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2章 燕王殒命还帝京帝相夜会定储君

    欧阳翊洋洋洒洒一番话说得皇帝连连点头,心中的愁闷疑虑似乎也都解开不少。

    君臣二人再商议了一阵其他国事,不觉已到了深夜。

    欧阳翊将此番入宫之事简单说与琥珀之后,因明日还有早朝便即刻回房歇息了。

    琥珀望着父亲离去的清瘦背影,心疼他为皇帝的江山成日操劳不休,同时又遗憾自己身为女儿家帮不上太多忙。

    皇帝采纳了欧阳翊的建议,着手让太子参与政务。只是太子虽然勤勉,时常与百官一同早朝听政议政,可终究资质平平、进步有限。

    但此举分明已是昭告朝野,皇帝有意栽培太子,太子储君之位稳固,他日必登大宝。

    渤王本是因为燕王才请缨戍边的,如今燕王不在他也就索性先暂时逗留在京城。即刻又回归到以往的冷面冷心模样,不多与旁人搭话,深居自己的渤王府,整日习武练功、看书写字。

    渤王府里人丁单薄、冷清异常,只一个厨子兼管家戚叔再无其他家丁婢女。除贴身侍从墨羽紧跟左右外,就是之前戍边时在西域或解救或相识的三名江湖人士,两男血影、无双,一女冷月。

    这三人武功极高,尤其血影轻功更是了得。他三人此前一直在边疆帮助渤王、燕王排兵布阵、探营杀敌。这次随渤王回京,主要任务是奔走各地为渤王府收集情报,实为渤王暗使。

    渤王始终对燕王之死存疑,一方面豢养了一些细作分布在边关各处调查当时的情况,一方面让他三人训练了一批密探武士在京城及全国各地暗中寻访可疑线索。

    皇帝体恤已逝燕王的母妃宁妃的丧子之痛,加封了她为贵妃。但宁贵妃内心伤痛,从此经常吃斋念佛终日不出她的重华宫。

    渤王幼时跟着燕王在重华宫里有些走动,虽然不喜与外人交往,但会偶尔进宫探望丧子的宁贵妃,陪伴她下棋说话,代已故的燕王聊尽孝心。

    不觉天气已入夏,这年气候甚是奇怪,整个夏天雨水极少,各处干旱不断、灾情频传。眼看都快立秋了,包括京城在内的各地仍旧滴水未下、暑热难消。皇帝只能开粮仓散国库赈济灾民。钦天监忙前忙后,皇帝皇后祭天祈福,也始终不见一滴雨水落下。

    这日午后血影回来直奔渤王书房,私语一阵后渤王即招呼墨羽一同出了门。两人来到京城有名的青楼天香院门口,墨羽不解问渤王道:“主子来这里做什么?”

    渤王道:“进去瞧瞧。”说罢抬脚就走了进去。

    里面众人见进来一位气度不凡的公子,赶紧去通报当家妈妈。这位妈妈虽已不再年轻,打扮倒是十分得体,行为举止也大方。见到渤王忙迎上前来恭敬问道:“这位公子可是第一次来?”

    见渤王点头“嗯”了一声,妈妈又问:“公子是要听曲儿观舞吃酒呢?还是侍文弄墨对弈呢?”

    原来这天香院是官办妓院,档次比其他行院高出许多。别的地方嫖客姑娘到处扎堆乱哄哄的,这里却清新雅致颇有些风骨。这天香院的姑娘有卖身又卖艺的,也有只卖艺不卖身精通琴棋书画的艺女子。

    渤王面无表情地说道:“我要你们这里最贵的女子。”

    妈妈见渤王气宇轩昂,说话掷地有声,虽不似其他贵公子般着锦衣华服镶金戴银,但瞧着他深色袍子面料考究、做工精细,腰间一块玉佩一见便知不是凡物。

    妈妈知道此番遇到贵人,不敢怠慢,便恭敬回道:“公子是要请我家水仙姑娘不成?”

