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章来历不凡的小武!

    大唐贞观十二年,西域高昌国进贡了一块价值连城的血玉石,太宗皇帝大喜,令宫中的能工巧匠把血玉石雕刻成了一对麒麟玉坠。

    并把其中的雄麒麟玉坠,赏赐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吴王李恪,之后代代相传,一直传到了李昭手中。

    雌麒麟玉坠则留在了皇宫当中,后来下落不明。

    不想今日出现在小武身上,他与大唐皇室又有什么关系呢?

    ……

    “在下李昭,正好要去长安城,船只已经安排好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即可启航,贵兄妹若不嫌弃,咱们一起同行如何?”

    “这怎么好意思呢?”

    “呵呵,四海之内皆朋友、相逢即是有缘人,两位就不必推脱了。”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多谢昭公子!”

    有免费的船只乘坐,武家兄妹自然高兴了,连连道谢之后,跟着李昭上了楼船,在一间宽敞的船舱内分宾主落座,那知刚刚落座,却响起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咕噜噜……咕噜噜。

    小武极为尴尬,小脸上布满了红霞,原来兄妹二人囊中羞涩、已经一整天没吃饭了,又在码头上弹了半天古筝,早已是饥肠响如鼓了。

    “白馍,取一些糕点过来,我有点饿了!”

    “诺!”

    出门之前,李昭啃了一整条大羊腿,如今才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其实腹中一点也不饿。

    之所以说自己饿了,是为了化解武家兄妹的尴尬!

    透花糍、千层酥、神仙糕、梅花饼、胡麻饼………满满的摆了一桌子,还有一大壶冰镇酸梅汤。

    “多谢昭公子招待!”

    “墨韵谢谢昭哥哥……好吃、真好吃!”

    武家兄妹表示感谢之后,埋头吃起了糕点,不同的是,小武淡定从容、细嚼慢咽,真可谓饿死都有个饱样!

    而他的小妹妹则是狼吞虎咽、小嘴巴撑的鼓鼓的,就像一只贪吃的小松鼠……原来小家伙叫武墨韵,很文雅的名字。

    等兄妹二人吃饱了,又闲聊了一会儿,双方略微熟悉之后,李昭开始转入正题了:“小武公子,你脖子上的麒麟玉坠,可否给我看看呢?”

    “昭公子要做什么?”

    “呵呵、别误会,因为同样的玉坠,我正好也有一个。”

    说话间,李昭解开衣领、掏出了自己的雄麒麟玉坠。

    小武面露惊讶之色,也掏出了自己的雌麒麟玉坠。

    两枚玉坠的大小、颜色、雕工完全一样,一看就是出自同一块母料,同一名工匠之手。

    它们本就是一对,分散了多年之后,终于又聚在一起了。

    它们又是如何分开的,各自经历了什么故事呢?

    ……

    “重新介绍一下,在下李昭、宗室子弟,系太宗皇帝第三子-吴王之四世孙,至于这枚雄麒麟玉坠,是太宗皇帝赐予我家祖上的。

    “在下小武,出自并州文水—武氏一族、后来移居剑南道,至于这枚雌麒麟玉坠,是则天皇后赐予我家祖父的,最后传入了我手中。”

    “哦,令祖父是?”

    “家祖上字讳:攸,下字讳:绪!(武攸绪)”

    “原来如此!”

    李昭熟读新、旧唐书,对唐朝的历史人物非常熟悉,把各种信息汇聚一起,基本上就把来龙去脉理清楚了。

    则天皇后,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她本是太宗皇帝—李世民后宫中的五品才人,故而又称‘武才人。’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地位低微的武才人,在数十年之后,掌握了军政大权,还连废显、旦二帝,革唐命、立武周,成为了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称帝之后,为了丰满自己的羽翼,一连册封了十二位武姓子侄为王,武攸绪就是其中之一,封为安平王。

    而在武姓诸王当中,武攸绪绝对是一个异类:

    首先,此人极有才干、文武双全,历任扬州大都督府、千牛卫将军等职,还曾经率军讨伐契丹部落,屡战屡胜,很是给他的姑母争了一口气!

    其次,此人恬淡寡欲、不谈富贵,别的武姓子弟拼命向上爬,他却是急流勇退、放弃一切官爵,去峨眉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中宗皇帝复位以后,开始铲除武姓诸王:武三思、武崇训、武延秀……皆死于非命,唯有武攸绪平安无事,得以寿终正寝!

    而小武兄妹,就是武攸绪的后人!

    ……

    前尘往事、已成云烟,帝王将相、皆归尘土!

    现如今,李、武两家的后人,相遇在了前往长安城的途中,以后又会引出多少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呢?

    ……

    就在二人交谈之际,船工们升起了船帆,借着风力、顺流而下,直奔长安城而去……

    楼船分波破浪,难免有一点点的摇摆,武家兄妹有些晕船,两张小脸煞白煞白的,告罪一声之后,都躲进船舱中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