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八章 农场优越

    当时的农场,大多有个前缀,叫国有农场,也就是说它们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农场里面的农民不叫农民,而是叫工人,属于单位工作人员。

    与青树大队相邻,就是一个农场,叫做建新农场。属于省里直管,自成体系,有自己的田地山林,还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工厂,住的是集体宿舍,吃得是国家供应粮。

    在电影院出现的时候,他还建成了自己的电影院,记忆中可能比县城的电影院建设的还早。第一次到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到建新农场看的,大约十一二岁的样子,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给了五块钱买电影票,为此走了十几里山路。

    在此之前,看得都是露天电影,公社有专门的放映人员,骑着自行车,载着放映设备。架好设备,接通电源,前后有两个轮子转动,带动胶卷映射出画面。

    一般都在到大队部放映,每当此时,无论大人小孩,无论白天多么辛苦,都会带着自家的小凳,远远赶来,围坐电影机旁,看得津津有味。

    露天电影在改革开放之后还存在的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这时候已经变成有偿服务,是要花钱才能请到放映员的,许多生产队都请过放映队,有些人家里面办喜事,也会请放映队。

    农村没有通电之前,这样的电影,是可以通过手摇的方式放映的,尽管小但我依稀仍有些印象。

    两个转轮一束光,一块幕布一个画面,就是露天电影的记忆,或许也是一个年代的记忆,这样的简捷图案,已经成为电影的标志。

    建新农场可能与其它农场有些不同,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劳改农场,小时候就听说农场工人都是劳改犯,来自全国各地,在这里接受劳动改造。

    现在了解到了一些历史,才知道不是劳改犯,而是被划为“右派”的干部或者知识分子。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中,其中的一位国家领导人,就曾经在新建农场劳动过几年。

    在我考上初中之后,父亲特地给我和姐姐各买了一辆自行车,就读的初中远在乡**所在地,路途遥远,有自行车才方便上学放学。

    有了自行车之后,去外婆家也不用走路了。每当去学校或者是去外婆家,都要穿过建新农场。

    农场范围很大,偏远的地方,是像青年塘一样的平房,这里的居民大都和我们一样,有大量的农田山地,主要是在田地里劳作,不过他们不叫农民,而是叫农场工人。

    农场中心,则是一幢幢四五层的楼房,这里人就有了明显不同,要么是工厂里上班的工人,要么是坐办公室的国家干部。穿着讲究,一身衣服看起来鲜艳亮丽,难见破洞和补丁,脚上长年四季都穿着袜子和鞋。

    他们的生活条件明显优于附近山民,山民身上永远都是自家缝制的粗布衣服,永远有几层补丁,永远有几个破洞,哪怕是小学里的老师,身上的衣服也只是没有破洞,补丁一样存在,而且大多是层层缝制。

    山民的小孩就更显穿着邋遢,别说破洞补丁褶皱,更是时常一身尘土,裤腿之上始终粘满泥点,夏天始终是一双赤脚,冬天鞋子上始终有个小洞,露出大脚趾头昂扬,袜子不但破,还有一层厚厚的污垢。

    非经历那个时代,非穿过胶鞋,可能想像不出袜底那层厚厚的污垢,是什么样子。和着了脚汗、鞋底的胶、灰尘,冬天烤火,架在“火笼”,散发出来的味道,能把一屋子的人薰倒。

    胶鞋在那个年代还有另一种称呼,叫作解放鞋,与解放军的胶鞋样式完全一样,所以才有这种叫法,不管大人小孩,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晴雨寒冬,不管劳作休闲,都是这样一双解放鞋。

    宽裕一点的家庭有两双换洗,多数人只有一人一双,非到破得不能再破,是不会买新鞋的,即使买了新鞋,旧的解放鞋也不会丢掉,还会补丁接着补丁,一层层缝补。

    称作胶鞋是因为鞋底是胶做的,鞋帮烂了鞋底也不会烂,到鞋帮烂的实在无法穿了,鞋底还会利用起来,扎上草绳,当作草鞋,又可以穿几年。

    小孩子长得快,为了节省,大人们费尽心思,在买新鞋时,一般都选大几码的鞋买,穿在脚上空空荡荡的,就要用鞋带系紧,等到鞋子小了,还不会立即买新的,挤着脚又能穿上一阵子。

    到脚趾头实在藏不住了,鞋子的前沿被顶出了个洞,还会坚持一段时间。一般都是大脚趾顶出,常见山民家的小孩,大脚趾从鞋子前面昂扬伸出,满地疯跑疯玩。

    鞋尖穿洞,鞋帮撕裂,里面铺着的一层布,早就磨掉,农村泥土多,脚上汗气重,汗气和泥土在鞋底附着,奔跑中常有打滑的感觉,小孩玩心太盛,这些不会放在心上,不会影响玩耍,一天下来,袜子上必然会积下厚厚一层污渍。

    袜子一般也是粗布做的,通常也只有一双,没有换洗,大人忙碌劳累,也没有功夫天天清洗,几天之后,污渍积累,就会形成厚厚一层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