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十六章 心思

      荣国府。

  王熙凤和贾链住的大院中。

  本来,王熙凤作为邢夫人的儿媳妇,是要在邢夫人跟前服侍的,叫“站规矩”。

  可邢夫人在府里没有任何实权,身份低微(普通庄户之女身份低微,青楼之女则是身份低贱,低微但不低贱,比贾琮的生母说出去要好听许多),又不得老太太的喜,跟着她“混”,没有任何机会,反而会让老太太厌烦。

  况且,王夫人是王熙凤的姑姑,比邢夫人要亲近的太多,更何况,王夫人在老太太那有一些体面,老太太比较满意她。

  王熙凤出身也算是名门望族,看不起小家小户出身的邢夫人,从嫁进贾府到现在七八年了,从来没有在邢夫人面前立过规矩,加上她泼辣的性格,又得老太太喜爱,邢夫人也没办法,从来不敢和她不闹。

  王熙凤是何等的精明,知道这个家现在以及未来的当家人是谁,一开始便“投靠”到了二房,又和李纨一样在贾母跟前侍奉,最会说话,办事利索,一张巧嘴总能恰到好处的讨老太太欢心,渐渐的比二房大媳妇李纨还要讨老太太的喜爱。

  又仗着娘家的势,在贾府里可以说是混的如鱼得水,两府里人都要给她三分面子,连东府的贾珍都不敢轻易招惹她,无它,这凤辣子撒起泼来“六亲不认”,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闹到贾母那求做主。

  王熙凤“叛变”了,作为“嫡系”的贾链也不能无动于衷,只好一起“上了梁山”。

  你还别说,贾链从大房“过继”到二房后,日子过的就舒坦了很多很多。

  因为之前贾母不喜欢贾赦和贾链的缘故,所以那几年他过的很艰难。府里大事小事都在二房那里管着,包括“资金链”,他堂堂荣国府大房长孙,混的比他那些公侯府邸的狐朋狗友还惨,手里没个进项,一个月月份也就二两银子,逛趟青楼都不够。

  平日里和那些狐朋狗友出去吃喝玩乐都是他们掏银子,别人表面上不说,内心里却没几个瞧得起他,可也没办法,贾链的出身太硬,开国元老荣国公的嫡系玄孙,仅这名头,就足矣让很多人仰望。

  手里没银子,干什么都不硬气,出去玩的,没银子算怎么回事?

  贾政不好俗物,贾母之前让他管着外面那些庄户和商铺每个月的进项,杂七杂八是事情很多,这让贾政烦不胜烦。

  贾链投靠到贾政“麾下”后,贾政就顺势把外面那些大大小小的事全交给了他去处理,贾链在这方面倒有些能为,不负贾政的厚望,大事小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贾政很满意,贾母也没有再说什么。

  王熙凤则从王夫人那里拿到了管理内宅和银房的权利,夫妻二人自此在贾府里“一步登天”。

  有了肥差,手里头就活泛多了,每个月那些进项里,贾链随随便便划下一点下来都是几百两银子,吃喝嫖赌足够了不说,自己还偷偷摸摸背着王熙凤藏了不少的私房钱,在外面养过几个女人。

  贾链和王熙凤办事得力,又非常孝顺,每日围在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身边嘘寒问暖,至少表面上,人人称赞,对于夫妻二人贪墨少许钱财的事,贾母和王夫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之常情,又有几个人不好这些黄白之物?

