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一百八十四章 论功行赏(三)

    辽国正使萧孝穆此时已经派人打探了宋军前线传来的军情谍报,他得知了辽军大败的消息,一时大惊失色,顿时坐在太师椅上发呆起来,此时他的脑子乱成一团,竟然失了主意,乱了分寸。

  而副使吴叔达此时说道:“薛大人,我大辽军队参战的都是精锐之师,怎么会一下子就折损了近八万人呢?是不是大宋搞出来大虚空的捷报来,打击我们使团的士气,好让我们自乱阵脚。”

  萧孝穆听后说道:

  “吴大人,我倒觉得这次宋军的捷报十有八九是真的,毕竟这么一个大捷,是大宋建国六十多年来,战果最为卓著的一次,料宋军主帅种世衡断不敢弄虚作假的,毕竟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因为这次破天大功,大宋朝廷肯定会核查的,而且我听说大宋的枢密副使章得象也在前线监军,所以咱们大辽的精锐之师真的是凶多吉少。

  我也劝过皇上,不要冒然和大宋开战,虽然大宋军队的战力孱弱,但是大宋的国力富饶强盛,虽然宋军的进攻能力不足,但是它防守能力强悍呀。所以咱们大辽一时可能占了上风,但是要速战速决,不能和宋军打持久战,毕竟我们消耗不起。”

  吴叔达说道:“那样我们大辽的山前五州和长城以南之地岂不危险了,这次不光得不到关南十县,甚至连整个南京道都要尽丧于大宋之手了。

  我们们还和大宋怎么谈判了,到时我们就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两人也是失了气势,所以这几日到没有到大宋朝堂上寻晦气,而这时前线辽军也传来军报,军报上所呈报的军情就是前线辽军大败,其主力损失殆尽。整个南京道就像一个被剥光了衣服的少女,任凭宋军肆意施为,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了。

  更严重的消息还在后面呢,又从中京传来了良妃在行宫中挟持太子、欲加害皇帝的消息,两人一听顿时都呆若木鸡,直觉得就像天塌了一样,他们感到了事态已经是不可控制了,大辽将陷入分裂了。

  毕竟大辽存在着两股势力:就是帝后两股势力,而且后族几乎享有和皇族对等的特权,是仅次于皇族的特权世家大族集团,他们的活动状况,对辽国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能左右辽国的朝政。

  后妃能参与朝政,喜用本家族的成员,现在良妃的弟弟萧徒姑撒为西京留守,掌握着十万精兵;

  后族还拥有一些重要官职如北府丞相等职的世选之权,在实际的任官中,后族世选官员(可是为后族的党羽势力)的资格上拥有绝对的优势;由于良妃萧耨斤是太子的生母,所以有些投机者都聚集在她左右,引以为靠山,俯身为党羽、走狗,他们遍布辽国朝野,羽翼渐丰了。

  同皇族一样,后族成员即可充任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职,也可以出任一些小部族的官职,所以萧耨斤培植的地方势力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后族所属的帐分,其官职都有本后族的成员担任,外人一律无权出任。

  所谓“宫帐”,“宫”指斡鲁朵,亦称宫分、宫卫;“帐”指辽内四部族(包括遥辇九帐、横帐三父房和国舅五房),亦称帐分、帐族。

  而且后族作为支持辽皇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军事上还具有统领部族兵和拥有私兵的特权。就部族兵的统领权来说,同皇族宫帐一样,国舅帐的部族兵的各级将领均有后族的家族成员来担任。后族拥有大量的奴隶和属臣或者其他依附势力,可以组建“家兵”。

  所以两人都是觉得大辽将陷于危局之中了,当下的任务是先攘内,毕竟现在后族权势已成,特权大大加强了;朝中重大的政治、军事事件都会开后族的参与;它们现在已经对皇权造成了极大威胁和破坏了,一旦后族发动叛乱,大辽将陷入战乱之中,甚至会造成分崩离析,国将不国了。

  这时萧孝穆说道:“吴大人,天不佑大辽呀,现在大辽定会乱象丛生了,若是处理不好叛乱。大辽定会一蹶不振的,到那时大辽将会硝烟四起,分崩离析的。”

  吴叔达一听,也是垂头丧气,迷不知其所如了,直在那里长吁短叹,如丧考妣一样。

  不时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就传来了圣旨,首先宣布萧耨斤为叛逆,昭告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其次让辽使和大宋促成和谈,达成停火协议;希望大宋恢复国境线原状,从而从大辽境内撤军,最不济也要让大宋退还山海关。

  和辽国使馆内愁云惨淡的情景相比,大宋朝廷上下一片喜气洋洋,他们已经看到了光复幽云十六州的希望,最起码山前八州之地可先期收复了。

  又过了半个月,到了天色三年的腊月了,辽国正使萧孝穆几次想拜见大宋皇帝,都被拒之门外,大宋朝廷对他们的态度日益冷淡,只能见到礼部的官员,朝中大佬都避而不见。

  他虽然气愤不已,直恨得牙痒痒,但是也是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