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五十七章 寻找女儿

    虽然解放前的时代较为混乱,但是也有国法村规,发生这种灭门惨案,村子里应该第一时间上报的。

    不过当时发现尸体的村民们,都被地主家的产业迷了眼,只顾着抢东西而忘了上报。

    之后也曾有人提议按照规定报官,可是带头抢东西的几个人却说,要是报了官,那大家抢得东西就全部都得交出去,谁也不能留,毕竟按当时的法律,无主之物必须得充公的。

    可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悲哀,当时那年代,这个穷苦的小山村也受到了战乱的侵扰,被鬼子骚扰过许多次,所有的村民家里都没有什么粮食了。

    而地主私藏在家中的那么多粮食,对于他们而言,犹如一座可以让他们多活几年的金山,谁会舍得把抢到手的粮食再交回去?

    贪婪最终战胜了理智,所有参与抢夺地主家产的村民们,最后都选择了沉默,并立下规距:有关那个疯女人和地主家灭门的怪事,一个字都不能再提了!从这一刻起,只当村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人。

    事情就这样被隐瞒了下来,果然没有人再提起过,就在大家自认这个秘密将永远被藏起来时,村子里却突然再次出现了一个陌生人。

    那是一名年过七十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手里还握着一双绣花鞋,进村后她拿着鞋子逢人便问,有没有见过她的孙女?她的孙女失踪时就是穿着那双绣花鞋的。

    村民们几乎全部都回答了不知道,只是有心细的人知道,那老太婆手里的绣花鞋,正是当时疯女人脚上所穿!不过当时明明把那疯女人和地主家的尸体全都埋了,这双鞋子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不成这老太婆知道事情真相,把鞋子刨了出来?

    惶恐不安的村民们,再也无法面对老太太声泪俱下的询问,几乎每一个村民都在有意无意的躲避着她,甚至远远的看到她过来,都会提前避让。

    老太太在村子里问了几天没有结果后,并没有离开,而是像她当初疯掉的那个女儿一般,坐在村头的大树上悲声痛哭,这一哭,就是整整三天三夜,一刻也没有停过。

    终于,哭声感动了村民中一户有良知的人家,这家的当家人是一位常年上山打猎的猎户。当时抢地主家东西的时候,他虽然也在现场,但是却守住了自己的良知,一粒粮食都没碰。

    猎人听到老太太的哭声,良心难安,于是悄悄找到了老太太,把她女儿一事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她,同时还给老太太一些粮食,劝她赶紧离开村子。

    猎户知道,如果老太太一直纠缠着找女儿这件事的话,那么疯女儿死亡之事必将有水落石出一天,而村民们抢夺地主家粮食、隐瞒灭门惨案案情不报的事情,也终将昭然天下,到时面对这些村民们的,不仅是来自道德和良知上的谴责,更是会受到官府的责罚,届时可不是一两人被抓走住牢那么简单。

    所以,老太太的存在,对这个村子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只是现在这个威胁还没有彻底的形成,还没有人意识到。一旦哪个人心里起了歹念,那么老太太的最终结局,不会比她女儿好到哪里去。

    就像当初村民们面对着地主家的家产时,有人带头去抢了,所有在场的人都发了疯似的跟着去抢;就像考虑到报官时,有人提出会失去抢来的东西,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

    猎户身为本村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也知道从众人动手抢粮食那一刻起,所有的事情已经超乎了众人的预料,这个错误只会引来更多、更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