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六十四章 三人行

    蔡氏立时说道:“甚好。”

    杜利娘对空儿和茮儿说道:“你们俩且在这桥上边儿四周先玩会儿,娘和外婆下去河边和那几位婶婶说会儿话。”

    空儿和茮儿齐声应了个“是”。

    蔡氏的模样看上虽苍老,但她实则才五十多岁。

    杜利娘实则也才二十多岁。

    两人下了桥边立时便和那三个洗衣裳的村妇打招呼。

    “三位大妹子,早啊!”蔡氏笑容满面地说道。

    “三位姐姐好,我和我母亲是近些日才搬来我们这钱家庄的,”杜利娘笑着说道,“我们对这儿也不熟,今儿太阳好便出来走走看看,可巧便遇上几位姐姐了。”

    三个村妇齐齐抬头看了这母女俩一眼,皆是报以友好的笑容,只是并未再多说其余的话了。

    那三个村妇原还是有说有笑的,这蔡氏和杜利娘一来,她们便什么也不说了。

    天儿冷,这场面更有些冷。

    蔡氏顺势便在河边找了块干爽些的石头坐了下来。

    杜利娘干脆走到三个村妇身边,说道:“我来帮几个姐姐洗衣裳吧!”

    她卷起衣袖说干就干,拿起离自己最近的衣物便搓洗了起来。

    距离她最近的村妇叫祥子嫂的,立时抢过衣物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无妨,我今儿闲着也是闲着。”杜利娘趁势说道,“几位姐姐,实不相瞒。我和母亲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也没有几个朋友。这实在是无趣的很。几位姐姐若是不嫌弃的话,就交了我这个朋友吧!”

    蔡氏立时帮腔道:“是啊。几位大妹子,我们寻亲不遇,多亏了钱老爷怜悯,将我们收留。我们日后怕是要在这村子里长待的了。”

    杜利娘此时又将祥子嫂手中的衣物拿了回来在手中认真搓洗。

    “呵呵呵,我的好妹子,这衣裳不是这样洗的。”祥子嫂说道,“你不用这样客气了,还是我们自己洗吧。不知妹子怎么称呼?”

    杜利娘说道:“我叫杜利娘,那边石块上坐着的是我母亲蔡氏。实不相瞒,我以前确实不太会做这些事情。如今我也是一点点学着做,今儿遇上了几位姐姐正好可以教教我。不知几位姐姐怎么称呼?”

    祥子嫂说道:“你叫我祥子嫂便可,我身边这两位一个是强嫂,另一个是其嫂。”

    杜利娘立时起身向三位村妇行礼。

    三位村妇平日里都是大大咧咧惯了的,她们哪里见过这样客气的人儿?

    是以杜利娘的礼数让她们十分受宠若惊。

    蔡氏一见有门儿便适时说道:“利娘,我上去桥边看看那两个小子,你且先和这几个大妹子聊着。”

    杜利娘应道:“是。”

    蔡氏起身慢慢地爬上了桥。

    祥子嫂此时细细看了看杜利娘,见她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一双手也是犹如初春才冒出头来的白笋尖似的。

    她说道:“想来这位杜妹妹以前是享惯福的人。如今这外边儿世道乱了,才被迫落难的。”

    杜利娘闻言,立时说道:“祥子嫂果然冰雪聪明,您真是说对了。我和母亲此番千里迢迢过来,便是想来钱家庄投靠我那大侄子的。谁知他竟不在这儿了,好在钱老爷将我们娘儿几个收留,否则我们都不知能撑到几时。”

    “唉,”祥子嫂说道,“钱老爷确是个大善人,你们娘几个幸好遇上他了。杜妹妹,不知你大侄子叫什么?生得什么模样?或许我们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就是啊,”另外两个村妇亦是说道,“我们都可以帮忙打听打听。”

    杜利娘立时行礼道:“那我就先谢过几个姐姐了!我那大侄子五官端正,皮肤有些黝黑,个头高高瘦瘦的,名叫杜靖泠。不知几位姐姐可曾听闻过?”

