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三百三十二章 好友来劝降

    桥本少将之死,大大的刺激了小鬼子们的神经,那屠日阎王,李卫东一说,又在小鬼子们中间蔓延开来。日军第二师团,多门师团长下令停止进攻,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总结检讨这几天来在三间房争夺战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不得不承认,日本民族是个善于总结和改进的民族。

    日本民族在大战略上相当保守甚至于死板,整个日本历史上也基本没出过像样的战略大家,但是得承认,近代日军在战术上却不乏革新,并且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战术家,比如臭民昭著的,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岗村宁次等甲级战犯,客观地讲,都称得上是优秀的战术大师,甚至日军的诸多中低级军官都具备很高的战术素养,都懂得从实战中吸取教训并制订出针对性极强的战术,多门中将就是其之一。

    多门中将赶到大兴司令部部时,桥本的脑袋,刚刚被军医缝合在他的尸体上。

    望着自己的老部下,多门有些欲哭无泪,桥本跟随多门多年,原本,是最有希望,接任多门,做第二师团长人选的人,可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多门召开的这次军事会议,喊出了响亮的口号:誓为桥本少将报仇。

    同时,鉴于常规战术在进攻黑龙江省的战役之中,屡次失败,经过与会军官的反复讨论,多门决定改变进攻战术,决定对三间房东北军阵地进行饱和的炮火打击!在意志上,彻底击垮对手。

    会议结束,多门又组织军官,为桥本少将,举行了简单但不失隆重的葬礼。

    南京,领袖官邸。

    凌晨十分,天色尚暗,总司令,蒋光头先生忽然从睡梦中惊醒,当下睡意全无便索性披衣起床,独自一人来到后院散步。

    自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发以来,蒋校长的心弦就没怎么放松过。

    对于黑龙江战役,蒋光头可是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虽然不指望,马占山和李卫东能够守住黑龙江省,但是,蒋光头也希望他们二人,能够替他扭转在舆论上的被动!

    不过理想终归只是理想,现实却是残酷的,虽然这几天,不断传来,李卫东围歼这个联队,或是那个联队的战报,可是,那黑龙江守军,节节败退的战报,叫蒋光头高兴不起来。

    这黑龙江省丢的太快,本来已经消停的舆论,肯定在战事结束之后,又死灰复燃。

    正当蒋校长想着心事时,背后忽然响起了轻盈的脚步声。

    不用回头,蒋校长都知道是夫人来了,当下头也不回地说道:“夫人,你怎么也起来了?”

    “达令,这是侍从室刚刚收到的电文,是张少帅从北平发来的。”听到夫人悦耳的声音里竟然隐含着一丝喜意,蒋校长不由得有些纳罕,当下转身回头从夫人手里接过了电文,一看之下顿时喜出望外,连声叫好。

    李卫东击杀桥本少将的消息,无疑给老蒋打了一针兴奋剂,老蒋立即命令,向全国播报这条消息。

    南京中央通讯社的广播,当天上午,北平,上海、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各大城市的大学生以及大量热血青年便纷纷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这一次,各大城市的军警再不像以前那样枕戈待旦,如临大敌!

    甚或之,许多军警都自发地加入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华夏民族已经压抑太久了,击杀一个小鬼子的少将不算的上是什么,但整个华夏民族却还是因为击毙桥本进而陷入了疯狂。

    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纷纷放下课本,踊跃报名参军,各大城市的征兵处几乎被挤爆!

    有人欢喜有人愁,想把李卫东搬倒的万福麟,见李卫东又成了英雄,气的差点没吐血。

    夜。

    齐齐哈尔城,空寂的街道。

    参谋长做战室里。

    马占山、谢珂、刘云、李卫东围在地图前。

    马占山道:“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了。”

    李卫东道:“是啊!各地的捐款,由于交通问题迟迟不能到达。武器装备更是没有指望,日本人又一个劲的增兵------。”

    谢珂打断他的话道:“从战略目的上看,江桥保卫战前后已近20天,我们重创日军于嫩江之滨,可以说目的基本达到了。如果还不做战略调整,真的将全部兵力都损失掉,是不明智的。”

    马占山道:“谢参谋长的意思是?”

    谢珂道:“作为参谋长,我认为从战况实际考虑,应当在适当的时候撤往东荒。”

    马占山看着刘云道:“刘云,你说呢?老百姓会怎么说?”

    刘云道:“我不懂军事。也许谢参谋长说的对,但是老百姓,不愿意让军队走,更不愿意日本人进入卜奎城。”

    马占山倒背起手,向会议桌边走过去。

    马占山道:“这事儿,确实难啦,北平的电报你们也看了,张副司令让我苦战死守。全国的老百姓翘首企盼马占山能拒日军于黑省之外。此时此情,真是退守两难哪!”

    一名参谋进来报告。

    参谋道:“报告马将军,洮南派特使,张军、韩云阶刚刚到达省城,就住在卜奎大旅社。现差人送来张海鹏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