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3章 书五

    断裂的纯钩中有一封帛书。上面记载了两件事。一件就是关于此剑的名字和来历。第二件事说秦皇有宝传世,共三件。正当人们翘首以盼下文时,却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歌功颂德之说。最后帛书右下有一个指环图案。

    据伍炽说,众人得到帛书时,倍感困惑,不知道这和秦始皇的宝藏有何关系,所以都嗤之以鼻,以为是古人糊弄人的,白忙活了一场,各自散去。可是梁启义留了个心眼,带着这帛书回到了晋朝。

    那时,竹一也自顾揣思:据史册记载春秋战国只二宝传世,有歌曰:随珠和璧,得者富可敌国。和璧众所周知是和氏璧,随珠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它是随国君主拥有的一颗夜明珠。本朝干宝所著《搜神记》对其有记载:径盈寸,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

    哪来的三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用和氏璧打造了一枚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的传国玉玺,以示天威。历代以持有玉玺者才是真命天子。曹魏代汉用的此玉玺,司马家亦是如此。至于随珠的下落,史书上未曾言明。

    莫非这帛书指的是玉玺?用和氏璧生玉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氏璧是一宝,玉玺是新宝。

    既然竹一有这想法,他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几日后,江湖之中,朝堂之上果然传言四起,说这帛书所指的就是这未记录在册的第三宝。而对于第三宝的猜测与竹一的想法如出一辙,直指传国玉玺。

    这晋室羸弱,原本外族虎视,若再惹江湖人觊觎,那一时间,晋王朝立在风口浪尖,略有飘摇之势。

    竹一不知道,在遥远的建康皇城,真相呼之欲出。

    皇城偏殿,晋帝司马昱正和东海王世子议事。所议的便是这三宝之谜。皇帝见司马南面带忧虑,言语之中皆是忧国忧民,怕这天降的谶语真落在了这内忧外患的晋室头上。好一个,衷心可鉴。

    司马昱耐心听完他一阵滔滔不绝的肺腑之言,面色如常,看得司马南又急切了一分。司马昱安抚他:“幺郎,贾后霍乱以来,宗室零落,天家式微,咱们是亲兄弟,放眼满朝唯你可信。有些事,朕不愿瞒你。”

    司马南虽然面上是东海王之子,其实是皇帝的亲弟弟。因东海王早夭无后,先帝下旨将其过继承东海王香火罢了。也因得这层关系,司马南才能在朝堂上说得上话。

    “幺郎”是幼时自家父兄才会这般称呼的名字,司马南自过继之后便再未听过,一时间有些愣神。待他回过神来,皇帝的眼神略带犹豫。

    既然皇帝用了幼时的旧称,司马南也不避讳:“哥哥,尽管畅言。”

    “这事也是朕登基后才知晓的。这和氏璧曾被一分为二。其一始皇嘱孙工造了传国玉玺。”

    “阿?什么?其二呢?为何?”

    这一连串的问题如同司马南当时检阅皇室密录时的心情一摸一样。

    “其二,另造玉指环,权做兵符,急时可以此调兵。”

    司马南得知此事,顿时有了计较,这帛书中所指的第三宝必然是这玉指环呀。可是这东西如今在哪?

    “这指环何在?”

    “这~。”司马昱欲言又止,司马南原本以为这东西必定也在晋室,可见皇兄如此脸色,心道不妙。眼神催促下,皇帝司马昱继续说道:“书上记载,始皇将玉指环取名‘书五’,赐给了自己最喜爱的女儿,赢玉公主。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赢玉’指环。”

    赢玉这东西,虽然知道的不多,博览群书的人还是知道的。毕竟有史料记载。可是这东西的下落呢?这关键时候,见皇兄又缄默了,司马南这焦躁的心再也管不住了,开口道:“皇兄!快说!”

    司马昱白了司马南一眼,他才意识到失态,连忙正色行礼赔罪。司马昱扶起他接着说:“急不得。后事史书只有一句记载,公主死后,陪葬于陵,不知所踪。”

    得此言的司马南瘫倒在椅子上,面色惨白,眼滞无光。不知道过了多久,他耳朵里飘进一席话:“皇室密录言,魏武帝操,手下摸金校尉偶得之,传文帝丕。丕传东乡。司马代魏,收入皇室。”

    司马南两眼放光,从椅子上跳起来,不顾仪态抓着司马昱的双肩,欣喜若狂:“皇兄,咱们晋室有救啦。”

    皇帝却是神色如常,这样司马南再一次感到不安。

    “指环实为一双,常时二者合一,用时,可一分为二。先皇为连燕抗秦,以一半指环为聘,意欲迎娶前燕清河公主慕容嫣。奈何聘礼送去,婚事未办,大秦铁骑直捣龙城,燕国灭亡。清河公主被俘,婚事只得作罢。”

    闹了半日,这司马南的心情跌宕起伏,到最后还是个空!他再次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费尽心机一场空。”

    见弟弟这般作态,皇帝虽不明就里,还是温言安慰:“幺郎,这惹事的东西在秦国,岂不正好。把这消息放出去,众矢之的就是它苻坚了。于我晋室有益,何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