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7.扒房

      说起易老头的五个儿女,就不得不特别说说易三姐。


  易三姐从小就主意正,当然一开始村里人都认为她反骨。


  为何呢?


  易老头当年让易大哥跟镇上的游大夫学医  。这个时候学医不似后世那种正规的医学院学  ,都是老师傅带着学徒手把手教学。


  易三姐比易大哥小三岁,当时只有六岁,看着易大哥学医,她也要去。


  易老头起初是不同意的,怎么说呢?易老头和村里其他人家都有些重男轻女,觉得女儿家在家做做活  ,将来寻一户好人家,然后嫁户好人家靠女婿过活就行了。


  易三姐不愿,别看她当时才六岁,就跟易老头犟,甚至还绝食抗议。


  起初易老头没当一回事情,看到易三姐两天不吃东西  ,直接晕倒。易老头吓得不轻,后来想了想,也就多升米的问题。


  易家呢,易老头是个手艺人,家里成分一直都还不错,也没有受到什么冲击,日子一直过得去。


  最终易老头一咬牙,也就把兄妹俩都送到游大夫处学医。


  到了游大夫处,又遇到问题了,那就是游大夫不收女徒弟,觉得不方便。


  这下子皆大欢喜了,原本易老头就不想让易三姐来学。女孩子怎么说出来学习特别不方便,易大哥出来  ,男孩子皮实,自己来回就行了,三姐不行,他还要接送,想想都麻烦。


  那么易三姐就这样放弃了吗?没有!她从小就主意正,认准的事情那是一定要干成。


  游大夫不是不收女徒弟吗?她就跪!大冬天的,虽然说深圳的冬天比不得北方冷,然而也比现在冬天冷,她就跪在游大夫门前,任凭谁拉都拉不走。


  足足在那跪了三天,跪到她倒下,最终游师母看不下去了  ,做主让易三姐观摩学习,她负责照顾。就这样易三姐得以成功学医。


  只是游大夫对三姐始终有所保留,最终易大哥成为医生,三姐做了护士。


  后来抗美援朝了,易大哥就报名志愿军  ,支援前线,这是易家人都知道的。虽说易老头心里舍不得,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义不容辞,也就含泪送儿子上战场。


  只是等到出发那一天,易家人发现志愿军队伍里面竟然还有易三姐。


  易老头一看差点晕死过去,别看易老头有些重男轻女,他从小对儿子女儿的教育完全不一样的。


  儿子从来都是拳打脚踢棍棒教育,不听话就是揍。女儿就不一样了,易老头的三个女儿他是一根头发都没人碰过,娇养着呢。就算后来易小米未婚先孕,他也不曾打过一次。


  看到易三姐上战场,易老头那个心真的就在滴血。


  “爸妈,我走了。我要是死在战场上了,你们也别伤心,我死的光荣,也算是为国捐躯,就是不能在你们面前尽孝了。我要是活下来了,爸妈我带你们过好日子,走了。”


  易家兄妹就这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去了。


  值得高兴的事,易家兄妹虽说有都有负伤,依然走出战场,回到中国。


  回来之后,兄妹两个人自然也得到了祖国的褒奖,两人也继续奋战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


  后来易三姐嫁到省城去了  ,在广州安家了。前几年回来说是要把易老头和易妈接到省城享福。


  易老头思想传统,说什么有儿子呢  ,跟着女儿吃女婿的影响不好,易大哥和二哥自然也不愿。


  在农村有儿子的家庭  ,家里上人跟着女儿过,那要被村里人笑话戳脊梁骨的。于是易老头他们也就偶尔去小住几日,不曾长住,也就是早年易三姐生孩子,易妈去给带了五个月,这算是长的了  。


  易家有什么大事情,都要拍电报通知易三姐,别看她只是老三,家里大事情都以她的意见为准。


  这不易三姐风风火火的就赶回来了。


  这也是易小米初次见到传说中的三姐。


  三姐打扮还挺时髦的,脚蹬小凉鞋,上身白衬衣,腿套黑西裤,一派职场丽人的打扮。


  易小米注意到易三姐只有九个半手指,后来才知道另外半指是在朝鲜战场上被冻掉的。


  “离婚?就她!省省吧,小妹我看你也别折腾了,赶紧收拾收拾跟韩德厚回家吧,就你还离婚,别回来害人了。”


  没想到易三姐一开口就是这个,易小米知道原身以前性格不讨喜,没想到这么不讨喜。


  “三姐  ,我要离婚的。我这日子没法过了。”


  “没法过了?你还知道日子没法过了!那就忍着呗,反正人是你自己挑的,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你现在离婚?住啥?吃啥?是不是还要带上婷婷来彰显你伟大母爱!谁给你擦屁股  ,谁给你兜底!”


  易三姐带着怒气的,一旁的易妈看不下去拉了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