    三位村妇听后皆是一脸茫然地摇头。

    杜利娘见状不免有些失望。

    她只好说道:“这也不打紧的,找不到他许是天意吧!这好在我和母亲如今总算有个栖身之所。”

    “也是。”祥子嫂用棒子打了几下衣裳,说道,“妹子想开些。”

    这时其嫂忽然停下搓洗,抬头说道:“杜妹妹的大侄子我是未曾见过,可经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我们钱老爷的侄子和你的侄子长得还挺像。只不过可惜了,那是钱老爷的侄子。”

    “竟有此事?”杜利娘的心头不禁一沉,她又说道,“被姐姐这么一说,我都想见一见了。”

    强嫂对其嫂说道:“你见过?”

    其嫂说道:“我远远地见过那么两次,那钱二公子经常跑去找老徐家的那个傻丫头阿粮。”

    祥子嫂说道:“那丫头现如今可不傻了,总是惹得那钱府的两位公子隔三差五地跑去找她。”

    强嫂忽然表情八卦地说道:“呵呵,前些日子阿粮还直接倒在钱大公子的怀里了……我可是看得真真的……简直……呵呵呵……”

    “他们还真是真是……那像什么样子?”其嫂偷偷瞄了一眼杜利娘,说道,“算了,我们也别在背后说人了。万一叫钱府的人听了去,回头我们可都要被钱老爷责罚的。”

    祥子嫂忙点头说道:“嗯,不说了,不说了。”

    杜利娘也笑着说道:“对啊!我们聊点儿别的。这钱家庄想必是岁月悠长了吧?”

    强嫂笑着说道:“那是的,妹子你说对了。我们这钱家庄少说也有一百年了,是自太祖开国以来就有了。”

    杜利娘说道:“哦……那可真是个风水宝地了。”

    其嫂看了杜利娘一眼,笑问道:“妹子来了钱家庄几日了?可还住得惯?”

    杜利娘回道:“我们娘儿几个来这有三日了。钱老爷是个大善人,他将我们的一应生活都安排得特别好。”

    “哦……”其嫂若有所思地笑道,“那真是好。回头多走动走动,一回生二回熟。我们这些衣物也洗得差不多了,该拿回家门口去晾晒了。”

    祥子嫂和强嫂亦是做如是说。

    杜利娘立时起身说道:“那我也去找我母亲了。我那两个调皮的小崽子指不定又在哪里闯祸呢。”

    强嫂说道:“那我们一块儿上去。”

    “好。”杜利娘说道。

    四人缓缓离了河边,沿着石梯上到了村里青石板路上。

    一辆马车雄赳赳气昂昂地赶了过来,马车两旁还跟着十几个护院。

    护院们护着马车从她们身边经过,朝村口的方向去了。

    杜利娘想看看着马车里坐了什么人,可车门车窗都关得十分严实。

    她渐渐有些出了神。

    因这马车的车头拴着两匹骏马,委实气派,她从前未有见过这样的。

    强嫂见杜利娘的表情有些呆,便笑着说道:“第一回见到钱府马车的,都是像妹妹这样的神情。我们天天见,是以见怪不怪了。”

    杜利娘说道:“让姐姐们见笑了,我从前的家里也是不错的,但也没有这般气派。”

    其嫂笑着说道:“再气派也与我们无关。”

    祥子嫂说道:“那倒也是。我看这阵势,不是老爷就是钱大公子出门了。”

    其嫂说道:“应是的了。”

    当她们经过徐家小院时,强嫂指了指徐家小院说道:“这几日老徐家的烟囱都没有冒烟,我估摸着老徐应是带着阿粮去镇上了。”

    祥子嫂望了望四周,忽然压低声音说道:“搞不好是那钱大公子去接阿粮了。呵呵呵……”

    强嫂亦跟着说道:“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几个便这样一路走着一路说着。

    杜利娘忙以去找母亲河孩子为由头与那三位村妇道别。

    她决定将方才听到的繁杂消息都说与蔡氏听,然后再等天黑了悄悄潜去老徐家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