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平王妃忙着整顿府事,平王一直在外面找别人的不痛快,几个哥哥也跟着在外面忙活,几个嫂嫂倒是看出了闻人盈月的不高兴,但也知晓她一旦气性上头谁的话都听不进去,遂也装作不知。

  于是花宴的那场闷气,闻人盈月生生气到了现在。

  就算孙家被抄了,孙琴也跟着下了大狱,还是不解她的郁闷。

  因为在余姐姐面前丢大脸了,面上实在无光。

  姐姐说下次再玩只是客套话罢?

  不然为什么只邀燕然不邀自己呢?

  闻人盈月越想越觉得就是这样的,又是一阵郁气涌上心头,又锤了一通攒金丝软枕,越想越气,一下子从榻上翻身坐了起来,下榻穿鞋径直往外走,她要去牢里找孙琴‘好好’聊聊!

  将将踏出门槛,回廊走过来的倩碧忙道:“郡主留步。”

  闻人盈月回身就看到她双手抱着一个半人高的黑缎锦盒小跑着过来。

  闻人盈月:“这什么?”

  倩碧:“这是余家姑娘派人送来的,说是回礼。”

  这下郡主应该不气了吧?这几日一直都在念余家姑娘呢。

  余姐姐的回礼?

  闻人盈月瞬间将孙琴丢到了脑后,伸手自己抱着锦盒,小心翼翼回屋放在桌子上。

  这锦盒确实有些大,小桌竟还放不下,又换了一个大桌子,闻人盈月坐着看了好一会儿,才满心虔诚的将盒子慢慢打开,沁人心脾的碧绿映入眼帘,竟是一副镂空紫檀封边的荷叶小屏,满屏生机勃勃。

  倩碧低低道:“真好看。”

  闻人盈月小心翼翼将屏风从盒里取了出来,倩碧惊道:“双面绣!”

  听到这话闻人盈月忙将小屏转了个面,背面竟是盛放的荷花,洁□□蕊,花蕊粉嫩花瓣娇嫩清晰可见,绣得太过传神,明明只是绣作,鼻间似乎已经盈满了荷花浓淡相宜的馥郁清香。

  “郡主,下面还有一层呢。”

  她看了好一会,倩碧忍不住提醒她。

  闻人盈月将屏风小心放到一边,又打开了第二层。

  左边放了一柄白玉象牙的夏日香扇,扇面是幽幽浓绿的荷叶露珠的一角,这扇坠也不是常见的流苏,而是寻了豆青的翡翠磨成了莲子的模样,小小几颗不规则缀在尾端,瞧着格外小巧喜人。

  闻人盈月拿着把玩了一会儿才放到一边,又拿起了盒中的最后一样东西。

  百花锦绣的轻绸,瞧着很是雅致,闻人盈月本以为这大约是画册之类的东西,结果打开后,余欢喜刚正有力的字迹跃然纸上,她凝神细看,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迅速扫过一遍后,眼睛已经瞪得溜圆,满目惊讶。

  抬头看向倩碧,“父王此时在哪?”

  倩碧回道:“这会子好像在书房呢。”

  闻人盈月当即起身拿着册子就往外走,走了几步停下动作,又回身吩咐:“你去外面打听打听,香晚盈秀他们拿到的是什么回礼。”

  当日她们都送了余姐姐鞭子,余姐姐肯定不能只给自己一人回礼。

  倩碧躬身应下,闻人盈月径直去了书房。

  …………

  知道书房没别人,闻人盈月直接闯了进去,定定看着平王,问他,“父王,这前朝星月长公主的男德寺咱们还保存着呢?现在真的还沿用下来了吗?”

  这星月长公主也是一位传奇公主了。

  她是帝后的嫡长女,一路荣宠长大,唯独婚事颇为坎坷,前后一共六任驸马爷,还有数不清的面首,若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偏她还弄出了一座男德寺,把几任驸马都送进去了,说让嬷嬷教导他们怎样当一个男人!

  当时这事闹出来后,那真的是众臣齐抗议,甚至还有人要去公主府门前自戕的,但星月长公主是真狠人,她就是弄出来了,敢去她门前抗议的也被她丢了进去。

  这位公主实在过于大胆,哪怕旧朝已经覆灭,关于她的事迹在野史中也一直都是津津乐道。

  以至于到现在,谁都没有忘记过她。

  就连平王也知道她的事迹,他皱眉想了想,不太确定道:“好像是没拆?”

  “但沿用下来了吗?”

  这么荒唐会被所有人齐齐抗议的事,沿用下来了?

  闻人盈月翻开册子,指着余欢喜的字迹道:“余家姐姐说了,这男德寺已经更名为忏悔斋,并且在大周正律一千四百二十八条里正式归为公主出嫁特权条例里,有封郡主亦在此列。”

  余姐姐还特地注释了,换汤不换药,那里依然是讲‘男德’的。

  平王目瞪口呆地凑近细看,什么时候成正式的了,我怎么不知道?

  闻人盈月不管他的震惊,摇了摇他的衣袖,甜腻腻道:“父王,我出嫁的时候,你会为我请封的,是吗?”

  她现在还没有封号。

  闻人盈月才十四,还不着急找郡马,但她其实不怎么想嫁人,郡主又如何,男人要变心谁也管不住。

  但今天看到这个她忽然一点儿都不抗拒了,甚至还隐隐期待。

  不听话就丢男德寺去!

