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一十一章 血战南口

    淞沪会战进行到了相持阶段,于此同时,在华北,另一场大战却落下了帷幕。

    这场战役的规模虽然比不上淞沪会战,但是,历史地位却十分的重要。

    1937年7月底,日寇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为了灭亡华夏,日寇紧接着沿津浦、平汉、平绥三线扩大侵略。沿津浦路进攻,为的是策应对上海、华东等地的侵犯;沿平汉路南下,为的是夺取中原,进*华中、长江;沿平绥路西进,为的是占领山西,进而控制整个华北。

    蒋光头这时已看清对日妥协无望,遂决心抗战,对日寇的三路进犯,都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

    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至宣化、张家口,为一东西狭长之盆地,南北多山,ZY凹下,平绥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

    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符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可见南口从来为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

    平、津失守之后,为了保卫和抢占南口,敌我双方都部署了雄厚的兵力。日军派出两个混成旅团,板垣第五师团全部,以及川岸第二十师团之一部,总人数约7万人,并配备了大量的火炮、坦克、飞机参战。

    华夏军队主力为汤恩伯将军率领的第十三军,辖第八十九、第四两个师,以及陆续支援的第二十一师、第九十四师、第七十二师、独立第七旅及两个炮兵团,总兵力约6万人。

    南口战役从1937年8月8日打响,至8月26日撤退,历时近20天。

    8月8日至15日,为得胜口、南口之争夺战;8月16日至19日,为南口亘横岭城间之争夺战;8月20日至26日,为延翼竞争和ZY被突破作战。

    战斗中,日寇凭借其优势兵器飞机、坦克、大炮等,每日向我阵地倾泻数千发炮弹、炸弹,依山草草修筑的工事,总是刚修好就被毁,再修好,再被毁。但华夏军队依仗保卫祖国的誓死决心,以步枪、手榴弹、大刀,与敌军拼杀,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战斗之惨烈、残酷,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

    9日,南口正面冲突爆发了,敌人炮火猛烈的比我们的机关枪还要密,我们的前哨,首当其冲的是龙虎台阵地。我们的战士对于炮战有相当的认识,当敌人的炮火最猛烈之际,大家就离开了阵地,但这并不是后退,而相反的是跑到阵地的前面去。炮火之下,敌人是不会冲锋的,到晚间炮火停止,大家又回来。我们之所以能这样安全地躲过炮火,高粱地帮助很大。

    12日早晨,30多辆坦克车驶入了南口,应验了美国武官给我们的忠告。坦克车简直是“铁怪”,3寸厚的钢壳,什么也打不透它,炮弹打正了它,最多不过打一个翻身,然后它又会自己把自己调整过来继续行驶。只要有一道山沟,它就隙沿而上,怎么奈何它呢?

    办法是有的,第七连连长带着两排人跳出阵地冲向坦克车去,他们冲到这个“铁怪”跟前,铁怪少不了有好多窗户以备里面的人向外射击之用,于是大家就不顾一切的攀上前去,把手榴弹往窗口里丢,把手枪伸进去打,以血肉和钢铁搏斗,铁怪不支了,居然败走,并且其中的6辆因为里面的人全部死了,所以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两排勇敢的健儿虽然死了大半,但我们终于获得胜利。

    从13日起,敌人的炮火更烈,他们把重炮每四门一行地排成三行纵队,四围用坦克车圈起来,以防我们的进袭。一圈一圈地向着南口战线摆列起来,从早到晚不停地施放。我们的工事都是临时掘的,挡不起重炮轰击,兵士们每两个人为一单位,在山石上掘开一个小小的隐蔽洞,反正你的炮打上了,也只能打掉我们两个人。每一方吋的地方,都有炮弹落过,它企图将整个的山打平。进南口的路途上,都是一步一弹。

    每天都有20架飞机在空中威胁着,但飞机的力量与作用,几乎等于零,没有一个人怕它。十三军的将士真了不得,他们奉到的命令就是死守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