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1章 第十一章

    收稻谷是一件大难事,天气既热虫子又多,半个月下来徐莲巧黑瘦了一圈,顾九月没法子,只能想法子给她换着花样做食物。

    收完稻谷后需要晒干后存放,提高粮食的保质时间,她们把粮食晾在小院子里,麻烦的是院子是用泥土夯成的,遇到夏天突然而来的大暴雨,泥土就会变成泥浆和稻谷混在一起。

    所以她们家必须留两个人蹲在院子抢雨,每到这时候,顾九月九开始怀念现代的水泥地和油布,也不至于让她为了一场不到两三分钟的雨累死累活。

    丰收的秋季又痛苦又快乐,哪家都不会嫌弃粮食太多,顾九月偶尔还会看见隔壁李家割稻到半夜,割下的稻草堆成一座小山,这可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顾九月直播间获得第一块奖牌,比较特别,是“最惨主播奖”。竞争者包括一个落难到荒岛的、一个误入宅斗世界的,大家比较后发现竟然是顾九月最惨,毕竟虽然落难荒岛,但据说隔壁那哥们儿还随身带有现代工具。

    稻谷收完之后暂时有一段休息时间,徐莲巧就不怎么下田去了,不过她在家的时候也没有闲着,她每天都在把一种绿油油的东西放进池子里浸泡,然后取出来放在竹帘上晒干。

    被晒干后,竹帘上开始起丝,徐莲巧就把丝揭下来,用一种木头转成线。

    这种线就是麻线,麻线可以放在织布机上纺上麻布,据说以前顾九月家里也是有织布机的,可是上个月太穷的时候吃不上饭,就被徐莲巧当给当铺换粮食了。

    所以现在徐莲巧必须去顾大伯家借织布机用,幸好顾大伯比顾九月家里有钱,不会计较他们借织布机的事情,反而让徐莲巧不用这么急,不要弄坏了身子。

    顾九月看见徐莲巧带回来的麻布后摸了摸,麻布就是她们身上做成衣服的布料,颜色灰扑扑的,质感也很硬,顾九月觉得和以前见过的砂纸都快没两样。

    幸好她现在皮实不少,要是换了上辈子,指头都要磨破皮。

    但有了布还是很开心,因为上次顾大伯送来的布还没有穿完,这次纺了这么多布,徐莲巧也能做一套新衣服。

    然而徐莲巧接下来的话打破了她美好的幻想:麻布是用来纳税的。

    顾九月懵逼道,“不是已经纳税了吗?为什么还要纳。”

    徐莲巧解释,“这个不一样,粮食、布料和徭役是分开的。”

    也就是说,家里除了要缴纳粮食,还有二丈五尺麻布,三斤麻。一斤麻可以纺织五尺布,换算之后需要原材料八斤麻,也就是半亩田的产量。

    因为家里只有徐莲巧一个劳动力,必须有粮食产出,所以徐莲巧只种了半亩多一点亚麻,饶是如此,负担也不是一般重。

    顾九月听完觉得也太坑了,她家一年估计有六七成收入都拿去上税,就留那么一丁点东西吃。古代统治者可真心黑,可谓把劳动人民压榨到极致。

    直播间里也在认真讨论这个问题。

    【好惨啊主播,又惨又好笑怎么回事】

    【现在应该是王朝走下坡路?一般这时候赋税就特别重】

    【原因还是土地产量太低,我就看不惯这些人,心思全部放在争权夺利上面,解放生产力真的很难吗?】

    【我查阅过资料,那时候应该不止可以缴麻布,也可以用细布和棉花代替,准则不一样】

    顾九月看到这里眼睛一亮,问徐莲巧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选择缴纳棉花?”

    徐莲巧解释说,“大人们确实这么说过,调税缴棉三两,不过一来棉稀缺,集市上没有种子卖,二来棉产量很低,容易害病,白白浪费土地,只有那些阔气的老爷们才舍得拿田种棉,咱家一直是不种棉的。”

    顾九月听得咋舌,在现代,三两棉花还做不出一床夏凉被,遇到棉花大丰收只值几块钱,普通人家里过冬的被子都五六斤起步,然而在这时候竟然可比八斤亚麻。

    不过这样一来,顾九月想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既然没有棉花保暖,她们冬天怎么过?

    她把这个忧患提出来,徐莲巧让她别担心,因为家里还有上个冬天留下的兽皮等,也有厚衣服。

    顾九月……顾九月她当然没法放心,她家这架势,真的有很多御寒工具吗?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到九十月后,气温只会越来越冷,各家各户都在储存过冬的东西,炭火、粮食、厚衣服、被子、食物等等,顾家也不例外。

    顾九月琢磨了一会儿,总觉得有些不靠谱,决定去杂物间看看那些兽皮和厚衣服,如果实在不行,就去弄些羽毛被来保暖。

    不过这时候她也没空考虑这些,因为徐莲巧托人买的白菜种子给买回来了。

    据说买种子的过程非常曲折,找遍了整个县城都没买到,亲戚本来已经没法子,结果有位做货郎的朋友去长安进货的时候发现集市在卖白菜种子,顺手给带了回来。

    亲戚把用纸包好的种子递给徐莲巧说,“听说长安那边都种这个,不过我吃不惯,我还是爱吃葵。”

    葵就是冬苋菜,而白菜则被叫做菘。

    顾九月看过论文,这时候的菘可比葵优秀得多,无论从产量还是抗寒能力上来说都是吊打苋菜的。

    但古代讯息不发达,所以白菜只在长安周边流行。

    这么一波三折折腾着找种子可不简单,徐莲巧听完心中忐忑,怕付不起这么多钱。

    幸好对方知道他家里穷,就让他们做活补了。

    巧的是,对方竟然让他们帮忙舂一些米。

    现在徐莲巧根本不需要去舂房舂米,这件事已经被家里年纪最小的几个崽子包圆,毕竟以前家里就没有娱乐设施,跷跷板算唯一一个。

    等亲戚把稻谷拿来后,顾九月就把舂米的事情交给弟妹们。一大捧稻谷一会儿就舂好了,几个小孩抢着要玩,徐莲巧看见后就不再操心这件事。

    不过一天而已,在除顾九月几个小孩的轮番上阵下,几十斤稻米全部给舂完,据说拿给亲戚的时候还让他惊讶了一番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