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六十四章 南洋风起


    “据传迁移至今,岛上米麦依旧无法自给自足,虽开垦新地百万亩,但最少三年才能见到成效。”

    周奇的话,基本将南州的情况讲了一个通透,徐霞客闻言也忍不住点头,但紧接着联想到小西洋监察使司那边的事情,又开口说道:筆趣庫

    “小西洋监察使司那边,估计已经打起来了,恐怕朝廷会加大对锡兰府的移民实边力度,然后准备分封诸藩了。”

    “这么快?殿下吩咐的吗?”周奇倒是还不知道小西洋那边已经打起来了,而徐霞客也替黄龙等人解释道:

    “殿下的吩咐还没到,但十余万兵马人吃马嚼也不是办法,黄都督总归得为朝廷分忧,因此准备对南部的几个土邦下手。”

    “这……没有朝廷和殿下的吩咐,轻易出兵,恐怕会引得朝臣弹劾,万岁不满……”周奇能做到知县,自然有自己的政治眼光。

    他的分析实际上没有错,而徐霞客闻言只能叹气道:

    “相隔万里,若是等朝廷的来信,恐怕大半年的时间都要荒废。”

    “这倒是……”周奇身处旧港,感慨良多。

    即便是中山府,发一次奏疏前往京城,都需要走一个半月,来回便是三个月,更别提距离中山府万里之外的小西洋了。

    “朝廷估计也知道,亲自治理天竺困难,才会进行分封。”

    “只是这诸藩能不能在当地站稳脚跟,在下倒是有些怀疑。”

    周奇摇头叹气,徐霞客军事上不太了解,因此没有插话,而是改变话锋道:

    “今岁有了旧港的赋税,恐怕国帑能安安稳稳一年了。”

    “这恐怕难说……”周奇摇了摇头:

    “前几日我听闻朝廷从去岁腊月便派兵支援瀛洲的颜经略,虽说瀛洲矿产优握,但这一打,恐怕没有个两三年是难以结束了。”

    “况且,眼下朝廷的大敌,依旧是漠北的北虏和奴儿干的建虏。”

    “只是要我说,北方之地荒芜,实际上不如开发交趾、旧港和南州,又或者对东吁用兵。”

    “殿下和万岁应该有自己的考量。”徐霞客回应着,而二人也走到了徐霞客舰队停靠的地方。

    两人停下脚步,相互作揖道:

    “明日一别,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可惜事情紧急,殿下又飞鸽传书传召我速速进京,不然当与周知县痛饮三百杯。”

    “亦是如此觉得。”周奇带着一丝笑意回礼。

    “放开我!”

    “你小子想要干嘛?这船是你能上的吗?”

    “我来打工,我要当船工!”

    “你这小体格能当什么船工,要不是看你是暹罗人,我早把你丢下海喂鱼了。”

    周奇和徐霞客作揖行礼的时候,军舰的甲板上却走出一群人,三个明军带着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人走下船梯,把他丢在了水泥地上。

    这少年虽然被丢在地上,但也不觉得疼,而是立马起来说自己要做船工。

    然而,大明的军舰只有大明百姓可以做船工,像他这样的暹罗人自然是当不了船工的。

    徐霞客和周奇被吵闹声吸引,不过由于县衙还有事情,加上这种事情也没少发生,因此周奇告罪一声后便离开了码头。

    倒是徐霞客皱着眉走过来,并对着少年说道:

    “你要做大明的船工?”

    “主事……”三名明军见来人是徐霞客,当即行礼,而少年人也知道来了一个大人物,因此说道:

    “我有亲戚在京城,我要去京城但是没有盘缠,所以想做船工,打工去京城投靠亲戚。”

    “你这官话倒是说的不错。”徐霞客听着少年人比较标准的大明江淮官话,不由点头。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南洋之地,懂得官话的人很少,而能说的如此标准官话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你那亲戚居住在京城何处?”徐霞客开口询问,显然想帮帮这少年人。

    “住在……住在法华寺旁边!”少年人自然听出了徐霞客话里的话,因此连忙说出了一个地址。

    徐霞客闻言微微颌首,却又道:

    “虽说老夫也想帮你,但你的身份确实不可以上大明的军舰,不过补给船你还是可以上的。”

    “谢谢大人!”闻言的少年人当即跪下叩首,而徐霞客也微微点头,对旁边的几名士兵开口道:

    “把他安排去补给船做个船工吧。”

