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5章 村庄CBD

    刘英子提着饭盒,焦急地走在杂草丛生的小路上。

    远远地,迎面就看到祖孙俩一个推着自行车,一个光着手边走边跑,赶紧迎了上去,“跑什么呢?爸。”

    “妈!”杨小莲笑嘻嘻地扶着膝盖,“妈,我今天认了个比你小许多的大舅,还认了一个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大姨。还死活不放我们走,要留我们吃饭,我们没吃,赶紧跑了。”

    刘书记喘着粗气把自行车递给女儿,“刘老舅按咱们那边的辈分跟我是平辈,他爸在村里我喊叔,以前他爸跟那个部队医疗队还是我介绍的,好多年没有来往了。按辈份他的两个儿女,小莲就得喊大舅大姨。死活要拉着吃早饭,我们赶紧出来了。”

    “幸好我们跑得快,要不然今天早上就出不来了。”杨小莲接道,“妈,你是没看到,大外公家许多药草,他家屋里有一个大柜子,大柜子上许多抽屉,里面全是药。”

    “原来还有这一层关系啊,我还不知道。”刘英子倒也没有特别惊讶,在农村里面这种亲戚连亲戚老乡连老乡的也常见。“再怎么样你也不能跟着孩子胡闹呀,你看你都多大年纪了,还跑起来了。”边说边瞪了女儿一眼。

    杨小莲哈哈一笑,继续沿着小道往前跑去。

    “你慢一点啊。”刘英子在后面喊,“好一点就跟皮猴子一样。脚上鞋哪来的?”

    杨小莲掂掂脚,脚上穿着一双半透明的旧凉鞋,鞋带子有胶烧化烫融的痕迹,但是不影响穿着。“便宜大姨给的,大姨还给我扎了头发。”刘珍死活不让她妈妈帮忙,杨小莲要是真的小朋友,非得哭给她看,头发梳掉好几根。

    “刘珍的鞋她穿不了了,可能是很久之前穿的,确实穿不了了,从那个旧货堆里翻出来的。”刘书记道,要不然他也不能让外孙女拿。

    快要走到大道的时候,三人找了个地方就餐。

    杨小莲伸头看看外公打开的饭盒,里面是红薯粥,加了一些咸菜。

    刘英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报纸包着的东西,打开,原来是一块发糕。递给父亲。

    刘书记看了一眼推走了,“给小莲吧,小孩子长身体,现在在打地基,这个地基要打好。我就喝点粥就行了,配点咸菜红薯再好不过了。”

    “爸,你吃吧,等下还要上班。小莲我等下再买一块。”刘英子又给递过来,发糕就是给父亲买的,小孩子晚上回去多吃点饭就行了。

    刘书记接过发糕,直接递给了外孙女,“小莲替外公吃了。”

    “好咧!”杨小莲接过,毫不客气的大口吃掉。香,糯,软,太好吃了。三十年前的东西就是纯啊。

    “你看你这孩子,一点也不客气。”刘英子瞪眼责怪道。

    “吃一个发糕也要推来推去的,我觉得我们好可怜。”杨小莲毫不客气地吐槽。

    更何况接了,被说不客气,不接,还有可能被说扭捏不够大方。上辈子这种事又不是发生的一次两次。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一点也不听话

    。”刘英子被噎了一下,什么时候女儿变得这么爱顶嘴了。

    “好了,好了。你也不要怪孩子,我觉得她说得没错。”

    “爸,小孩子不能惯…”

    刘书记一个眼神过去,“我以前也是这么惯着你的。”

    刘书记虽然觉得外孙女说的话有些不好听,但是仔细想一想还真的是有道理的,要是一个家庭长年都是用吃一块普通的米糕要不要礼让来作为孝顺听说的标准的话,这个家庭也太无能了些。

    仲夏的清晨,街道上一片繁华,虽然比不上几十年后的摩肩接踵,但也是人来人往。

    街道一旁的小饭馆、一早支着摊子卖面点的小贩、一大早挑着农产品到这边来卖的农民、步履匆匆赶着上班的人群……

    青菜、红薯、葱姜蒜……

    鸡鸭鱼肉……

    原来这个时候村集上就这么繁华了,自己上辈子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是了,上辈子孩提时代根本就没有去过村集。

    姐妹三个在读高中以前出去最远的地方就是小学和初中的学校,再就是几个亲戚家,而且去的都非常的少。去集上,有可能要花钱,去亲戚家,人去多了,人家小孩也得来,还是浪费。

    老杨家但凡能见点世面的事情,能捞着点好处,就带着两个孙子去了。姐妹几个对村集都很陌生,更不要说什么镇市了。这也导致姐妹三个看到生人也都不怎么敢说话。

    杨小莲后来做销售,都比别人做得慢,每一天对社恐而言都是可怕的一天。

    父女孙三人在街道中心分别。

    刘英子回去跟老板继续排队交公粮。

    杨小莲拉着外公的车后座,往外公上班的地方走去。

    街道两边都是低矮的房屋,倒没有看见茅草屋了,全是一层的大瓦房。

    杨家庄现在大部分还是低矮的土坯草房,半瓦房,所以像老杨家那样有几间细瓦房都是村里的富户了

    正好是早上上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