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四十七章 族谱

    “主子,您就是太好脾气了,若是在旁的府里,早不问青红皂白,将厨房嚼舌头的那一干人都打一顿板子然后发落出去了,您倒好,还给她们好脸色看。”

    跟在慕嫣然身后进了一心堂,紫月一边取过了扇子给慕嫣然打着,一边撅着嘴嘟囔道。

    还未等慕嫣然说话,身后,紫云走过来沏好茶端给了慕嫣然,转过头斜了她一眼说道:“都打发出去了,日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紫月姑娘下厨不成?”

    遭了姐姐的奚落,紫月不敢回话,缩了缩脖子,那故作委屈的模样,让慕嫣然看着发笑不已。

    主仆几人说笑着,帘子掀开,贺启暄进来了,怀里还抱着脸蛋红扑扑的珠儿。

    一脸讶异,慕嫣然看着贺启暄嗔道:“悄无声息的,竟让你把珠儿给抱走了。”

    笑呵呵的将珠儿放在软榻上,贺启暄戏谑的问道:“王妃发威了?”

    贺启暄在内书房自省多日,如今想通透了,心里自然不再执着于此,这几日府里的传言,他也听了许多,却愈发明白了这是永成帝的一番良苦用心,此刻打趣起来,话语中更带着几分轻快,几日来闷在心里的郁结尽数烟消云散。

    两人说着话,不一会儿,小贵子进来回话道:“主子,帖子已经送过去了,文府说,会好生筹备着,恭候殿下大驾。”

    再过几日便是中元节了,第一次到文府拜见三老太太时,她便说要去家祠里给文府祖先上柱香,贺启暄心里有事,未想那么多,便应下了。那会儿的三老太太,一心想着贺启暄是文家的外孙,怕是忘了贺启暄却是皇子,除了天家宗祠。哪怕文府是外祖家,又岂是贺启暄这样身份的皇子可以拜祭的?

    而贺启暄,一心想着在族谱中为宛贵妃添上一笔,两个人怕是就此想岔了吧?

    此时的习俗。家谱一般只记录族人的女性后代,所以通常意义的家谱中,只会写到某人有女名何,见识了三老太太对自己和慕嫣然态度,再想起她提及大舅父时一脸不喜的古井面容,而大舅父一家又搬至总督府居住,贺启暄顿时知晓。三老太爷的原配燕氏,以及燕氏留下的一双儿女,怕是不得三老太太欢心的。

    如今,故人已逝,从前的情形,再无谈及的必要,可贺启暄却固执的认定,文氏族谱中关于宛贵妃的那部分。却绝对不能只是文素心这样一个简单的名讳。

    是故,贺启暄愈发下定决心,外祖母燕氏。和母亲宛贵妃的名讳,必定要是文氏族谱中仅次于皇后的辉煌所在,绝对不容后人小觑。

    “到时,三房那边,怕是又有一场不小的风波。”

    慕嫣然轻声说道。

    “该我的,便都要恭恭敬敬的捧给我,不该我的,便是他们敲锣打鼓的送给我,我也绝不会要的。修完了族谱,我与文府再无瓜葛。从今往后,便只当是一门寻常的亲戚吧,不过,舅父”

    提起文嗣逡,贺启暄的神色中,有些难以捉摸的揣摩。

    文府大房正屋内。大老爷看着手中的帖子,脸上颇有些晦暗不明。

    “爹,您说宣王此举,是想做什么?莫不是真应了咱们从前的揣测吧?”

    大老爷将手里的回帖恭敬的递给坐在上首处软榻上的大老太爷,一边轻声问道。

    浑浊的眼眸在回帖上来回扫视了一遍,大老太爷撇了撇嘴道:“可不就是那个盘算?想为了淑敬皇后,让咱们重修族谱呢。”

    淑敬皇后是文府的女儿,如今又是以皇后之尊葬入帝陵,按说,族中有这样的女儿,是莫大的荣耀,可大老太爷和大老爷的面色,此刻却着实高兴不起来。

    “爹,一门不出二后,这也是当年月儿嫁做正妃后,娘特地进宫和月儿说过的。要不然这些年,三房的素心又怎会一直居于昭仪之位?圣上专宠,素心以皇贵妃之身薨逝,又享了皇后的谥号,可文氏族谱中若是一门两后,这后上族谱的月儿可不就吃了亏?”

    大老爷情急的说道。

    “宣王到底年轻,这族谱,可不是说上就能上的。哪家的世家大族,不是恰逢大事变革才重修族谱的?他虽是藩王,可文府之事,却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大老太爷眼中精光一闪,看着儿子沉声说道。

    “儿子明白了。”

    心内豁然开朗,大老爷点头应下,闲聊了几句后退出了正屋。

    七月十五当日,晌午时分,贺启暄一身皇子正装到了文府,看着乌泱泱跪在门前接驾的文府众人,贺启暄未多言,叫了起后,跟着文氏族长,大房大老爷身后去了文氏家祠。

    看着身后两手空空的众人,贺启暄掩下了唇边的笑意,直到大老爷谦让着请贺启暄进家祠时,贺启暄才一脸不解的问道:“族长这是让本王跪拜文氏祖先?”

    贺启暄的话,顿时,惊愕了身后的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