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章 吃定董事长的CEO

    而想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那就必须先对整个十六世纪的世界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地理这个没话说,千百年来都一样,郭大路也没本事去翻江倒海把太平洋填平咯,有那本事这任务倒简单了,所以主要是看政治、军事、国家、科技水平、人口、民生、金融、工业、农业、教育水平等等,想想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人对世界的影响肯定不止百分之三十,但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自己只有三年!三年!艹她奶奶的三年!

    那就先从大明朝看起吧,怎么说自己穿过去的那个点就在大明境内呢,改变就只能从那里开始。翻开史料,各种文章,数据,人名,繁体字生僻字等等,看得郭大路是头昏脑涨,这叫人如何下手?

    不过,综合浏览一遍之后,郭大路还是有个感觉,那就是大明朝貌似很强很发达很先进,这样的国家可为什么会被偏居东北的满清给灭了呢?很没道理啊!

    不过,先不管这个事儿,郭大路歇息一阵后,决定先从自己能理解的几个方面入手,先搞清楚军事问题。

    大明朝实行的是卫所制,在全国各地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从征调发,无事则还归卫所。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在嘉靖年间,应付倭寇之乱时,将领戚继光在江浙地区采用招募民兵加以训练的方式,来取代不堪的卫所兵。正因为明朝正规军卫所军的不堪用,故这些民兵,成为在明朝后期逐渐担负起维持明朝有效统治的作战部队,而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戚继光的召募以江浙人为主的戚家军、李成梁李如松父子麾下的辽东铁骑及袁崇焕所召募以辽东人为主的关宁铁骑。

    这就明白了,感情大明朝空有百万军队的名称,结果拉出来一看全尼玛是农民,怪不得跟满清作战屡战屡败,最后被灭了呢,这换谁来领兵都一个样啊。

    那自己该怎么办?简单的想一下都知道,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最起码自己得有一个巨大的影响力才行,想要影响力巨大,那就得成为一方诸侯势力才能最快的对世界展开影响,一个人一张一张的去发传单倒是比较低调,但有作用么?

    但,所谓树大招风,先出头的椽子先烂,身怀重宝过闹市的稚子,怀璧其罪这些自古的道理教导我们,没有强大的自保能力就别跳出来装逼,否则必被雷劈。

    拥有军队就成了郭大路的必选。

    好吧,军队这一条√上。

    这一条过了之后,郭大路有开始找政治方面的资料,不是说一切战争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么?不过,看了之后郭大路有点懵,这跟他想的不太一样,难道说明朝廷设置一些管理部门就算政治了么?算了,这个问题没帮助,放过一边去。

    再看经济方面,农业,工商业,城市化,人口。郭大路眼睛都瞪圆了,只想对崇祯皇帝说一句“咱能别这么闹嘛!”,怪不得有那么多人造反呢,这江南鱼米之乡都特么不种粮食了,全特么跑去改种经济作物去了,江南的粮食都要从别的地方进口,这再赶上地球感冒害个小冰川气候,全国的粮食都减产,能够吃嘛?难道说大明朝的朝廷或者官员什么的就没有一个人明白什么叫做耕地红线么?这反造得不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