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五十六章 平凡的人

    想到这里,朱由检示意官员询问一下是否能进屋观察,而官员见状也敲门等着屋内主人回应。

    很快、屋里走出了一个穿着布衣的妇人。

    在见到这么多官员围在她家门口的时候,她差点被吓得直接跪倒在地,以为家里男人犯了什么事。

    经过官员的解释后,她连忙收拾东西欢迎朱由检他们进屋。

    朱由检并没有带很多人进去,而是带着朱慈烺这四小只和满桂、梅之焕、李自成他们走了进去。

    周素洁被安排去了驿站休息,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四处走动,以四小只的精力,即便把宁夏城逛完一圈,他们也不会累很多。

    “殿下,家里只有这点东西,您别嫌弃……”

    妇人拘谨的为众人跑了茶水,顺带拿出了一盘红糖饼子招待众人。

    “别紧张,我这次来是想看看宁夏百姓生活的怎么样了,顺带吃吃和你们平日里一样的饭菜。”

    “你就按照平常的饭菜做给我们吃一顿,不要紧张,不管好吃与否,食材钱都会付的,也不会为难你们的。”

    “这这这……”

    朱由检很和善的说着话,妇人闻言却紧张的红了脸。

    许多人从未见过齐王,在他们眼里,齐王就应该是和那些他们能见到的官员一样,大腹便便,十分臃肿。

    然而当他们见到朱由检时,往往会很难说出话来。

    这不是因为气势,而是朱由检这厮不过二十七岁,正是年少风华的时候。

    如朱由校对朱由检的调侃一样,似自家弟弟的长相,若是科举,哪怕文采不行,但只要能进入殿试,凭借长相就能夺得状元。

    这听上去有些讥讽,但在比后世还要看脸的这个时代,朱由检确实占了很大优势。

    妇人红着脸去做饭去了,这一幕让满桂等人不由打量着自家殿下。

    不得不说,二十七八岁的朱由检单说长相无可挑剔,身材气质也出类拔萃。

    正常来说,这样的长相和身材气质,理应做一个逍遥王爷,但他却成了大明朝的顶梁柱。

    这么想着,满桂又看了旁边的四小只。

    虽然都是男孩,但那粉凋玉琢的模样让人恨不得好好揉捏一番,尤其是白到发光的朱慈烺。

    长得漂亮也就罢了,关键是朱慈烺还很有哥哥的派头,并且不哭不闹,很是听话。

    因此,在看到朱慈烺的时候,满桂和梅之焕等人都想起了自家的儿孙,一时间不由咬牙切齿了起来。

    也就在他们咬牙切齿的时候,本就在做饭的妇人将一盘盘饭菜给端上了桌。

    酸菜土豆汤,炒白菜,辣椒肉末,白菜炒腊肉……

    这四个菜一上桌,朱由检都不看就能知道,最后一个肉菜肯定是加菜,因为腊肉这种东西,不管是哪里,都是招待客人和逢年过节才会吃的东西。www.

    今天虽然是农耕节,但一个辣椒肉末也足够过节了,根本不可能一个节日吃两个肉菜。

    “腊肉是加菜吧?”

    朱由检抬头看了一眼拘谨的妇人,妇人也只能尴尬笑着。

    “如果不是农耕节,那这两个肉菜能有吗?平日里应该是吃什么?”

    朱由检和善的询问,妇人看了看四周官员,尤其是管理这个街坊的官员。

    在看到那人使了使眼色,让她如实说后,她才犹豫着说道:

    “平日里就是一个汤加一锅烩菜,吃的有些粗糙,只有过节才会弄一个肉菜,过年才会这样吃。”

    “嗯……”听到这样的话,朱由检也动起了快子,不过不是吃饭,而是将妇人准备给田里劳作家人的食盒给打开了。

    如他预料的一样,三个食盒里分别只有不到一两的辣椒肉末,以及大半的炒白菜和压底的米饭。

    那一两肉末,便是只有四岁的朱慈炤吃都不够,更别提在田地里劳作的汉子了。

    不出意料的话,现在桌上盘子里的肉末,本该是放在这食盒里面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端起腊肉,将腊肉和肉末都分别扒到了三个食盒里,只给桌上留下了宁夏府百姓平常能吃到的一个炒白菜和酸菜土豆汤。

    “这样就可以了,你不要紧张,先去给田地里的家人送饭吧。”

    朱由检将食盒盖好,笑着示意妇人可以离开了。

    妇人在这里待着确实拘束,因此也不管家里东西会不会丢失,只能把三个食盒和三袋水囊装到背箩里,背着背箩走出了自家。

    在他走后,梅之焕也开口说道:“殿下,要不让随行的庖厨买些菜?这有些太过寒酸了。”

