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五百七十九章

    1938年7月7日,在战争的躁动中一天天临近了。

    这一天对华夏人,尤其是从北方逃难来到武汉的人,实在是刻骨铭心。虽然日本的飞机还是时常空袭武汉,虽然武汉三镇还像往日一样繁杂、混乱,但一股股抗日救亡的热浪却在冲击着失败的沮丧,在城中滚滚翻腾。

    7月4日,国民ZF明令全国:从1938年起,将每年的7月7日定为抗战建国纪念日。华夏又多了一个纪念日,一个记载着耻辱、激励国人奋起的纪念日。这在武汉、在全国,当时曾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冲击。

    为唤起国人、声援抗战,也显示对抗日统一战线的支持,周先生、郭沫若等GCD人领导政治部宣传厅,筹划在武汉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救亡宣传、献金支援抗战的活动。消息传出,立刻赢来国民D左派、进步人士和社会贤达的同声响应,国民ZF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支持。很快,筹划活动进入最后阶段。一连数日,设在汉口日租界90号的八路军驻汉办事处那幢灰色的三层小楼,终日门庭若市,热闹异常。

    珞珈山上,蒋光头对这一切了如指掌。对这次活动,他是默认的。

    近一个时期,日本人越*越紧。和谈上,由于坚持以蒋光头下台为先决条件,谈判已陷入了绝境。军事上,日本人也是寸步不让。7月4日,日军大本营发布命令,扩充华中派遣军编制。将华北方面军第2军拨归华中派遣军,并以华中军主力组成了第11军。40万日军将分别由长江两岸和大别山麓两面会攻武汉。

    条条路都被堵死,蒋光头只能应战,他的态度复又强硬起来。

    6月30日,蒋光头在武昌对英国《每日快报》记者宣称:“外传英、法、意、瑞典、瑞士等驻华外交代表均将来汉口,企图斡旋和平。但苟非将主权完全恢复,绝不欢迎任何国家调停。华夏在政治上已全部统一,华夏人民抗日之决心,亦与日俱增。”

    蒋光头此番讲话,虽然是在外交解决无望的情况下作出的,但却是实话。他要让国人、军队,让手下的文臣武将明白,此刻除战场上的较量外,别无选择。他要再次鼓起军心士气,在武汉外围的广大地域,与日本人决一死战。

    7月5日,在蒋光头授意下,武汉卫戍司令李卫东在《武汉日报》上撰文称:“目前的大武汉,ZF要用绝对的力量来加以保卫,上自我们的蒋委员长,下至我们的一般民众,都是具有最大的决心的。已经屡次声明过,目前保卫大武汉之战,将成为我们对敌决战的开始,我们在这次大战中,要愈加消耗敌人的力量,要击破敌人的主力。”

    两天后,他更加有力地宣称:“今日武汉已成为第三期抗战中最重要的据点,这里是我们雪耻复仇的根据地,也是华夏民族复兴的基石。今日全国民众,尤其是在武汉的每个军民,应当激发最大的同仇敌忾心,人人都下定与武汉共存亡的决心,来守住这个重要的国防堡垒……”

    ZF的主战姿态,军民们心中对日本人的仇恨以及宣传厅、各救亡团体广泛的宣传,终于使武汉再次掀起一股炽热的抗日救亡狂潮。很快,这股大潮传向重庆、广州、西安等大城市。

    7月7日,这股铺天盖地的大潮被推向了顶峰。

    上午,蒋光头慷慨激昂的抗战周年报告已先把这把火煽了起来。虽然他浙江口音浓重,但丰富的表情、豪迈悲壮的言辞,还是具有很大的鼓动性。整个武汉倾城而动,公祭抗日烈士、游行集会、宣传演说,一片喧腾。而在这些活动中,最热闹、最感人、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武昌阅马场广场的武汉各界献金活动。

    前来献金、助兴的男女老幼,从官吏商贾、工人农民,到车夫乞丐、兵士难民,把偌大个广场围得满满登登。在这里,看不到平日官吏的虚伪、贵妇的孤傲、商贩的奸诈、兵士的蛮横……有的只是平等和爱心。只有这时,人们才能感到平日一副麻木相的陌生人,原来血管里也在奔涌着激荡的热血,华夏人的热血。只有这时,人们才能体会到每一个散发着体温的铜板的分量。

    良知未泯的华夏人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个个感人的场面。

    一个留着分头商人模样的中年汉子挤过人群,挨近金箱旁。他解开一层层紧包着的绢帕,把厚厚的一摞钱摆在了箱上。他望着台下的众人,叹口气说道:“丝厂垮了,就变当了这500块钱。原想到后方再重新干,现在想透了。回乡下老家去,只要日本人不走,到处兵荒马乱,能办成什么呢?如果这点儿钱能买几条枪,让前线的弟兄们多杀几个鬼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着钱落入金箱,商人还是落了泪。这毕竟是他的丝厂,他的几十年心血,还有他的梦。但这眼泪中,也有他的骄傲。

    一个拄着拐的伤兵,披着破得像布帘一样的旧军服,艰难地移到台前。他从身上摸索半天,掏出了全部的10元钱。工作人员见状实在不忍,上前劝道:“兄弟,你是功臣,为国家已经献出了一条腿。这钱可能是你最后的抚恤金,捐了它,你何以为生?”

