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4章 第34章

    今晚登门的宾客们进退失措。

    外头坐镇着兵马元帅府的五百兵,他们还能勉强维持着体面,陆续起身告辞;没想到离去到半路时,却又被不请自来的平卢节度使谢征的五百兵惊到,急匆匆退回正堂。

    好在片刻之后,三百公主府亲卫拉出去,把门外剑拔弩张的情势弹压下来,迎进了谢征谢节度使。

    正堂庭院够大,三方兵马泾渭分明,各自占据一个角落,倒也不觉得拥挤。

    姜鸾自己换了身衣裳,重新回来正堂时,主位正对面的主客位又重新布置过了,放置着一处清漆长食案,两个竹席,两位贵客并肩而坐。

    姜鸾一眼就看见了今晚的不速之客。

    正堂次客位的食案后,端正跪坐着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穿着军中常见的藏青色袴褶袍,三十出头年纪,眉头习惯性地微皱着,眉宇间威严颇重,乌黑鬓角隐现几点霜色。

    见姜鸾进来,那名魁梧男子跪坐直身,叉手行礼,

    “臣谢征,见过汉阳公主。”

    姜鸾不客气地走过去主位,直接坐下,轻松地打招呼,

    “这位就是平卢节度使,谢节度了?久闻大名,未曾谋面,今日不知什么风把谢节度吹到我的公主府?”

    谢征答得倒是直接,

    “臣自宫中来。圣人今日召臣谒见,半途中听闻今日麒麟巷开汉阳公主府,又听说来了许多宾客,懿和公主代皇后娘娘送来了贺仪,圣人便也赐下贺仪一份,命臣代为送来。又亲写给汉阳公主。”

    说的是手谕,那就是未经过中书省草拟,未通过门下省审核政令,不算正式朝廷敕旨,而是内廷直接传达的皇帝中旨。

    谢征如此说着,果然从怀中取出一封黄绢敕书。

    姜鸾微微皱了眉,感觉有些不对,并不立刻起身去接,

    “门外收了好大一份厚礼,原本想着谢节度出手好慷慨,原来是两份,还有圣人赐下的贺仪?汉阳感谢天恩。但手谕的事倒是奇怪。谢节度是外臣,怎的做起这等传达中旨的内廷事来了。”

    说着,她看了眼身侧坐着的裴显。

    裴显领了‘参知政事’的职衔,每日入政事堂议政,自然更了解今晚这道中旨的不合理处,也正在皱眉。

    谢征立刻起身告罪,

    “臣虽然是领军的外臣,也知道不合规矩,原本在圣人面前婉拒。但圣人传下口谕,今晚的中旨与朝廷政务无关,俱都是皇室家务事,臣又是皇后娘娘的族兄,可以宣中旨。臣不好再推拒,只得领下了。”

    姜鸾见他言语客气,态度称得上诚挚,虽说是镇守一方的节度使,倒像是个性情温厚的。

    她突然想起了谢澜。

    说起来,谢征和谢澜是堂兄弟。

    谢家这一辈最出挑的两兄弟,从文的是个玲珑心思的冰人,从武的倒像是个敦厚人,两人除了笔挺的坐姿一模一样,简直不像是同一个谢氏出身。

    眼前这位谢节度,要么确实个心眼实在的温厚人,要么是个极擅长伪装的心机之辈。

    姜鸾上下打量他了几眼,不冷不热地道,“那就劳烦谢节度,请出中旨,当众宣读吧。”

    她起身出了庭院,领着在场众多宾客,摆出香案,拜倒受中旨。

    谢征只是送来中旨,宣旨的内监另有其人,展开出。

    第一条,众人就愣住了。

    中旨里指名道姓,调走了刚刚领了公主府亲卫指挥使的李虎头,重新指派了一人入公主府。

    新调入的那人,赫然是裴显麾下亲信,如今领着北衙禁军羽林卫职位,戍卫禁中的文镜。

    ——即刻卸任北衙禁军中郎将的职位,调入公主府,领公主府亲卫指挥使。

    被点到名字时,后排听旨的文镜猝不及防,霍然抬头。

    “督帅!”文镜脱口而出。

    姜鸾在最前排听旨,听到后排声音,回头看了一眼。

    裴显的位置仅次于公主府主人,在姜鸾身后半步听旨,神色纹丝不动,抬手冷淡往后一压,

    “听着。”