    墨羽见状有些不耐烦了,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往妈妈手里一塞道:“赶紧的,我家主子没耐心听你在这瞎叨叨。”

    这位妈妈把金子往桌上轻轻一搁,不紧不慢地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水仙姑娘不是只使银子就成的。待奴家去通传一声,如果姑娘肯见呢,这金子我就收了。不然奴家也只能原封不动地退回。”

    说罢将这锭金子往外轻轻一推,转身去了。

    墨羽跟着渤王哪里见过这样嚣张的,正欲发作见渤王制止的眼神便只能作罢。

    过了半盏茶功夫妈妈出来道:“公子好运气,水仙姑娘今日得见,公子请随奴家来。”转身对着身边一个丫头说:“香儿,收了公子这锭金子。”接着就带着渤王主仆进了内院。

    一路上只见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四季花草,景致竟不输渤王府。穿堂入室又进到另一个小院,才来到水仙姑娘的屋内。

    妈妈寒暄介绍了几句便转身离开了。

    墨羽道:“主子,我去外面守着。”说完出来把门掩上,独自守在廊檐下不让其他人靠近。

    “让渤王殿下失望了。”坐在对面的女子边沏茶边开口道。原来这女子并非花容月貌、娉婷袅娜,最多只能算中上之姿。

    渤王问道:“你知道我是谁?”

    水仙道:“渤王既然了解我的用处,我自然会晓得找我之人的身份。”

    没等渤王开口水仙又道:“我还知道渤王殿下此番来找我的用意。”

    渤王挑了挑眉道:“哦,说来听听。”

    水仙轻描淡写地说道:“与燕王殿下之死有关。”说着递给渤王刚沏好的一杯茶。

    渤王接过来喝了一口放在边上说道:“有点意思,看来姑娘知道的还不少,恐怕这京城里甚至皇宫之中,都没有姑娘不清楚的人不了解的事了。”

    水仙答道:“那也未必,我只关心我想要关心的人和事。”

    二人你来我往聊了不少时候,直到天黑之时渤王才推门而出。墨羽紧跟在他身后步出了天香院。

    两人刚回到王府就见天空电闪雷鸣,紧接着一场倾盆大雨灌将下来。

    这场大雨从夜里下到次日清晨,整个京城就像被彻底清洗了一番,酣畅淋漓。真是久旱逢甘霖,这一晚几乎全城人都跑到街上去敲盆打盂,庆祝这久违的可贵雨水。

    雨过天清之后渤王又出了门,这次连墨羽也没带,只提了壶酒并两只酒杯来到了京郊龙吟山皇陵里的燕王墓前。

    祭拜完毕后,渤王对着燕王墓碑悲愤地说道:“皇兄,臣弟去见过水仙姑娘了。原来皇兄早料到会发生今日之事。皇兄你一身本领,本该成就一番大事业,如今却冤死奸人之手,臣弟定会尽快查出真相,血刃凶手为皇兄你报仇!”

    原来渤王昨日去的天香院是京城各大名流雅士的聚集之地,其中不乏王公贵族、朝中大臣,因此许多情报消息也经常会在此地交换传递甚至买卖。

    燕王戍边之前也曾去过几次,与水仙姑娘是旧识,此后几年也一直和水仙保持着书信来往,互通有无,所以对京城的情况甚是了解。

    燕王虽无意皇位,但也深知当今太子难堪重任,便让水仙密切留意朝中大臣们的动向,并得知数位大臣与曾国舅走动频繁,因忌惮燕王戍边屡建奇功,怕假以时日皇帝心中愈加犹豫,到时很可能撤太子扶燕王,就开始积极秘密地筹划如何能让太子早日登基。

    昨日听水仙将此中故事一一道来,渤王便感觉皇帝患病与燕王之死都颇有蹊跷,于是嘱咐水仙在天香院中继续留意。当晚回府后即刻又安排血影、无双、冷月分头去查。

    “四皇兄,你说什么?大皇兄怎会是冤死的?大皇兄不是在沙场上被乌孙贼给杀死的吗?”渤王正要起身就听到背后一个少年急切的声音。

    回身一看正是六弟靖王元熙。

    渤王缓缓立起,刚要转过身来就被冲上前的元熙一把抓住使劲摇晃道:“四皇兄,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跟我说是四皇兄你保护不周,才害得大皇兄被敌人杀了,为何现在你又说是被奸人所害呢?”

    渤王任由他抓住自己,仰天长啸道:“原来父皇始终都认为是我害了大皇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渤王大笑一阵之后逐渐冷静下来,双手扳住元熙的肩膀直视他道:“元熙,你也不想大皇兄冤死对吗?”

    见元熙点头渤王就嘱咐他道:“待本王查明真相之前你万不可与其他人透露半分,哪怕是父皇、太子和你母后,知道吗?”

    元熙再次点头答应道:“四皇兄放心,臣弟绝不会跟第二个人说。”

    随后二人又祭拜了一回才一同离去。靖王元熙年仅十六还未在宫外开府,仍旧居住在皇宫里,渤王便把他送回宫后才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