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五章(下)

    关于这个伤痕说来有些话长,长到我要追溯到苏辰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父亲。

    苏辰的父亲一直是个神秘的存在。其实推而广之,“父亲”这整个族群对我和苏辰而言都是陌生而遥远的存在。我曾经还一度以为家庭里最主要的成员就是母亲和孩子,“父亲”应该跟保姆一样,有的家里有,有的家里没有。直到那一天,我看见了苏辰的父亲,我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那天放学难得没有架局,于是我背上书包就往家跑。跑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几辆车围在我们单元门下,那几个人穿着黑衣黑裤,并且齐刷刷地戴着墨镜,虽然扮相很酷,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那天是阴天。

    周围有很多大妈大婶在看热闹,我循着他们的眼光看过去,苏辰正站在院里的梧桐树下和一个男人激烈争执。

    那是一位高大挺拔的男人,穿着中长大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我正寻思着那得用多少发胶啊,苏辰已经转头看见了我。

    他一怔,与他争执的那个高大男人也看见了我,他犀利的目光扫过我和苏辰,突然在苏辰耳边说了句什么。苏辰脸色一变,深深地看他一眼,朝我走来。

    我背着书包站在人群之外,忽然觉得惊慌无措,那个男人强势而突兀的存在一下子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与绝望,我敏锐地嗅到了别离的气息。

    事实证明我的嗅觉果然是灵敏。那个发胶大衣男,正是苏辰的父亲,而他是来接他儿子的。

    苏辰不顾周围人的阻拦,两步走到我面前。他静静地看了我大概五分钟,在这漫长的五分钟里,有一片梧桐叶子被风吹落掉在了我的头发上,苏辰轻轻地把它拂开。

    我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笑道:“那是你爸?你们真像。”

    苏辰点点头,看着我不说话。

    我又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力图笑得更开心点:“当然,你和你妈也挺像,你们一家都挺像的。呵呵。”

    我笑完了后发觉气氛仍然很僵硬,那两声呵呵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垂下头用脚搓了搓地上的梧桐树叶,问道:“……你什么时候走?”

    “马上。”苏辰拢了拢我的头发,深深地看着我:“叶轩,相信我,我会回来。”

    苏辰的离开毫无征兆,这使得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法适应。好在那个秋天的小少年们似乎特别躁动,三不五时地就找我碴,而没有了苏辰管辖的我更是疯得无法无天,再加上我妈和苏阿姨那段时间也特别忙,于是我丝毫不理会苏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谆谆教导,几乎每天都要跟那些野小子们干上一架。久而久之,我成功成为了小区里孩子们的官方反面教材,大妈大婶们看我的眼神都带着股统一的咸鱼味。

    那天隔壁的小胖第三次戳破了我的自行车轮胎,我十分愤怒,约他放学后在xx街“解决”一下这个事情。谁知那天下午英语老师的孩子拉肚子,于是我们很嗨皮地早放学两个小时。我早早地来到决战地点,正准备先吃个面包补充点能量,就听见背后的巷子里一阵挣扎打斗声。

    我把面包塞在嘴里,蹑手蹑脚地绕过去,刚一看见里面的景象,脑子顿时“轰”地一声。

    里面几个人操着木棍的,拿着匕首的,甚至还有提板砖的,明明是些过时得不能再过时的武器,却生生造出了最血腥的场面。

    而站在那血腥场面的中央,正勉力抵抗的,是苏阿姨。

    我的面包一下子噎在嗓子里,不由自主地咳了出来。这一声咳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苏阿姨看见我时声调都变了:“小轩!快跑!”

    面包噎得我难受,整个脑子都在充血的感觉。我趁着那几个人还在愣神的功夫,一下冲到苏阿姨面前,拉起她就往旁边跑。幸亏我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对周边地形还是比较熟悉的,我记得这巷子后边有一堵围墙,翻过去就是大街了。

    苏阿姨估计是被打伤了腿,跑得很不给力。我拉住她的手出了一手心的汗,整颗心“咚、咚”直跳。

    后面的人只有一刹那的愣神,随后很敬业地开始追我们,几下就接近了。苏阿姨掰我的手:“小轩,你先走,报警!”

    我咬紧了牙不说话,我怎么可能把她一个人扔下。

    跑了没几步,我们顺理成章地被追上了。

    苏阿姨拼命把我护在身后:“不关她的事,你们别找错人!”

    我想坏了,这时候怎么能跟他们讲道理,知识分子的脑子当真不转弯。果然那几个人冷笑一声,抡起武器就哄上来。

    我的脑子一片混乱。这场架的级别显然超过了我以往参加的任何一场,且带着浓重的血腥气息。我害怕极了。那些狠命的木棍和寒凉的匕首在身边一下一下划过,尖叫挣扎成为最恐怖的背景音乐。

    有木棍不断落在我的背上、肩上,锋利的匕首划破了我的手臂……我在混乱中竭尽所能地挡在苏阿姨面前,然后又被苏阿姨的手往她身后扯。场面越来越混乱,我的头脑一片空白。

    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护着苏阿姨,我要帮苏辰保护他妈妈。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到底还是没有护住苏辰的妈妈。

    苏阿姨最后扑在我身上的时候,一只匕首从她心尖上穿透。血滴在我冰凉的脸上,我只来得及听见她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