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40章 第四十章

    许燕然在外面没哭,但回府后去找娘的路上,她实在憋不住,一路哭着去的。

  这动静可把人吓坏了,她还没到正院,接到报信的许兰氏就焦急地迎了出来,“怎么了,受谁欺负了这是?”

  许燕然哭着不肯说话,许兰氏将所有人都遣了出去,又低头哄了她许久,许燕然才恢复了情绪,倚在母亲怀里,将余欢喜说的故事重复了一遍给许兰氏听。

  自己女儿自己清楚,虽然胆小腼腆,但这样的故事不至于让她哭成这般,她没有催促,只一下一下抚着她的发,等着她的下言。

  许燕然既已做了告状的打算,也没想着欺瞒什么了,将事情从头到尾都说了一遍,就连第一次私传书信和月下幽会都说了,许兰氏听罢,紧紧攥住了手中的锦帕。

  许兰氏执掌许家多年,许燕然才开了个头她就几乎猜到了结局,当她说完后,果然印证了猜测,脸色顿时铁青。

  “周嬷嬷。”

  她的陪房心腹周嬷嬷推门进来,“夫人?”

  许兰氏冷声道:“流沙那个吃里扒外的贱蹄子,你现在就把人给我治住了,好好审一审她。”

  “再派人去查饕餮楼的歌女是否真和林望笙已有了孩子。”

  “是。”

  周嬷嬷得令后迅速退了出去。

  许兰氏雷厉风行地发出两条命令,周嬷嬷退出后她却是一阵又一阵的后怕涌了上来,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聪慧却又心善单纯总是忍不住为别人着想,生怕耽误别人一点半点的。

  这样的性子从来没想过让她高嫁,只愿她寻得一得意郎君,琴瑟和鸣万事无忧。

  如果余家姑娘没说这故事,就林望笙平日的作风,他们是愿意让他当姑爷的。

  若是真让他当了姑爷……

  想到故事里那姑娘的下场,许兰氏也真切的认为那是自己女儿将来的结果,万幸,万幸现在悲剧还没开始!

  她紧紧抱着许燕然,“没事啊,娘给你出气,不怕,不怕啊。”

  许燕然也在颤抖,但她心里也鼓足了勇气,红着眼道:“娘,这件事让我跟着学吧,您不能永远都护着我的。”

  总要长大,不能依靠家人一辈子。

  许兰氏红着眼,哽咽点头:“……好。”

  余欢喜倒不知此时的许家‘热闹’得狠,她看了一会儿空无一人的车厢门,继续低头涂口脂,天大地大,补妆最大。

  等她慢条斯理涂好口脂,理顺鬓发,整理好衣裙拿好香扇再下车时,毫无意外的车厢外并无闻人间的身影,她侧头看向一旁车前守着的侍卫,侍卫上前一步恭敬道:“姑娘请随我来。”

  余欢喜点头,跟上了他的步伐。

  以团扇遮面,不着痕迹地打量四周,见触目所及处,不是桃花就是桃木小雕,不过行几步就看到了两家卖桃花酒的铺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浅淡桃香。

  “这是桃源县?”

  也只有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和桃花有关了。

  “是的。”侍卫点头。

  余欢喜没有再多问,随他走进青石小巷,行过长巷后左转,侍卫停在了门前,余欢喜看着匾额上的善堂二字顿了顿,饕餮楼的银子,都用在善堂了?

  她停顿片刻,走了进去。

  这是一家很小的善堂,一眼望得到头,不过三座房子,朴素到有些破败,视线从歪了一半的大门处移开看向院里玩闹的孩童,都是六七岁的年纪,身着灰白布衣,身形偏瘦,好在脸色尚且红润,证明他们吃得还不错。

  对于出现在门前的余欢喜,孩童们没有大反应,只时不时扭头看她一眼。

  身处善堂,他们见了太多陌生人。

  余欢喜安静看了他们一会儿,转头四处找人。

  闻人间呢?

  她四下张望了一番都没看到人,正准备寻人问问,谁知抬眼就看到房顶上蹲了一个格外熟悉的身影。

  闻人间正蹲在房顶上补漏洞,动作迅速娴熟,没一会儿功夫就补好了一个,在房顶上如履平地,长腿一跨就换了地方,蹲下,继续补。

  余欢喜:“…………”

  真的很想知道,他微服出巡那几次到底学了些什么,怎么连补房子都这么熟练?

  “诶,姑娘您也在这?”

  身后传来问好声,余欢喜回头,微微挑眉,竟是饕餮楼的小二,他提着一个大木桶,脸上满是热汗。

  余欢喜退后一步让开路,“你来这里做什么?”

  “给孩子们送吃的。”

  他一出现,原来自顾自玩耍的孩子们都迎了上来,显然都很熟悉,小二知道他们馋,也不多话,打开木桶,里面是满满一桶包子,大部分都点了红心,他高声道:“还是老规矩啊,没满三个月的,都是菜包子,满了三个月的才能拿肉包子。”

  “一人两个,不许贪多。”

  点了红心的是肉包子。

  孩子们都很听话,大部分都拿的肉包子,迫不及待的开始啃包子,只有少数几个才进善堂没多久的拿的菜包,有个年纪小的瘪嘴要哭,大孩子忙安慰他,“没事儿,再等一个月你就可以吃肉包了。”

  “怎么要满三个月才能吃肉包?”余欢喜轻声询问。

  “他们肠胃受不住油水。”小二回道。

  能进善堂的小孩儿都是走投无路的,前面不知饿了多久,一上来就给油水重的,只能是闹肚子。

  “怎么是你送?你是这里人?”余欢喜再问,从京城到桃花源,马车得行大半个时辰。

  “没有。”小二弯眼一笑,“姑娘您不知道,这楼里客人剩下的饭菜,我们都可以拿回家去,不要钱,就是谁拿了菜,谁就得去给善堂送东西,或吃的或穿的,京城和京城附近的县城都送。”

  “再远的,就是掌柜的事了。”

  “每天都送吗?”

  “那没有,隔三天送一次。”

  “姑娘您慢慢忙,我还得送下家呢,天气热,包子存不住。”

  “好,你去吧。”余欢喜颔首,目送他提着木桶快步离开。

  小二一离开,孩子们也一窝蜂散了,余欢喜看着他们三五个躲在角落,先是大口啃了第一个包子,又格外珍惜地小口小口啃着第二个,她看了一会儿,又举目看向房顶,闻人间还在兢兢业业补着房顶。

  烈阳在他头顶,将他脸上的热汗都照得清晰分明。

  ………………

  林婆婆正在整理账本,昨儿好心人又送了一批夏日衣裳并十两银子,这得添上去,添上去后,她又翻看这月的账目,要算一共花了多少银子,每笔支出都是一笔一划记下的,又要从头开始统计。

  “我来帮您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