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53章 老仿

    “难道你就这么看好这件玉壶春瓶?”阿三似乎有些不太相信地打量了贾似道一眼。【全文字阅读】

    “不是我非常的看好这件东西。”贾似道琢磨着说道,“而是说,你要是不要的话,我可以以比较低的价格,把它给收上来。”一边说着,一边再看向阿三的时候,神情也是有些揶揄。不过,贾似道的内心里,还是比较确定这件玉壶春瓶的成色的。只不过是因为出现“修补”的迹象,所以感觉在收藏上,价值不是很高而已。

    不过,若是贾似道准备收上来之后,再出手的话,想必还是可以赚到不少的钱。

    古玩一行就是这样,不是你去骗人,就是你被人骗!把一件“老仿”的东西,出售给一些古玩市场上的愣头青,或者就是所谓的新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既然要玩古玩收藏,凭的就是各自的眼力。

    贾似道可不会直接的告诉阿三,这件东西是属于“修补”过的,毕竟,即便是贾似道说了,阿三也不一定就会相信,难道贾似道还能用自己的异能感知去向阿三证明?

    “哎……”阿三却是叹了口气,小声说道,“我只是觉得有点奇怪而已,似乎这件玉壶春瓶的模样,有些不太应该是这个样啊!”

    “不是吧?”贾似道有些疑惑地问道,“你看出哪里不对头了?”

    “我也不太说得准吧,就是一个感觉。”阿三说话间,看上去似乎是有些敷衍。而边上的贾似道,却是不会认为,阿三是故意的想要隐瞒些什么。有时候,在古玩的鉴定中,终归还是需要依靠一个行家的直觉的。倒不是说,所有的古玩,都是必须要依靠着直觉,才能判定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古玩,都能依靠着书上的知识,就能完全的判定下来!

    一个人的直觉,不一定就完全的准确。但是,有了不好的直觉之后,还肆无忌惮的开价出手,那就是傻子了。

    贾似道看了看阿三,琢磨着,是不是因为玉壶春瓶修补过之后,并没有出现什么差错,但是,又因为的确是修补过的,这对于一个在瓷器上非常有见地的行家而言,过于完美,也是一种怀疑!

    贾似道唯一还不够肯定的就是,以阿三的眼力,似乎不应该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啊?要知道,即便是卫老爷子,也不一定在鉴定瓷器上,有如此这般的见地呢。

    “对了。”贾似道忽然一拍自己的脑门,对着阿三说道,“你是不是觉得,这件玉壶春瓶上的侵蚀痕迹太过明显了?”这可是贾似道在最初看到这件玉壶春瓶的时候,自己的脑海里也产生的疑问。这会儿,见到阿三皱着眉头思索着,倒是让他好奇的询问了出来。

    “对,对,对,就是这么个原因。”阿三眼神不由得就是一亮,说道,“我说呢,怎么老是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敢情是侵蚀痕迹的问题。”

    既然两个人都找到了原因,那么,接下来的决定,就很容易下了。

    说白了,这次的这件玉壶春瓶上的侵蚀痕迹,咋一看去,的确是非常的显眼,很容易就让人想到,这是出土的古瓷器。不过,正是因为它的品相,而它的侵蚀的痕迹,又太过的深刻,阿三的心中才迟迟的不能确定下来。

    相对来说,一般的出土文物,尤其是瓷器这般类型的,按通常的规律,也是分成两种的。其一,就是宛若新瓷。比如,在出土之前,地下环境非常的优越的话,那就不会粘上很多的泥痕。如此一来,侵蚀的痕迹,就非常的稀少,甚至于是没有了;而如过有泥痕的,则说明在地下之时,就已经是受到泥土的包围很长时间了。

    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有一些不规则的侵蚀痕迹。

    这也是因为,在厚重的泥土的包围之下,会形成一定的“土锈”。

    现在的这件玉壶春瓶,如果在年代上没有问题的话,肯定是属于元末明初的了,距今少说也有个五六百年的。如此长的时间,埋在地下,侵蚀的痕迹,说不多的话,那肯定是假的,除非是从完全没有被破坏的古墓中挖掘出来的。

    但是,若是侵蚀的痕迹太多了,又显得太过做作。

    贾似道提出的,一行人到后院这边走走,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未尝就没有想要看看出土瓷器的原先的埋藏的环境的意思。既然都是在自家的后院里的,从现场的观测来看,这样的一个地方,的确是很有可能,挖出一些先辈们埋藏的古玩来。而且,这自己后院的地下,其自然环境,泥土的潮湿程度等等,肯定是连被盗掘的古墓,都还要有所不如了。

    能形成玉壶春瓶上的厚重的侵蚀痕迹,也是理所当然。

    这会儿,阿三再联想到贾似道刚才的时候判断的这件玉壶春瓶是属于“老仿”的东西。这种可能性,突然的就增加了几分。

    所谓的“老仿”也是行家口中的“老东西”的一种。意思就是说,东西不是现代的人所制作出来的,但是,和东西的品相上所显现出来的年代,又有着一定的距离。比如说,这件玉壶春瓶,其器型是属于元末明初的,但是,东西可能是清朝或者民国的时候,一些瓷器制作者模仿元末明初的玉壶春瓶而制作出来的。

    这样的东西,到了今天,自然还是有些收藏价值的。而且,只要是仿制的瓷器,品相完好。甚至于是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其价值,甚至都有可能于元末明初的真正的玉壶春瓶呢。就好比是清代的官窑中的一些精品,像有些乾隆年间的仿制的明代的一些官窑瓷器,在价值上就丝毫都不比明代瓷器来得少!

    当然了,如果是民窑的“老仿”,在价值上,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了。跟前者比起来,不管是在工艺上,还是在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上,都是大有不如的。

    就好比是现在这年头,民间的一些制作瓷器的人,仿制一些古代的瓷器,拿到市场上来,就是属于仿制品,企图以假乱真。但如是这些仿制的瓷器,经过了几百年,乃至于是上千年的时间之后,依旧是完整的留存了下来,那么,在价值上,自然而然,也就非常的客观了。但是,这些民间的仿制品,总不能和一些现今时代的精品瓷器,相媲美吧?

    贾似道和阿三一起,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大伙儿也不好在后院这地方讲价,便和胡姓男子等人一道,回到了屋子里。

    在路上,贾似道透过眼神,询问了一下阿三的意思,是不是要拿下那件玉壶春瓶。毕竟,这一趟前来看货,是小马先找的阿三,三人之间,自然是以阿三为主了。若是阿三自己放弃的话,贾似道倒是可以插手。若不然,贾似道也不好意思明着跟阿三抢不是?

    阿三微微的眨了一下眼睛,贾似道顿时就明白过来。

    归根结底,阿三还是比较看好这件玉壶春瓶的。无非是先前的时候,被上面的侵蚀痕迹给吓到了。不过,查看了胡姓男子后院的地形时候,阿三倒也是能做出判断,这件东西,再不济,也应该是件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老仿。

    价值没有元末明初的真品玉壶春瓶来得高,却也可以尝试一下,跟胡姓男子询问个价格。若是合适,阿三自然不会放过捡个小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