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24章 又要发财了

    蓝沐轩点头,笑道:“不错,我本来想送你别的,比如折扇纸笔这些,但想着你此去边关,这些秀才公子用的东西不合适。这剑就是之前我找你要的,其中问题的已经解决了,我又找人替换了剑柄,保留样式,让人重新打造了一番。”

    “剑是好剑,就不要浪费了!”他笑道。

    “太好了!”夏君平整个人都放光了,一把抽出长剑,顿时寒光闪闪。

    这是当初蓝景澄送给夏君平的剑,故意害他的,剑柄上的宝石做了手脚,导致夏君平差点出事。夏锦瑟本来想将剑扔掉的,但夏君平有些不舍,后来蓝沐轩听说了,就把剑要了去,没想到竟然焕然一新,依旧是一柄绝世神剑。

    有蓝沐轩找人改造,临行时送给夏君平这样一件礼物,夏锦瑟也放心。

    只怕比起她给哥哥准备的一马车东西,还是这把剑最重要吧?

    一番话别,夏君平终于启程了,如果没有意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夏锦瑟都见不到他。但想到哥哥终于离开了相府这潭深水,去往祖父身边,她也放心。

    心事已了,姚姑姑的石膏也取了,夏锦瑟开始全力筹备医务室。

    蓝北辰已经知道她喝酒才能变出稀奇古怪的东西,虽然不明觉厉,但也不拦着了。只叮嘱她绝对不能喝多,更不能喝醉,夏锦瑟小心过几次,的确没有醉,蓝北辰看着医疗室里越来越多的药柜,各种类别的药物也是稀奇,也放了心。

    一个月后,医务室已经初具雏形,各种不需要用交流电的医疗工具也都搬到了这边。手术台,无菌手术室也打造好了,严禁任何人进去,就连夏锦瑟也要梳洗换衣,再换上消毒手术服,带上口罩等才能进去。

    但夏锦瑟还有发愁的事,要给蓝北辰体检身体,就必须将心电图机和ct核磁共振仪弄出来,这实在加大了难度。而且这边也根本没有电,仪器没法使用,又让夏锦瑟陷入了难题。

    如果可能,还是直接将蓝北辰带入意识空间去检查,这才最方便。可夏锦瑟试过,活生生的东西是没法带入的,除非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一时间,这棘手的问题难住了夏锦瑟,让她冥思苦想起来。

    蓝北辰倒不在意,只让她别太累着了,慢慢来就好。

    朝堂上,终于有大臣向元庆帝进言,应该确立太子之位了。国不可一日无君,不可后继无人,立太子是当务之急,才能稳定民心,稳定政局。

    以户部尚书林康年为首的一批大臣推举二皇子蓝鸿卓,礼部尚书韩和豫则连同另一批官员举荐六皇子蓝宇祁。朝堂上一提出此言,顿时群臣激动,左相夏延修也赞同六皇子蓝宇祁,说他不骄不躁,沉稳有度。

    一直甚少表态的内阁大学士左东涵却支持二皇子,难得和夏延修针锋相对。

    以前的朝堂上,夏延修说话是很有分量的,因为夏家的光环实在太耀眼了。不但夏延修身为左相,更有军功赫赫的夏老军神夏博元的荣光,连元庆帝都要给面子。

    但最近这一年,夏延修渐渐说不上话了,左东涵等人不徐不疾,举例出了六皇子不如二皇子的诸多证明,比如毫无功绩,长期游手好闲,连体型都控制不住,只最近收敛了一些……听得夏延修又急又怒。

    若非想着六皇子爱慕梦瑶,也有一争太子之位的可能,他哪会将梦瑶嫁给他,彻底将左相府和六皇子绑在一起?

    元庆帝听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不动声色,仿佛早就有了对策。等所有人说完,他才慢悠悠的道:“立太子关乎着国家社稷,不可疏忽,朕还要多想想。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新春伊始,去年的田税又该交了,林尚书,如何啊?”

    林康年一听,顿时讪讪,出列道:“回皇上,田税……田税已经收上来一些了,再过一些时日,想来还能收上来一些。”

    元庆帝脸色一沉:“每年的税收,年底就该统筹完毕,新年头呈报的,现在都已经二月了,你竟然说才收上来一些?到底多少!?”

    “只有、只有八十多万两……”林康年满头是汗,嗫嚅起来。

    “简直放肆!林康年,你堂堂户部尚书,竟然连下面官员都督促不好,去年这样,今年还是这样,朕要你来何用?”元庆帝一拍龙椅,大为震怒。

    群臣都知道这田税是个大难题,大庆田地是多,但大多都在乡绅豪门手下。而乡绅豪门是有免税的权利,这就导致了无数农人为了避税,将自家的田地也挂靠在他们名下。

    时间一长,本该交税的人越来越少,朝廷收不到田税,国库吃紧,便提高税收,导致更多的农人逃税。恶性循环,越发严重,更有一些大乡绅大地主趁机霸占了农人的田地,弄得民不聊生,越来越严重。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个大难题,轮到元庆帝手上已经越发严重,至今毫无解决办法,才让他焦头烂额,国库常年入不敷出。

    林康年这一跪,连带户部一众官员都跪了下去,再也无人提立太子之事。

    元庆帝仿佛来了气,又说到鹤城的雪灾,莱芜、东黎的干旱,还有金陵的筑堤事宜,以防今年夏季洪涝,连带工部的官员也惶恐起来,赶紧解释。

    “如此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元庆帝气恼,脸色沉沉道:“你们不是说立太子吗?哪个皇子能解决这些事,让朕看看他的能力?平时的小聪明小心机没用,朕要的是有治世之才的人,懂吗?”

    群臣哑然,鸦雀无声。

    这时,二皇子蓝鸿卓忽然站了出来,行礼道:“父皇,儿臣愿意为君分忧,田税之时困扰父皇多年,亦是大庆多年的难题,但儿臣已经有了初步计划,愿意去试试,彻底解决田税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