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六五章 耗材对耗材

    第365章皇国兴废,在此一举

    亚美尼亚表忠心的目的很简单……

    就在为了商业权。

    他们是西亚和中亚最主要的商业民族。

    至于犹太人则需要在君堡陷落后才因为在攻陷君堡过程中出了力,得到奥斯曼人的保护,并在之后因为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打击,靠着奥斯曼海军帮助大规模向奥斯曼帝国迁移,并在奥斯曼苏丹扶持下,逐渐控制了地中海沿岸的奥斯曼贸易。

    但亚美尼亚依然是中亚和西亚的商业控制者。

    奥斯曼帝国的商业基本上就是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希腊人控制。

    一般来讲他们这个体系的世俗君主,都喜欢扶持这些异教徒来控制商业,因为作为迪米他们需要缴纳重税,可以让世俗君主获得更多利益,毕竟也不能指望喝发酵葡萄汁吃短鼻子象的家伙们有太高节操。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异教徒过得比同教兄弟还好,最终引发普遍的仇恨,当君主们能压制时候就压制,压制不了时候就放任杀戮,然后趁机把这些养肥的家伙宰一遍。

    很常规的套路。

    我大清也喜欢这样对付盐商和士绅们。

    但这些商业民族也不在乎,反正杀完之后世俗的君主们还是得靠他们赚钱。

    只要杀的不是自己,那就继续歌来继续舞。

    然后历史就在一遍遍重复中向前,

    而现在朱棣的强大武力,明显让亚美尼亚人看到了自己开拓更广阔市场的好机会。

    信仰并不重要。

    民族也不重要。

    只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得到杨丰的器重,亚美尼亚人已经可以直接到大明贸易,也就是说源头以及到河中的运输线已经畅通,虽然还有帖木儿这个障碍,但他们又很清楚帖木儿根本蹦跶不了几天了。仅仅朱棣带着一帮杂牌,就已经把帖木儿逼到目前这种困境,那么真正的大明是如何碾压就不用说了,那些去过大明的亚美尼亚商人无不在传颂大明的强大。广袤无边的疆域,让人仰望的人口规模,强大无比的军队和那个被传说成祭祀王约翰的男人,这些汇聚在一起,帖木儿拿什么抗衡,就凭他那些连大明一个亲王都无法战胜的军队?

    据说大明这样的亲王可是有十几个。

    所以对于亚美尼亚来说,他们的未来就靠大明了。

    当然,朱棣同样需要他们……

    需要他们的钱。

    朱棣很清楚大明至少在他可以预见的未来,也很难向西方有太多移民,光安西和北庭,就需要至少几十年才能用移民填充起来。

    但他向西方的开拓可等不了那么久。

    他的护卫是他的身体,但他还需要两只手,一支拿着刀去为他杀人,一支拿着货去为他赚钱,杀人的刀已经有了,昭圣军就是最好的打手。

    那么赚钱的手呢?

    当然是亚美尼亚人了。

    这个民族处于四面皆敌的环境,没有强大的势力保护分分钟被撕了,而朱棣能给他们提供保护,他们的商业能力更毋庸置疑,以后亚美尼亚人源源不断给他赚钱,而他靠着这些钱扩充军事实力,然后不断向西开拓。同样他的开拓也给亚美尼亚人打开更多的市场,赚更多的钱,支持他扩充更强军力,就这样一个对西方来说噩梦般的集团步步向前。

    完美。

    输了一阵的巴耶塞特,并没意识到朱棣是在摧毁他手下的士气,在接到朱棣的邀请后,他很爽快的同意了第二轮交战。

    甚至他更喜欢这种交战方式。

    他的军队真就像朱棣所说,本质上就是乌合之众,除了他的自己的耶尼切里禁卫军,西帕希骑兵,卡普库鲁骑兵,阿金西骑兵,征召的阿扎普步兵,剩下塞尔维亚人,白羊土库曼人都只是附庸势力而已,前者还是过去的敌人,后者也不是朋友。甚至不只是他们,构成他军队主力的,一样也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上一个个贝伊们,后者对他的忠心同样也是极其有限的。

    奥斯曼帝国的确发迹于安纳托利亚高原。

    但是……

    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奥斯曼系贝伊们造苏丹陛下的反那也是常规操作。

    朱棣的这种交战方式,可以让巴耶塞特在掌控大局的情况下,进行一场场小规模战斗,确保不会出现局势的失控。

    他有八万大军。

    这样一支大军,如此复杂的构成,能不乱就已经胜利一半了。

    当然,关键是之前的交战并没让他看到明军的绝对优势,他承认这些头上顶着鼠尾巴的士兵很悍勇,但他们战胜的是塞尔维亚人,本来就是奥斯曼征服的手下败将而已,如果他出动的是他的西帕希骑兵,说不定也就打赢了。所以下一场战斗他选择了出动他的西帕希骑兵,而朱棣依然没有出动护卫,而是交给了脱脱迷失。

    后者出动他的嫡系,也就是从西伯利亚带领的,两支精锐骑兵并没搞什么花哨的。

    双方装备水平,战斗力都是同一级别的。

    撞上去混战呗!

    而就在此时,遥远的南疆。

    风尘仆仆的杨大使,正在于阗埃米尔或者说大明疏勒宣慰使所属于阗长官司长官,还有甘肃都指挥使司所属阿端卫指挥使的共同迎接下,带着他的三万大军进入阿端卫城……

    其实这两家就是原本的西于阗和东于阗。

    或者现代的和田和于田,前者是埃米尔后者是佛教的撒里畏兀儿,在杨丰上次西征后,这两家原本互相杀戮的势力全都老实了,然后以策勒为界,西边属于于阗长官司,东边属于阿端卫。但阿端卫属于卫城,而且属于甘肃都指挥使司直属,所以朝廷在这里有一个汉人千户所,然后有银行,有陆关,所有和印度的贸易必须在这里办理手续并交税。

    所以倒也成了商业中心。

    但阿端卫指挥使还是哈密王系统的蒙古人,上次西征时候也凑了两千骑兵跟随哈密王。

    从这里一直到哈密,总共有七个这样的卫。

    指挥使是哈密王家族的蒙古人,都是察合台后代的台吉,属民是佛教的蒙古人或者撒里畏兀儿,然后为朝廷维护到印度的贸易线,属于甘肃都指挥使司统辖。

    “军需准备好了吗?”

    杨大使看着他面前跪伏在地的两个家伙。

    “大使,小的已经宰杀一千头牛,五千只羊,并熏制为肉干,还有五千斤乳酪以备王师路上食用。”

    阿端卫指挥使赶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