  平王初看觉得这事过于荒唐了,谁家女儿这么豪放的?但一看到仅限公主和有封郡主,顿时觉得没关系了,非常好。

  皇家女儿自然尊贵,自然得让人来敬着哄着,你要是做不好,要么换人,要么去重修。

  拍着胸脯保证,“放心,肯定有。”

  闻人盈月一声欢呼,小脸笑成了一朵花。

  …………

  周韵拿到回礼的时候,她正在正院陪爹娘说话。

  听到是余家派人送来的,她娘周李氏和她爹周闽都来了兴致,对于这位自从归京后一举一动都牵扯到太多人心的余姑娘,她两都很好奇,只可惜往日并无联络,不好意思请人来家中一叙。

  见爹娘都有兴趣,周韵就当着他们的面打开了黑缎锦盒。

  她也是双面绣,正面是垂丝海棠,背面是美人月下赏花独酌。

  “真好看。”

  这小屏风一出来就被周李氏接了过去,她爱极刺绣,认真看了之后,赞道:“这可是正经的苏绣,不是经年的老绣娘是绣不出来的。”

  周韵想瞧都被她娘给推开了,瘪瘪嘴将第二层的香扇悄悄藏在身后递给丫鬟,屏风看来是保不住了,扇子得藏好了。

  她也有一本小册子,周韵打开,先是赞了一番余欢喜的字迹才认真观看其意,看着看着柳眉渐颦,她抬头看向周闽,“爹,原来嫁妆里的良田铺子,一旦出嫁女和离或去世,他们是属于娘家的,并不是后嗣继承的?”

  周闽伸手,“给我看看。”

  周韵双手呈了过去。

  周闽将话迅速扫了一遍后,重点停在了两个数字上。

  大周正律二千三百四十一条。

  大周副律二册三百一十二条。

  他一脸严肃地凝神回想,这两条是说这个的吗?

  虽然面上没有半分露怯,但思考得时间有点长了。

  “爹。”周韵狐疑地看着她爹,“您可是大理寺的官员,这些律法你不知道吗?”

  “怎么可能不知道?”

  周闽一脸严肃,“但我对这些确实不熟,这是正常的,这种关于嫁妆和离等的案件一般都是京兆尹处理的,根本送不到大理寺来,再有,几乎没有因为嫁妆的问题而对簿公堂的。”

  和离对两家而言都是丢人的事,都是悄咪咪解决的,谁会闹到衙门去。

  周韵:“…………”

  对上女儿意味不明的视线,周闽老脸红了红,吩咐管家,“去,把我书房书架第三层的书都给我搬过来。”

  周韵不理正跟到底是不是这两条较劲的周闽,她看向她娘,“娘,余姐姐给我说这些做什么?”

  她不太明白,这嫁妆不都默认是出嫁女的吗,夫家是无权动用的,余姐姐怎么还特意点出良田铺子是归娘家的。

  周李氏笑道:“你还年轻,自然不晓得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这嫁妆是你的没错,但你嫁进夫家后,幼子还好,若是长子,管家权便是你的。”

  “长媳宗妇不好当,你一旦开始管家,各种人情往来花销进账都是你负责的,肯定会有不凑手的时候,新媳妇也不好意思跟婆婆开口,只能自己填上去。”

  “这一进一出,一用一取的,就算嫁妆单子在,多年下来也是真的扯不清了,毕竟那些花销也有用在你身上的时候,这钱怎么算?”

  “可是和离的话,我肯定是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自然也包括良田铺子了,周韵还是不太明白。

  “傻孩子。”周李氏嗔她一眼,“一旦到了和离的份上,那就是真的过不下去了,说句反目成仇也不为过,虽然咱们大周对和离接受度还算高,但到底是女儿家吃亏。”

  “有后代夫家留你一半嫁妆给孩子,你怎么说?”

  “他就扯着不让你带走嫁妆,你要跟他见官,可以啊,他反口咬你多年贪墨公中银钱。”

  “他就是无赖,但吃亏的确实是你。”

  所以其实很多人和离了,除非娘家强势,很少有人能把完整嫁妆带走的。

  “这余家姑娘特意点出这个,意思就是真到那份上的话,可以两家打官司,不是争嫁妆而是争财产,就把你从这个旋涡里摘出来了。”

  周韵明年就要出嫁,嫁妆都已经备好了,但周李氏这一刻已经决定把一部分头面再换成良田了。

  原来余家姐姐是这个意思吗?周韵这才恍然,她觉得律法真是一个好武器啊,就算这条律法其实是在维护娘家的权益,但自己可以借力打力。

  “嘶。”

  一旁疯狂翻书的周闽倒吸一口凉气。

  “还真是啊。”

  周韵寻声望去就看到她爹面前已经摊了好多本书,她凑过去,惊道:“这么多吗?”

  “只有一本是正的。”周闽解释道:“其他都是旧朝沿用下来的,还没经过讨论。”

  闻人家的皇位就这几十年,前面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这安稳才不过十年,太多事情需要处理,这刑律就大部分沿用了旧朝的,根本来不及定制大周的律法,这正律上的还是紧急讨论出来的大事。

  周韵想了想,“爹,我能看吗?”

  她现在真觉得律法很有用,不仅出其不意还很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