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16章 第十六章

    吃过午饭后管家爷孙就在门口挖土种田,虽然他们不准备开荒,但种一小块地是可以的。顾里长是个很好说话的人,不会在这种事情上难为他们。

    开荒其实是件非常累的事情,因为人力有限,干涸贫瘠的土地需要大力气才能开辟。此外,荒地在前几年的收成会低于普通土地,这也是顾九月觉得现在收的税不合理的原因。

    顾九月在一旁看管爷爷扶着石撬累得气喘吁吁,忍不住提议道,“要不在石撬杆上延长一段?”

    管爷爷沉思几秒钟后,在石撬后面绑上一根杆子试了试,杠杆原理果真很有用,接下来挖土就简单多了。

    把泥土铲松后开始洒水,水淋在土里发出滋滋的声音,浸润入地下,把土淋得透透的,就可以种上各种东西。

    李狗蛋带来一根果树枝,顾九月也带了一点间苗剩下的白菜苗,管爷爷把这些东西挨着种下去,简陋的破房子前被绿油油的植物围成一圈,显现出几分宜人的气息。

    管爷爷感叹说,“我前半辈子一直想做个农夫,没想到到老时终于实现。”

    管贤无奈说,“您多歇歇吧,以前…您腿脚也不好。”

    管爷爷洗完碗后,就去后山砍了野竹子劈细,整齐摆放在地上。

    顾九月蹲在一旁好奇问,“这是做什么?”

    管爷爷说,“编笼子。”

    他技术特别好,手也灵巧,竹条在他手中快速穿过,一会儿就编成一个正圆形的木笼,又漂亮又整齐,顾九月还没见过村里人有谁有这水平。

    在编完笼子以后,他顺手拿着剩下的木条编了两个巴掌大的圆形小笼子,一只送给顾九月,一只送给李狗蛋,小孩子可以用来装蛐蛐或者其他小动物。

    顾九月问管贤,“你爷爷会做别的木工吗?”

    管贤骄傲说,“那当然,我爷爷可厉害了。”

    李狗蛋猜测他可能是木匠世家,世世代代以做木工为生。

    因为李狗蛋的哥哥李狗屎就在县城铁铺里当学徒,还准备以后送他去隔壁木匠铺,这是李狗蛋特别期待的事。

    管爷爷听完哈哈大笑起来,笑得眼泪花子都出来了,“对对,我们家是木匠世家,木匠世家。”

    他们在门口忙碌的时候,那对逃难而来的母女竟然也在,她们身后是个烂布搭成的小棚子,木条支在地上,用布盖在顶棚上,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房子。母女二人一大一小蹲在地上刨土,看样子抱着和管家人一样的打算。

    当母亲女人和徐莲巧差不多大,穿着普通的短褐。女孩子年龄很小,大概七八岁,扎着两根马尾辫,挺文静的模样,皮肤很白。

    小姑娘似乎很害羞,看见顾九月看她,匆匆忙忙躲到了后面。

    见顾九月在看别人,李狗蛋不满说,“你有没有用心听我说话?”

    顾九月朝他翻白眼。

    李狗蛋准备自己上山捉兔子,但是顾九月知道他设陷阱的手段和守株待兔没两样,这次要不是运气好遇上管贤帮忙,他恐怕又要白忙活一场。

    李狗蛋叹气,“要是能够和管贤学一手就好了。”

    顾九月睨他道,“你有那么多空闲去学吗?”

    李狗蛋一想还真是,他上午要出去玩,下午在家里帮忙看着那片园子,晚上还有一堆事情,竟然一点空都没有。

    离开的时候,顾九月再回头,就看着住隔壁的吴三婶子和小姑娘的母亲聊天,也不知道聊什么,看起来一副和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的时候,徐莲巧突然拿出几根编好的发带,递给几个小姑娘。

    发带是红色的,编得非常精巧可爱,上面还垂了个木头雕的小小花朵。

    顾九月好奇问,“哪来的?”

    徐莲巧随口说,“逃荒来的那对母女编着卖,我就顺手买了。这可真好看,我成亲的时候都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发带。”

    顾九月点点头,现在可没有发带,连麻绳都是奢侈品,她家的丫头们都是用稻草绑头发,走来走去一会儿就松了。

    顾九月想起白天见过的吴三婶子,应该也是去她家买发带,可见在古代,能活下来的人谁都不简单。

    第二天早上,徐莲巧就兴致勃勃要给女儿们编辫子,几个小丫头一副兴奋的表情,顾九月却没什么感触。不过她头发最长,只能坐小板凳上配合她,当第一个实验产品。

    徐莲巧手指很粗,轻轻捏着顾九月头发,从顶心左右分开,分成几股各扎成一个羊角辫。发带缠在头发最下面,人走动时小木雕会撞击在一起,发出轻微的声音。

    直播间里人都被她萌得想尖叫,要不是两界不可相通,就要众筹给她寄熊猫发卡、猫咪眼镜和猴子耳朵发箍。

    顾九月却很不习惯,平时她嫌扎头发麻烦,只扎两个小啾啾,非常方便。但是现在她只要站起来喂鸡喂羊,耳边就有铛铛的声音,就像狗铃铛似的,让她烦不胜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