    第一道中旨,公主府亲卫调动。

    确实和朝廷政务无关,算是皇家家务事。

    第二道中旨:汉阳公主出宫开府,后宫临风殿关闭。

    北衙禁军中郎将薛夺,免戍卫临风殿、两仪殿职务,即日换防,戍卫懿和公主的景宜殿。

    第三道中旨:懿和公主,先帝之次女,庆毓令淑,性禀柔闲[1]。

    今有平卢节度使谢征,出身鼎族,人品端方,堪为良配。即日赐婚,择日出降。

    最后一道中旨宣出,宽敞的庭院里寂静一片。香案后听旨的数十位宾客鸦雀无声。

    就连揣着手谕登门送贺仪的谢征自己也愣住了。

    他顾不得旁人隐晦打量的视线,倏然抬起黝黑的眸子,紧盯着宣读口谕的内监不停开合的嘴。

    死一般的寂静里,众多惊疑不定的视线,从宣旨内监的身上,转向谢征的身上,又缓缓转向裴显的身上。

    裴显是太后娘娘那边的外戚。

    这次勤王之功,领下戍卫京城和皇宫的重任,京城里炙手可热的新贵。

    但今晚绕过朝廷,直接颁下的中旨里,第一道手谕,把裴显麾下一名亲信爱将调去了公主府。

    第二道手谕,把裴显麾下另一名爱将调出了朝廷三大殿之一的两仪殿,改为戍卫公主殿室。

    第三道手谕,把懿和公主赐婚给平卢节度使谢征。

    谢征是谢皇后的族兄。

    裴显手里掌着京畿防务。谢征手里掌着京城外的五万勤王兵。

    □□裸地借力打力,打压一方掌兵外戚,拉拢另一方掌兵外戚。

    京里的风向,又要变了。

    一片漫长的沉默中,姜鸾站起身,接过了中旨。

    在她身后,淳于闲见情势不对,正在低声劝诫懿和公主姜双鹭暂避去水榭。

    自从宣旨后,懿和公主的神色便是一片空白。她木然起身,在所有人奇异的视线中,越过庭院里笔直站着的谢征,在薛夺的护卫下去了后院水榭。

    众多道奇异的视线,便缓缓转向此地的主人。

    “真是没想到。”姜鸾把中旨放在香案上,还能笑了下,

    “谢节度刚才登门,本宫收了贺仪,本以为收下的是节度使的礼,没想到原来是姊夫的礼。这怎么好意思。”

    她虽然笑着,乌黑的杏眼里却泛起冰霜寒意,近乎挑剔地打量着初次见面的平卢节度使,

    “谢节度出身谢氏鼎族,身居高位,人品端方。但我看谢节度,年纪不小了吧。”

    谢征哑然片刻,尴尬地咳了声,

    “臣实不知情……臣年纪已过三旬,家中原配已经过世,遗下一双儿女,臣……臣实不堪配尚主。”

    姜鸾蓦然收敛了脸上的全部表情,冷冰冰道,

    “我二姊年方十六,深宫里娇养的天家贵女,嫁过去当后娘?谢节度,你方才那句话很有自知之明。尚主做驸马,你谢征实不配!”

    她一把推开阻拦的淳于闲,怒冲冲往院门外走。

    走出去十几步,猛地想起一件事,脚下一个急停,回身怒道,“裴显!”

    “嗯?”裴显依旧站在庭院中央,对着周围三三两两聚集搭话的宾客,态度风平浪静,言语滴水不漏。

    听了姜鸾那句怒冲冲的喊话,他转过身来,淡淡应了声,“公主遇了事,脾气上来,连声小舅也不叫了?”

    姜鸾装作没听见,走近几步和他商量,“我要入宫觐见圣人。深夜宫门下了钥,劳烦开个宫门。”

    裴显的唇边泛起一抹凉笑,抬手指了指角落处还在发愣的文镜。

    “圣人下了中旨,短期内是不会见你的了。我麾下的薛夺、文镜两个,都换防了职务,文镜明晃晃地被逐出了禁中。阿鸾还要深夜叫开宫门?小舅只怕有心无力。”

    姜鸾不冷不热地道,“行了,裴小舅。你心里有气,别冲着我发作。”

    裴显往角落处招手,示意文镜过来,

    “我有什么可气的。圣人既然一道手谕把文镜调入了公主府,文镜今晚就留下来。我带着李虎头回去北衙禁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