    “是啊殿下!”梅之焕的话赢得了李自成的认可,他可以接受自己这么吃,但他不能接受齐王这么吃。

    他们二人开口后,人群里的许多人都跟着开起了口,无非就是劝朱由检加些肉菜,哪怕不为自己,也为了四小只。

    唯三没有开口的,便是了解朱由检的满桂,和亲眼见证这一路的陆元高,以及站在角落的朱辅炬。

    如果说满桂和陆元高是了解朱由检,那朱辅炬就是觉得很虚假。

    他并不是觉得朱由检虚假,而是觉得这一幕太虚假了。

    这样的饭菜,即便是朱辅炬上一次吃,那也是在六年前了。

    从北山血战他被升官之后,他的饭菜也常常会有一个肉菜。

    即便这样,他在军中也素以简朴而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样的饭菜让朱辅炬来吃,除非是很饿的情况下,不然他是没有胃口的。

    但与他想的不同,当着众人的面,朱由检动起了快子,他不仅吃了,而且吃的很香。

    “这菜也没有卖相上那么差,味道还是不错的。”

    朱由检津津有味的吃着,四小只见状也分别动快。

    出乎众人的预料,四小只都吃的很香,没有了在张家口镇时的挑剔。

    当着众人的面,朱由检父子五人把一菜一汤吃干抹净,等朱由检擦完了嘴后他才说道:

    “四年后我还会来,希望到时候宁夏的百姓能过上刚才那两荤一素一汤的饭菜。”

    “即便不行,那每日吃一个肉菜总归不难吧?”

    朱由检看向梅之焕,梅之焕却苦笑道:“殿下,您这就有些为难下官了。”

    “您若是把拖拉机匀给下官几万台,那下官绝对能保证,但就眼下来说,怕是不行。”

    “拖拉机没有,三万头耕牛倒是有,要不要?”朱由检难得打趣,梅之焕闻言也立马露出笑脸;“要!自然要!”

    “那就如此说定了,四年后我再来,希望届时百姓能每日吃上一个肉菜。”

    说罢,朱由检站了起来,他让陆元高在桌上留下了一枚百文钱币后便带着百官离开,离开时还不忘帮妇人关上了门,一推就能打开。

    吃饱喝足,他们在城里走动了起来,但比起丰州还能有一些商人旅客来说,宁夏城里不事农业的人很少。

    因为人太少了,因此在逛了几圈后,朱由检来到了城头,眺望着在田埂上坐着吃饭的百姓。

    或许是这样看很不尽兴,朱由检换了一身农忙的短衣蓝裤,让陆元高把四小只送去驿站的同时,他带着满桂几人就扛着农具出了城。

    他们这几人皮肤有些有黑,因此倒也没有引起别人注意。

    注意到他们的,都开口调侃他们这个点才出门农忙,怕是秋收种不出多少粮食。

    对此,朱由检只是一笑,就带着人绕了几圈,找了一群聊的正开的农夫,在他们旁边坐下。

    他们之所以聊得开,是因为一个识字的农夫正在拿着《大明报》,说着上面的各种事情。

    在说到齐王鼓励农民造反,并且举例陕西民变的事情时,他们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或许对于江南的百姓来说,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造反,为什么不能好好农忙生活。

    但是对于这群陕北迁移过来的百姓来说,他们只痛恨当年自己为什么没提前造反,那样的话或许他们能更早的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当然,叫好之余,许多人也聊起了齐王,并且好奇齐王会不会来宁夏看他们。

    说这些话的人,殊不知齐王就在他们背后坐着,并且时不时发笑。

    直到正午最热的时候过去,农夫们都准备回到田地里干活时,朱由检才起身带着满桂他们返回了城里。

    他回到城门楼,继续向下眺望农忙的百姓们,笑了笑后也换衣返回了驿馆。

    这一过程对于一直跟在其身后的朱辅炬来说冲击极大,他回想起了自己走来的一路,以及在镇远关时询问自己是否见过齐王的那些新卒们。

    “朱军需,您说齐王长什么样……”

    “朱军需,您见过齐王吗?”

    “朱军需,您……”

    一时间,曾经的面孔一一在朱辅炬脑海中出现,甚至他过年回家时,父母询问他有关齐王事宜时的画面也陆续出现。

    当时他的回答很模湖,因为他也不了解齐王是个什么样。

    他只在北山血战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统治者的争斗,以及战后那家家户户的悲戚。

    只是现在,时过境迁,他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近距离看到了较为真实的齐王。

    没有上位者的跋扈,也没有高官的腐败,有的只是一个除了相貌外平平无奇的举止。

    他好似不是齐王,只是一个权力大一些的平头百姓……

    带着这种感受,若是还有人询问他齐王是什么样,那朱辅炬的答桉或许会变一变。

    “齐王啊……”

    看着走下城墙,渐行渐远的齐王背影,朱辅炬不自觉的看向了城外劳作的百姓们。

    或许有这样的一位贤王执政,是他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