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86章

    第386章

    “哈哈,以你李子忧的才智,这诗作不是随手拈来吗?不如今日便以这玄都观的桃花,给老夫二人赋诗一首,如何?”

    “不错,李子忧你的诗作,如今可是在长安城中四处传唱,不知今日能否现场给老夫赋诗一首啊?”

    两位老者的话说完,李忘忧还没回话,却又听不远处那几位士子发出一阵嘲笑之声。

    “哈哈,兄台,你听见了吗?这老头居然要让那青口小儿做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诗作什么时候,成了田舍郎们也能做的了?”

    “更滑稽的是,居然还说这少年郎的诗作长安闻名,真是笑死个人,这几个田舍郎真的知道什么叫诗吗?”

    “还长安城中四处传唱,某来长安一个月有余,怎么从未听说过什么李子忧写的诗?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当着我们的面,居然敢说诗作,哈哈,怕是还不知道我等便是今年春闱的进士科举子吧?”

    进士科是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除了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进士科更看重考察诗赋。

    在唐朝,进士考试可以由世家门阀在考前公开推举,称作“通榜”。

    《旧唐书·薛登传》如此描述:“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上启陈诗,唯唏咳唾之泽;摩顶至足,冀荷提携之恩。”

    说得便是像这几位士子一般,苦心巴结权贵,以期获得青睐,从而获取科举及第的士子。

    而这几位士子,便是投卷太原王氏后,被太原王氏准备推荐给主考官“通榜”的士子。

    能被太原王氏接纳,这几位士子在诗赋方面却也有几分本事,所以听闻两位老者夸赞李忘忧诗写得好后,才会如此出言讥讽。

    在他们看来,这几个田舍郎在他们面前谈论诗赋,根本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