就不例举。

    6、上下联平仄应力求对仗,原则要求上下联所有相对应的字都平仄相反,上联为平,下联对应字为仄,反之亦然。平仄古声和新声不同,要求一联之中统一,一古均古,一新均新,不可混用。

    由于多数朋友对平仄之法不甚了解,(其实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平常对都凭直觉语感,并不会去深究)所以重点说下:

    在对联中,平仄律犹如它的双腿,一平一仄,就像人左右脚走路一样,要保持平衡才好,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平,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仄,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因为按照四声原理,入声字与平声字的音频相差甚微,而平声的谐乐范围都在入声的谐乐范围之内,所以,到了元代以后,在北方入声逐渐消失,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之中,平声又分出阴平和阳平两大类,后逐渐衍化成近代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人们将它称为新四声,凡声调为阴平、阳平(指标准拼音一、二声)的称为平声,凡声调为上、去声(即标准拼音三、四声)的称为仄声。

    由于平仄要求过严,有时影响诗和联的立意。所以在律诗中对平仄的要求已有所松动,如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一句诗中第一、三、五字的平仄不合可以放宽不究。就是二、四、六字平仄不合也可采取拗救之法救治。就是说,第一字、三字、五字可平可仄(按规矩对当然更好),第二字、四字、六字必须按平仄格式对出,否则,便犯了孤平的错误。

    另外,对联要避免“三同调落脚”,即上联用三仄声收尾,下联三平声收尾。总之,“失替”、“失对”、“同声收尾”、“上平下仄收尾”(即上联尾为平,下联尾为仄)、“三同调落脚”都属于影响对联节奏美的失调现象,初学者应该尽量避之。

    说了这么多平仄之法,再说说我对平仄之法的看法

    广大人民群众贴在家里门窗之上的对联,从内容上要求顺心合意,在形式上也只要对仗基本合格就行,很少刻意去计较平仄。在讲究平仄登峰造极的时代,古人对对联平仄的对仗尚且要求宽松,不以平仄影响立意,以文害义。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也应与时俱进,放宽对联平仄的对仗要求。不要把平仄的对仗作为评价对联的主要标准。

    因此,懂平仄的人可以去写阳春白雪的平仄对仗工稳的对联,但也应准许大多数的不懂平仄对仗的民众写不甚讲究平仄的对联之自由。

    如果用100分来评审,对联的前五种对仗可为一个基础分数段,共60分。这五种对仗如有一种不合,就不算对联,只能得零分,五种俱合就基本算是对联了,可得60分。平仄对仗为一个分数段,共10分。也就是说六种对仗全部都合格,最高分也只能得70分,对联还不能上良好的台阶。立意为另一个分数段,共30分。只要前五种对仗合格,加上立意特别好,也可得90分,进入优秀台阶。如果加上平仄合格,则可得满分。

    个人觉得以上这种评判方法绝对了些,应该视具体情况灵活些。关于平仄我觉得不必过于深究,但也不能失去了底线,我认为这底线就是要至少念起来不是十分的拗口。

    文绉绉说了一大段。下面来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大伙一同赏析一些趣联妙对,看他们的对仗之法。

    80年代初以前出生的同志,想必还记的90年代初的一部关于对联的电视剧叫《联林珍奇》的吧。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林大秀的对联高手从小聪明调皮到长大金榜题名的故事,里面有很多好联。对联出自民间,所以应该和具体事物场景结合起来。有些对联和具体事物场景密不可分,脱离具体事物场景就会不知所云。我举些《联林珍奇》里的好联,这样还可以通过具体场景来体会。具体内容记的不是很清楚,只有些片段。当然好多对子都是其他地方来的,只是编剧厉害,把这些都编到故事里了。

    林大秀小时调皮捣蛋,惹恼古板的私塾教书的石先生,石先生便出对要他对,对不上就罚他,刚好石先生看到窗外有只公鸡,就拣快砖头扔出去,砸死鸡,

    然后出对:细羽家禽砖后死,

    林大秀答:粗毛野兽石先生。

    此对对仗极为工整,完全符合上面所述对仗之法的第三点。细羽对粗毛,家禽对野兽,砖对石,后对先,死对生。可谓既工且稳,然而从立意上却不同通,但放在此环境中,却极妙,骂的石先生气的说不出话来。(所以说有些对联离不开具体环境)结果可想而知,林大秀被学校开除。

    还有就是林大秀被迫害时,讽刺县官的一个藏尾联是: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忠孝仁智礼义廉

    一二三四五六七(忘了八,就是王八)。忠孝仁智礼义廉(少了耻,就是无耻)。骂他王八,无耻。

    还有个豆芽店门联:

    长(zhang)长(c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chang)长(zhang),

    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说的是豆芽要长(chang)长(zhang),长(zhang)长(chang)。

    林大秀考试落榜,他对头何居正中了状元,出对戏他:

    林大秀,大秀真大羞,白面书生落虎榜;

    后来林大秀发现他与后宫的一个娘娘有染,便对了下联:

    何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状元卧龙床。

    由他的老师呈给皇帝。结果何居正伏法,皇帝见他有才便想让他做官。金殿上出对考他:(此对极佳)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林大秀对: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四季对四方,四花对四星--启明(星),长庚(星),箕,斗,(二者为宿名)皆为星宿名称,且在天上出现方位与联中相符。君对臣,摘星手对探花郎,也算绝对矣。

    里面还有许多好对,俱是对仗立意极佳的。具体情节记不的了。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搂千古,江流千古;

    映月井,映月影,映月井中映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嵌字联,音韵联)

    (“映月井”也有作“印月井”者,但我个人觉得“映”字意境更高)

    望江楼和映月井皆为戏中出现的实景,即戏里有一座望江楼和一个映月井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鱼,目鱼,比目鱼,

    兽,角兽,独角兽。(添字联)

    门对千根竹(门对千根竹短)(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家藏万卷书长)(家藏万卷书长有)(添字联)

    有人考林大秀,先出五字联,他也对五字。后来又加一字,又加一字,他都照对。厉害。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顶针)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嵌字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拆字联)(绝对)

    琴瑟琵琶,四乐器。魑魅魍魉,四鬼魅。

    写了一个晚上,累死了,后面的就不在罗嗦了,大家自己体会。(2005-8-286:44,天都亮了,又是一个通宵。)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嵌字联)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雨雨风风,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

    水冷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全宝盖头)

    远避迷途,退回莲迳返逍遥。(俱走之底)同偏旁联

    提锡壶游西湖,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擎酒碗过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此对本坛子好象有人出,呵呵)

    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叠音联)

    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需梅(媒)。(谐音联,双关联。林大秀讨老婆时用过,他是自由恋爱,没有媒人)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翰贴翰林书。(谐音,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洞中洞隐龙。(回文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来水连天。(回文联)

    等灯登阁各攻书,

    移椅倚桐同赏月。(谐音,叠音联。林大秀读书的时候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