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杜鲁门管理下的牧场 2


    全自动的输送带会给每头牛带来符合自身营养结构的饲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吃完。

    吃完了精饲料的牛儿们,会听一会音乐,还可以洗一个澡,站在固定的地方清理肠胃,把屎尿清空。

    清洁系统会把牛的排泄物,迅速的整理干净。

    大家都使劲的用鼻子嗅了一下,宿舍里,牛粪的味道根本就闻不到。

    或者,能够在空气里嗅到一丝这样的味道。

    杜鲁门自豪的说

    “我们最新的计划是,加装空气传感器,调节空气中氮气,氧气等的含量,以及温度和湿度。对任何会产生有害细菌的环境,先行灭绝。”

    蔡国清楚,以后,传感器成为了养殖的必备,人依靠感官养殖的年代过去了。

    杜鲁门

    “你们也5分钟的时间自由的观看,现在开始,5分钟后,我们在房间我尾部集合。”

    杜鲁门跟着蔡国,不断的解释到

    “这里的冬天原来是最麻烦的,工作量很大,需要增加200名牛仔充当临时工,还经常出现生产事故。

    小牛的成活率,特别是胚胎移植的成活率能够保持50%就烧高香了。

    我们下定了决心,在94年95年完成了所有牛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改造,这一点老梅西也很支持,花了将近1.2个亿,建起了这里和奶牛场。养殖成本就直线下降,胚胎成活率到了93%以上,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

    杜鲁门有些激动的说道。

    是啊,99年的实验室胚胎成活率都不敢说超过80%,杜鲁门居然敢说梅西牧场的能够达到93%,这样的数据当然称得上伟大。

    大家出来后,有参观了饲料厂,这里就更加的现代化,这里不像国内的饲料工厂,总是有很多的人在里面不停的走动查看,全部的设备都是以最大限度少用人工的标准来设计的。

    按照蔡国的预计,这样规模的工厂,起码需要百多人才能够正常运转,可是在梅西牧场居然的一个辅助的子系统,养牛场的奶妈就可以全部控制。

    当然,设备的维护和配件肯定是非常昂贵的,但是,在这样的效率下,就不敢说“贵”了。

    在牛犊宿舍里走了半小时,居然没有碰到一个员工,大家看了所有的设备后,就不会奇怪了,来到了13栋,大家至于看到了一个10人的小组。

    他们各自有条理的工作着,没有跟杜鲁门打招呼也藐视了大家。

    杜鲁门介绍道

    “这里,就是负责胚胎移植的车间。平时,他们只负责对出现问题的牛只进行检查,也可以说是医院。

    一旦发现了问题,他们会采取隔离,输液,和消灭等措施,确保更大的群体保持健康。

    你们看见那一片的监控屏幕没有,从宿舍到外面的6000多英亩草场,都在这里全方位的能够看到。”

    这里给蔡国的直接印象就是,这一位杜鲁门先生如果不是遇到了老梅西,敢投入,很可能就成为了周边牧场的一个技术人员,一年最多10万年薪,碌碌无为的组建凋零、老去。

    反过来,老梅西也通过这样的大投入,取得了最高的效益,两人是相得益彰。

    最后,蔡国他们参观了屠宰场合冷冻车间,所有的牛只屠宰以后,必须经过冷冻排酸,然后进行零下18度速冻,才会上冷链的运输车。

    这样1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肉的品质!

    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