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十九路军

    1月17日,蔡廷锴行车往泉州,路经涂岭,突遭李默庵第10师的阻击,他的车中弹数处,虽疾驰而脱,但随同的卫兵全被击毙。在泉州,蔡廷锴知道第2军军长毛维寿已有异志,为保存部队,他只身于黄昏乘飞机至漳州。

    毛维寿果然投向蒋光头,被委为第7路军总指挥。沈光汉的第1军、区寿年的第2军也被收编。

    1月19日蔡廷锴退抵龙岩,身边仍有从漳州带来的三四千武装部队。广东陈济棠想收编这些部队,蔡廷锴几经考虑后,与陈济棠所派的黄任寰接洽,将部队编为一个旅,以黄和春为旅长,编入粤军。蔡廷锴辗转至香港。黄和春旅被收编后不及一个月,被陈济棠缴械,徐名鸿被枪决。至此,英勇抗日的19路军被瓦解,蔡廷锴痛心不已。

    1月20日,蒋光头任命李卫东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原十九路军改编成第十九军,60、61、78师三个主力师。

    为了保存十九军的战斗力,李卫东对原军官改动不大。

    第六十师师长:沈光汉,第六十一师:师长:毛维寿,第七十八师师长,区寿年,炮兵师师长邱歌。

    同时,李卫东原来独立第一师,改编成七十八军,下辖,佩剑师,师长杜聿明,佩刀师,师长胡琏,配枪师,师长,张灵普,炮兵师,师长维一。

    另海南建立警备区,设立保安军,王大海就任保安军司令。

    然后,李卫东又成立福建地方保安军,并组建310师,亲任总司令和师长。

    310师,下辖三旅,旅长分别是,第一旅,旅长廖耀湘,第二旅,旅长戴安澜,第三旅,旅长宋希濂。

    310师,在李卫东十九路军系统里,属于杂牌部队,是唯一一支,没有德械化的部队,兵源来自被筛选下来的士兵,军官来至黄埔系。

    这是李卫东为了安排蒋光头委派过来的军官所建立的一支部队,同时,也是李卫东为将来有可能与H军发生冲突时,使用的一支部队。

    现在李卫东手中的其他四个军,军官三分之一都是GCD员,武器装备又全部是他和蒋夫人从德国运回来的德械,用这些军队打内战,李卫东不敢。

    自此,李卫东完成了对十九路军的改编,十九路军,下辖四个正规军,两个地方保安军,一个特战旅(马德旺部),一个海军陆战师(陈策部),一个野战医院总部(花野真衣)。一个独立第310师。

    改编后的十九路军,人数将近五十万,李卫东一举成为,华夏除了蒋光头之外,兵力最强的将军。

    为了有效的管理第十九路军,李卫东任命吉鸿昌出任第六十三军军长,佟麟阁出任110师师长,调方振武出任五十五军军长,并邀请此时在泉州为“福建事变”出谋划策的叶婷将军出任第十九军军长,七十八军军长,由李卫东亲自兼任。

    1927年12月11日,叶婷从香港回到广州领导广州起义,出任H军总司令。192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经香港、马来西亚、日本至苏联。由于先后受到李三、王日月的无端指责而决定退出GD,加入由国民D左派邓演达、陈友仁、宋庆龄发起组织的“第三D”。

    离开苏联后,叶婷在德国和法国度过了5年时间。1928年秋,叶婷到了德国首都柏林。

    叶婷很早就想到德国学习军事。早在1916年,还在保定军校学习的叶婷就选修了德文,准备将来到德国学习。12年后,他虽然如愿来到德国,但此时的叶婷却没有了当年的豪情壮志。他甚至打算放弃自己的军事政治生涯,专心搞德文翻译。他还参加过德国一个提倡吃素的流派,专心吃起素来。

    初到德国时,叶婷的生活很困难,除了靠翻译德文,他还到处找些零工做,以贴补家用。在那段日子里,他卖过青菜、水果,帮人摘过果子,还在柏林等地开过小吃店,主要卖油条、烧饼和粥。顾客多是住在附近的华工,但谁也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伐名将。叶婷利用赚到的钱接济一些贫困的华夏留学生和年老多病的华工,自己也买了一些德文书籍,其中光百科全书就有几十本。在此期间,他还曾到法国短暂生活过一段时间。

    1930年春,周先生来到柏林,发现叶婷对GM失去了信心,与叶婷进行了促膝长谈,告诉他干GM不能考虑自我。周先生的话对叶婷启发很大,旅居德国的廖承志等人也不断鼓励叶婷。

    1928年底,叶婷接待了一位老朋友、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黄平。黄平在广州起义后受的打击最大,处分也最重,但黄平却没有丧失对GM的信心,这使得叶婷的思想再一次受到触动。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叶婷逐渐摆脱了失败的情绪,他认识到,GM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人的荣辱同整个GM事业相比算不了什么。此时,华夏国内的GM形势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MZ东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GM根据地后,星星之火逐渐向全国扩展。华夏GM的前景振奋了叶婷,使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决定多学些本领,为回国重新参加GM做准备。

    当时,德国.军队被称为世界最强大的陆军,为了研究德国.军队,叶婷经常到图书馆等处翻阅报刊资料。他潜心钻研军事,希望回国后能派上用场。鉴于广州起义失败的教训,叶婷重点研究了军事工程学和军事化学,他不断做爆破试验,经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叶婷对军事的刻苦钻研引起了德国人的敬佩。一位德国.军事家还送给他一根特殊手杖以示鼓励,这根手杖可以当作长剑和手枪使用,深得叶婷喜爱。

    1931年,国内形势的发展使得叶婷再也不能呆在国外了。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三省,而蒋光头对日本一味退让,却不断调兵“WJ”H军。蒋光头的倒行逆施使叶婷十分气愤,恨不得立刻返回祖国参加抗日。他每天翻阅大量报刊,密切注意国内局势。但远居海外,消息毕竟太少,也来得太慢。为此,他离开了德国,来到澳门,结束了海外流亡生涯。

    1933年11月,叶婷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GMZF”。

    恰在此时与李卫东相识。

    相识之初,叶婷对李卫东的态度,十分的不友好。

    福建ZF,叶婷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