    伤兵慨然道:“山西前线丢了这条腿,可我不后悔。只可惜我再上不了战场了。如今华北沦陷,我是有家难回。你们就成全了我吧,只当这10块钱是给我自己报仇。”说完,伤兵唏嘘饮泣不已。

    长髯飘动的救亡总会ZX沈钧儒见此情景,不禁泪盈双眼。他走上前去,拿出一元钱投入箱中,其余的硬塞还给伤兵。他握着伤兵的手说道:“好兄弟,你是国家的功臣。如今国家困难,已经委曲你了,决不能再让你把最后的抚恤金都捐出来。这些钱你留着,好自生活,其余的我垫上。”

    一名旗袍鲜亮、浓妆艳抹的少妇,擦了擦被泪水冲乱了的粉脸,慢慢走到前台。她摘下自己的耳环、项链、戒指,又从皮包里掏出些钱都投入了金箱。刚才为伤兵感动的没醒过神儿的人群,这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少妇抬头望着人群,报以感激的一笑。这时,她突然感到,平日她从未注意过的这些普普通通的平民竟也如此可亲、如此热情、如此富于正义。

    工作人员在后面喊道:“太太慢走,请留下名址。”

    少妇回头一笑,道:“你该问问刚才那个负伤的弟兄。我嘛,一个华夏人。”

    两个手提粥罐的乞丐从身上摸出一把铜子,面带愧色地对工作人员说道:“我们兄弟俩讨了三天,只有这2毛9分,硬是没凑足3角,请你们收下吧。要饭,已经低人一等了,要是再当亡国奴,怕是得钻到地下去了。”

    这时,两个擦鞋童想出了聪明的一着。他们在金箱附近支起摊子,吆喝道:“先生,太太,请擦皮鞋。擦完鞋,请把钱放入金箱,算是你对抗日的支持。”

    不少人挤了过去,生意一时火爆。可两个小家伙都分文未入。

    据统计,当时武汉全城的5座固定献金台、3座流动献金台,一周内就接受了上百万人次的捐赠,所得金款达百万元。相当于当时武汉军民每人捐赠一次。捐款者,从耄耋老人到稚嫩的幼童,各种行业者无所不包。远在陕北的毛.泽.东及另几名以中.共D员身份加入国民参政会的议员,嘱咐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把国民ZF发给他们的薪金全部捐了出来。周先生也把自己副部长当月的数百元薪金一个不剩地捐入金箱。此外,前线八路军、新四军也把从菜金中省出的数千元钱,派专人送到了武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被外敌压迫到最后一刻时,是最容易动员、唤起的。武汉献金之踊跃,场面之感人,是国民ZF多年来所没有的。钱的多少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它在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

    珞珈山蒋公馆里,李卫东正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一幕幕动人的场面。蒋光头凭窗远眺,良久无语。半晌,才转过身来对李卫东说道:“卫东,这笔钱决不能乱用。另外,前线的部署你还要抓紧,决不能再有失误。”

    说罢,长叹口气,补充道:“武汉这一仗,无论如何要打出个样子。否则,我蒋中正是无颜面对百姓父老啦!”

    武汉ZF旧址。1938年,这里曾是华夏抗日的心脏。

    5月19日徐州沦陷。

    汪精卫,曾任国民D副总裁,是仅次于蒋光头的第二号政治领袖。后受日本诱降,公然投敌成立汪伪政.权,沦为汉奸。

    武汉会战中,李卫东率第九战区守卫长江南岸,李宗仁率第五战区守卫长江北岸,可谓并肩作战。

    身着德式钢盔和军装的华夏军队整装开赴前线。可惜,有如此装备的华夏军队太少太少。

    马垱要塞,华夏军队严防死守,希望能挡住日军西进的脚步。

    保卫大武汉,郭沫若和他的政治部第三厅宣传、动员功不可没。

    武汉会战要图。南、北两线,云集中、日两军上百万人。

    全国抗敌救亡总会沈钧儒ZX不顾年老体弱,亲赴各抗日战区视察。

    国民ZF军事首脑齐集武汉,定下在武汉外围实施会战的战略大计。

    沸腾武汉,抗日呼声此起彼伏。

    湖北省委人员走上街头,参加游行集会,宣传抗日。

    保卫大武汉,社会各界在武汉以各种形式动员民众,宣传抗日。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李卫东带领部下研究武汉会战作战计划。