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八章:好诗!

    “写的真不错。好诗!好诗!”

    王腾看着自己的杰作,那密密麻麻一列列别致的小字,十分满意,已然自醉。

    他觉得别人在看见自己这本《王腾诗集》的时候,也会惊为天人,发出同样的感叹。

    刚过正午,薛掌柜忽然进门。

    “大家手头工作先停一停。”

    王腾抬头,见薛掌柜晃了晃手里的一本书。

    “咱们的大主顾需要加印一百本《明善经》,给到各位的价格是千字四十文钱,但是需要大家签署一份保密契约,绝不能将明善经的内容泄露出去,有谁愿意?”

    话音刚落,书房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明善经?”

    “明教的明善经?”

    “想不到我苏烈有生之年,竟然有机会一睹明善经?”

    ……

    大伙纷纷惊叹感慨。

    “明善经……”

    王腾回忆了一下。

    这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宗教明善教的典籍,全篇有七十余万字,由十数代人共同编撰,成书于两千年前的大秦王朝,总共有六十六位作者,是一本罕见能流传千年的旷世奇书,内容不单涵盖了海内外的上古历史,更是融会了数代人的律法以及宗教文化思想,且囊括多种特色鲜明的文学手法,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甚至被秦帝称之为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单单只是一本类似《法华经》、《楞伽经》这样仅限于佛门内的宗教经典,而是一本惊世骇俗的文学巨著,连历代圣人都将之奉若珍宝。

    只是,历代皇帝为了捍卫皇权,通常都不允许《明善经》在市面上流通,甚至在六百年前的前朝开文年间,对宗教势力最为忌惮的宣武大帝,还曾极端到焚书坑儒的地步。

    焚的正是《明善经》,而坑的则是明教的儒生信徒。

    饶是如此,《明善经》依旧顽强地流传了下来。

    历朝历代对宗教的态度都比较消极,毕竟历史上打着宗教的旗号造反做皇帝的案例不在少数。

    比如大洪朝的开国皇帝,先帝洪高祖朱云常,便是靠着明教的军队推翻前朝,打下了大好江山。

    故而在大洪朝建国之初,明教也是盛极一时,在国内广传盛行,几乎成为国教。

    但这一切,随着洪高祖的仙逝而彻底改变。

    十六年前,当今皇帝朱舆登基,他对明教的态度和先帝截然相反,再次重拾对明教的忌惮,着手限制其发展。

    碍于明教对王朝的贡献,皇帝虽然不敢明着打压,但对明教一派的冷淡已是众人有目共睹。

    朝堂内,边缘化明教官员,朝堂外,多次以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阻止明教教众聚集,抽丝剥茧,逐步弱化明教的影响力。

    近年来接连推行的新政,也都是在针对明教。

    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对外发行《明善经》,只能内部传阅。

    还有为持公允,入朝为官不得信教,等等。

    这也导致《明善经》这本旷世神作,在学术圈和朝堂之内,再度销声匿迹,变得奇货可居。

    要想让一个作品大红大紫,就让它变成禁制。

    君不见往往越是十八禁的东西,越是令人欲罢不能。

    其实当今皇帝禁止《明善经》流通的这一行为,非但没让大家忘掉《明善经》,反而使得这本书在众人心中,变得愈发神秘与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