  在合理的范围内,她们默许了。

  从大房的一间院子里搬出来后,贾母就把荣禧堂东面的一个大院子拨给了贾链和王熙凤居住,西面的大院子是贾宝玉的。

  这大院子自带花园,亭台楼阁,富丽堂皇,吃穿用度甚至比贾赦的还好。

  夫妻二人一个在外面吃喝玩乐,一个在里面作威作福,逍遥自在。

  今天,贾母身子不爽利,就没有留饭,早早的打发众人离开了。

  王熙凤就和贾链回到自己的房里用晚饭。

  饭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屋里除了王熙凤和贾链,还有两个王熙凤的贴身丫鬟在旁边斟酒递茶地侍奉,名唤平儿和丰儿,二八年纪,生的亭亭玉立,秀色可餐,贾链名义上的通房丫头,不过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没吃到而已。

  饭桌上,贾链喝着酒,王熙凤细细的吃了两口菜,喝了一小口酒,拿丝绸帕子擦了擦嘴,笑道:“今天的事你怎么看?要我说,哎呦呦,老三那个泥猴子难不成真的换了个人?变得那般沉稳,还写的出那般好词好诗。”

  贾链喝了一口酒,不满道:“什么老三不老三的,那是你小叔子!这话传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

  他现在有钱了,手里有几千两银子的私房钱,在这方面再也不用看王熙凤的脸色了,说话隐隐有些不容抗拒的意味。

  王熙凤眼里闪过一抹恨色,她知道她的丈夫背着她藏了私房钱,而且还藏了不少,可她也没办法,她不容贾链纳妾这件事本来就不光彩,若是再因为这些私房钱大闹一番,传出去,没几个人会说她的好,她王熙凤可是要名声的人,特别是在贾母,贾政和王夫人那里。

  再说,她手里藏的银子不比贾链的少。

  “是是是,不过是随口一说。”王熙凤笑着举杯和贾链喝了一口。

  贾链见她这幅做派,也是见好就收,语气有些疑惑:“是奇了怪了,老三这是怎么回事,那一词一诗,我这个不懂诗词的人都觉得写得好,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啧啧,你听听,这是一个八九岁小孩子能写的出来吗?”

  王熙凤想了想,道:“要不,改天把他邀请来吃个酒?我来摸摸他的底,大老爷的意思让他出府读书去,若以后真的考了个状元回来,那还得了?保不齐我们以后都要看他的脸色。”

  贾链吐出一块鸡骨头,不屑道:“什么玩意,状元有那么好考的?不过你说的也在理,我总感觉老三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嗯,过几日吧!我这两天外面的事忙,过了这阵,我再叫他来吃酒。”

  ……

  王熙凤院不远处的一个院子里,是李纨和贾兰的住处。

  按理说,这二房当家的权利再不济也是要落到李纨的头上,毕竟,她是根正苗红的二房大儿媳妇长孙媳妇,可贾链夫妇来了之后,李纨就默默的退居二线了。

  李纨的父亲李守中是原国子监祭酒,正三品的大员,位高,权也重。国子监,就是皇家学院,祭酒呢,是国子监里头号领导,掌管教学考试。

  国子监是天下所有士林子弟眼中最高等的学府,里面收纳的学生,几乎都是达官贵族的子弟,能顺利毕业的,都被家里人找关系托人安排到各部各寺当官去了。

  李纨才嫁入贾府的时候,丈夫贾珠,荣国府二房嫡派玄孙,二代荣国公嫡系长孙,年纪轻轻,身上有个秀才的功名,在外面一度被吹捧为神童,受尽贾母和众人疼爱。

  自己的父亲,在朝里也是份量极足的大官,若不论品级,按官位权利排名,国子监祭酒妥妥的能挤入前十,由此可见其贵重。

  风光无限,只能用这四个字形容李纨和贾珠,比王熙凤和贾链要光彩的太多。

  时也,命也,谁知贾珠因早年刻苦读书,熬坏了身体,李纨有了身孕后,就一病死了。

  倒霉时会一直倒霉,祸不单行,没多久,李守中因为身子的原因,也辞官还乡去了。

  没有了丈夫的庇佑,父亲的帮衬,李纨很快从云端坠入了淤泥之中,这种巨大的反差,很多人都会受不了,李纨也是,若不是肚子里还有亡夫留下的骨血,她在贾府的下场,怕是就岌岌可危了。

  生下贾兰后,母子俩便相依为命,白天,李纨得去贾母和王夫人面前服侍,留贾兰一个人在家读书,晚上再回来检查贾兰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