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四十八、剑灵

    “可悲,可叹啊,大将军一世英雄,既被命运纠缠,又被奸人陷害,才有这英年早逝的悲剧,但男儿生当如此,也不必遗憾了!”

    酒鬼老孙听得这段淹没千年的往事,也不禁神情肃然,为千古名将深感惋惜。

    “多谢二位对大将军的抬爱,我等军人,早怀报国之心,虽死,但能保卫家国,建立基业,纵死无憾了。”张卫队长抱拳相谢,不卑不亢间,颇有军人风骨。

    “那后来大将军之仇,可曾得报?”

    赵元康心有所动,在他思想里,特别注重是非恩怨,堂堂大汉名将,怎能白白冤死?

    “多劳兄弟费心,大将军离去之后,卫青将军病逝,汉武帝末年,年老多疑,被奸人利用,挑拨与太子的关系,终于酿出了巫蛊之案,最终太子自缢而死,卫皇后因不能自明也自尽身亡。”

    这卫队长生前常受卫氏提携,想起当年往事,不由得神色凄楚。

    “那这么说,霍家一门便从此衰落了,无人为他伸冤报仇吗?”赵元康大有惋惜之意。

    “不,也是霍门不当绝,大将军之后,竟出了一个西汉著名政治家、辅政贤臣——霍光。”

    “这霍光大人,乃是大将军的同父异母兄弟,此人韬略过人、沉稳霸气,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20年,使他成为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开创昭宣中兴。”

    如此说来,霍光的治国之才,竟可与周公相提并论了。

    但不料那卫队长,长叹一口气,话锋一转,让人背脊发凉。

    “霍光死后,其子孙不知收敛,依旧骄纵无礼,终于惹恼了宣帝,为削夺霍氏权力,宣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可怜霍氏亲族连坐诛杀者数十家,惨遭灭族大祸。”

    “虽死后追封其功绩,位列麒麟阁功臣之首,但终究霍氏一门已再难崛起了。”

    这麒麟阁功臣开创了追思旧臣的先例,后来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便是受到了这种汉制的影响。

    至于灭其满门,再平反追封的戏码,更是常见于帝王之术,如薛家将、呼家将都有类似的记载。只是一种怀柔之术,给活着的人看看而已。

    “那该死的妖道李少君最后如何了呢?”

    霍去病年轻气盛,犯了功高震主之忌,又诛杀李敢,斩杀数万匈奴精兵,结下众多怨债,固然需承担因果,但归根结底,还是这妖道做法,才让他枉死,这笔账,得算在他的头上了。

    “呵呵,恶人自有恶报,那妖道自觉有些门道,却不想遇到了一个更神通广大的人——东方朔。”

    东方朔!?

    老孙、赵元康齐齐吃了一惊。

    要说这东方朔的名头,可是不比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等人小,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将他与诸葛亮并称为智圣。

    这家伙极为神秘,亦正亦邪,狂放不羁,智计百出,于乱世中仗剑狂歌,惩治奸佞,懂进退之道,明乾坤妙法。嬉笑怒骂中,尽显人生智慧。

    相传此人极善诙谐幽默的笑话,因此,后世人将他尊为相声的鼻祖,可见其影响深远。

    说起他与李少君的斗法之事众说纷纭,归其原因,就是谁都说自己是有传承的神仙门徒,都想利用这个身份,来博取汉武帝的认同。

    两人相互试探、较量,也是武帝一朝难得一见的趣事。在多次针锋相对的暗斗中,东方朔始终略有小胜,让李少君没少吃亏。

    “东方老爷,曾利用酷吏张汤责打李少君,并出言相讥,如果你是真神仙,就不会在乎皮肉之痛,你如果大叫求饶,那就是假神仙,李少君只得咬牙硬抗,昏死过去。”

    张卫队长队东方朔以老爷相称,可见对他的崇拜,老孙听得心怀大畅,不由得抚掌大笑。

    “东方老爷,不知利用了什么神奇法术,杀牛取字,一块白布上有‘诛杀李少君’的字迹,揭开了李少君的面具,被武帝动了杀机斩杀,算是给霍大将军报了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