    “是……”三人无奈,只能应下,而徐霞客也走向了主舰的船梯,徒留少年人一人看着他的背影,默默感激。

    徐霞客回到自己的船室,他的船室不小,占地三十余平,足够容纳一队士卒居住。

    不过船室虽然不小,但里面堆得东西却太多了。

    各地的矿石,石头,土质,以及一些植物种子,还有他满满一墙的手稿和满桌未写完的纸张。

    他走回书桌位置上坐下,整理了一下桌上的纸张,把已经写好的放在一起,装入一个写有《下西洋游记》的油纸袋中。

    随后他继续研墨动笔,将自己的一路经历写出来。

    这本书他从出发开始就写,到眼下已经足足写了十二册,足足十二万三千多字。

    不出意外,这本游记应该会在十三万字的时候结束,而徐霞客需要在回到京城述职的期间将它整理,并且询问朱由检是否能发表为小说。

    当然,这本游记里,他隐匿了所有金银矿的位置,剔除了许多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寻找的资源记录。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去第二次……”

    看着整理好的游记,徐霞客感慨良多。

    眼下的他已经四十有二,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四十到六十岁之间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他却不甘心,因为他还有很多地方没去。

    比如海上的南州,以及欧洲,还有大明东边的北亚墨利加和南亚墨利加,甚至是西域,云贵等地,他都想要一一探究。

    “主事整理好了?”

    在他叹气的时候,一人敲门笑着走进了船室内,看着徐霞客整理好的游记,他笑着询问,而徐霞客则是忧心忡忡道:

    “牧之你来了啊……”

    “也不知道这游记是否能发表。”

    “殿下开明,又支持移民实边,自然会支持。”这官员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下,并作揖恭喜道:

    “这次回京之后,主事应该能够高升了。”

    “高升我倒不希望,只是希望朝廷能再派我下一次西洋,最好能到达欧罗巴洲。”

    徐霞客看向窗外,望着窗外波澜壮阔的大海有些感慨,而这官员也点头道:

    “这是自然,毕竟这次我们收获良多,虽然也花了朝廷不少银子,但总的来说肯定是赚的。”

    这官员说的还算内敛了,实际上就单单徐霞客他们寻觅到的几个金矿,就足以让朱由检和朱由校支持他们再下西洋。

    不仅仅要下西洋,还要下东洋,下南洋,甚至让他们前往西域、河中(中亚)等地。

    在全世界殖民浪潮里,大明不会和欧洲人一样饮鸩止渴的消费殖民地,而是会直接占领该地,传播王化,授予文明。

    “船队什么时候能回到京城?”

    徐霞客询问,而这官员也回应道:

    “明日出发的话,十二日后抵达吕宋府,三十日后抵达琉球府,二月下旬抵达浙江,应该三月下旬抵达天津。”

    “按照殿下手书的意思,抵达天津后,所有九品以上官员都要进京述职,然后会给我等休假。”

    “我猜测,这休假时间大概不会超过两年。”

    “何以见得?”徐霞客不解询问,因为他没有那么多官场和军事的眼光,而这官员也笑道:

    “两年的时间,小西洋监察使司恐怕已经把天竺南部土邦打下分封,而锡兰府也应该迁移数十万百姓了。”

    “这种时候,朝廷必然不会放弃开采利未亚金矿,不出意外的话,朝廷会派出我们作为向导,带领大军前往利未亚南部。”

    “那利未亚东部沿海瘴气、疫病繁多,若是殿下询问主事,主事以为要在哪里设立官厂?”

    这个询问让徐霞客想了想,他仔细想想后才说道:

    “若是要挖掘南部金矿,最安全的自然是走沿海航道,可若是最快的航道,又能短暂补给的,自然是走锡兰府的万岛县(马尔代夫),南下平岛(查戈斯群岛),然后走南部和东南,都能直接抵达仙劳冷祖岛(马达加斯加)。”

    “仙劳冷祖大岛可以耕种,可以开垦,若是拿下这里,再控制利未亚南部,开采金矿,那就容易多了。”

    “不过最好的还是在利未亚东部沿海建立集镇和补给点,一步步南下。”

    “建立自然要建立,但不是朝廷建立……”这官员笑着摇了摇头,而徐霞客也微微颌首。

    显然,他们都从朱由检的回信里看出了端倪。

    他们的齐王似乎在知道利未亚的农业难度后,便已经决定放弃在此地就藩了。

    一旦齐王不在这里就藩,那这里无疑就是朝廷那未分封藩王的就藩地。

    “要开垦利未亚,所花费的成本太大了,恐怕要使用数以百万计的人,花费数十年,才能开垦出数千万亩良田……”

    徐霞客有些不忍,而官员却道:“这是藩王的事情,与我等和朝廷却是无关了。”

    “苦这群蛮夷,总比苦百姓要好。”

    “这倒也是……”徐霞客宽了宽心,随后对官员道:

    “进京的事情我不懂,就拜托牧之你了。”

    “主事请放心……”这官员笑着作揖应下,而徐霞客说了一些心事后,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二人对视一眼,便拿出了棋盘和围棋,准备对弈几场,而被送往补给船的那名暹罗少年郎也在此刻摸了摸怀里,眺望大海,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