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十九章 左大人要做毛呢生意

    “是因为胡光墉的关系,他与我们在上海分行的行长丁晓雨颇有交情,大概也听说了我们大商轻工给那几大家制作的织毛机和整染机很受欢迎,所以才找上门来。”

    王一对左宗棠的印象可好于现在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不管后世那些人怎么给李鸿章漂白,王一还是觉得这货就是一王八蛋。相比之下,他对左宗棠的印象却很好,去除历史的局限,这人算得上一个英雄!当然,英雄不见得会做生意,所以在办兰州机械呢子局就以失败告终了。

    “左大人保家卫国,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给胡雪岩发个消息,说我们愿意做这笔生意。”

    王一的反应大出李御珍的预料之外,这事他的意思是能不管就不管,毕竟李鸿章这货和左宗棠不对付,万一和左宗棠做生意,让李鸿章那边有了误会

    “董事长,这事您还要三思啊!”李御珍皱眉道。“朝堂上的事情可不好说。”

    “什么意思?”

    “李大人和左大人”

    “湘军和淮军闹矛盾是吧!”

    李御珍点点头。

    王一此时却把桌子一拍,骂道:“这笔生意我还就做定了,他李鸿章有本事就派人来奉天抓我。到时别把我惹急了,小心我亲自上门狙死他!”

    李御珍知道王一的脾气,既然做了决定,自己执行就是了,说来他对李鸿章也没有丝毫的好感。

    1865年浩罕国的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来1871沙俄人又来武装强占伊犁,到了1872阿古柏在新疆各地悬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旗,并发行货币。清廷内部为此爆发了激烈的争论,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张海防,放弃塞防。左宗棠则表示异议,认为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会遭到英,俄渗透,所以力主平叛新疆。单这一点上,就让王一对左宗棠好感倍增。

    过了半个多月之后,李御珍在码头上等来二人,其中一人年纪在五十多岁,眼内精光四射。另一人年轻些,个头不高,典型的南人长相。那两人下船之后,李御珍连忙迎上前去。

    “在下是大商银炉的总经理,李御珍,敢问二位可是雪岩兄和云亭兄?”

    两人先是一愣,然后上下仔细地打量起李御珍来,旋即才道:“原来是御珍贤弟,丁贤弟经常在上海提及你。哦,这位就是筹建中的兰州机械织呢局的总办,赖长赖云亭。”

    双方互道久仰之后,李御珍给手下人打了招呼,之后三人上了西洋马车。

    这里介绍一下,胡光墉就是胡雪岩,清末有名的官商,先开银号,之后为左宗棠的湘军筹备后勤补给。1866年主持福建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之后,他是上海采运局局长,依然在为左宗棠做事。大概在1872年左右,他借内外债一千两百余万量,依仗湘军权势,在江,浙,湘,鄂等地开设当铺二十余处,又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在杭州开庆余堂中药店,同时还经营丝茶出口贸易。1882年,他在上海开办了蚕丝厂,其后耗银2000万两,高价收购国内蚕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1884年,他因为受到李鸿章和洋商的合力排挤而破产。到1885年,郁郁而终。

    说来他走的路到和王一最初跟张家的提议很像,都是进行垄断贸易。不过与胡雪岩不同,张家选择的是东北粮油,而且主要是进行内销,但老胡的蚕丝却是在进行外贸。其次粮食毕竟是粮食,人不吃会死,但蚕丝相对来说就没这样的属性。再加上接下来几年,大清天灾连连,导致粮油价格飞涨,所以以泰安为首的东北粮油垄断公司都是赚的钵满瓢满,利润丰厚。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营口有粮油价格联盟建立的粮油期货市场,虽然都是人为在背后炒作价格,不过还是有一个借口和门面存在。而胡雪岩在王一看来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分量,摆明了和洋商对着干,虽然其中参杂着爱国主义情怀,不过实属不智。

    另外在介绍一下赖长,此人了不得,在洋务运动中,少有的大本事人。赖长,字云亭,广东人,1866年时,因为在福州船政局表现良好,而被主持船政局的左宗棠看重。他本来是林则徐的女婿闽浙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属下,因为仿造洋枪洋炮有功,被当时的闽浙总督英桂保举成了副将,并且进入福州机械局制作枪炮。1872年,他被左宗棠调到兰州制造局工作,后来也算成绩斐然。有人曾说,当时兰州制造局出产的枪炮,甚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点王一持保留意见,不过兰州制造局为评定阿古柏叛乱,却是居功至伟,单这一点就足够他名扬史册了。1878年,左宗棠开始筹办兰州机械织呢局,赖长就成了总办。又因为胡雪岩的牵线搭桥,今天才到了营口。

    说实话,他对此趟出行是充满疑虑的,心中不免在想,大商是谁?真的有本事生产我们需要的机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